1. 主页
  2. /
  3. 院长的话
  4. /
  5. 「宽恕」的教牧学

院长的话

曹伟彤院长

「宽恕」的教牧学

在一个宽恕的群体学习宽恕

在基督教的信息之中,宽恕是一个主要部分。宽恕这课题在近数十年吸引了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有关研究指出,宽恕可使宽恕者得益:减少忧虑、抑郁、愤怒,增加自我认识和正面的情绪。有些研究还指出,宽恕不单带来心理健康,也带来生理好处,让人有较健康的血压和心跳率。

从现象来看,宽恕与心理、生理的健康相关。然而,这些研究却较少谈及宽恕与灵性的关系,也没有回答一个问题:「人如何学习宽恕?」我们要学习宽恕,就得透过「宽恕的群体」。这是一个带来「社会-动能」(socio-dynamic)的进路,能帮助人明白宽恕的观念,鼓励人去「重复」宽恕的实践。

教会是一个宽恕的群体,要帮助信徒培养宽恕的文化和期望。同样,神学院也可以成为一个宽恕的群体,叫一群师生培养宽恕的文化和期望。那么,教会如何学习宽恕?神学院如何学习宽恕?

真正的牧养是要对付人的罪恶

要学习宽恕,我们可反覆思想一些经文的教导,而其中一段经文是马太福音十八章12至35节。这段经文指出:假如弟兄犯罪,被干犯的人要私下指出他的错,寻求解决方法。假如弟兄愿意悔改回转,就如迷羊被寻回一样。若对质未能成功,被干犯的人应带一两个见证人去见证对谈的内容。若对方不听劝,就要告诉教会;若他仍然不听教会的劝导,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的一个意思是:犯过者的错失非常严重,必须严厉对付,不跟他们团契(disfellowshipping)。因此,「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就是看那些没有悔改的人为不信者,不跟他们团契。因为亲密的团契(例如主餐)是门徒群体所一同经历的,是属灵家庭的真正成员所共享的。另一个意思则是:门徒要向这些从前是弟兄姊妹的人重新传福音。

然而,对现代人而言,耶稣基督这种处理人事的方法是不识时务、不合人情的。 「识做」的方法是减少矛盾,而不是鼓励矛盾,将小丘变为大山。 「合人情」的做法是辅导这些人,以同理心牧养他们,减少他们的不幸感。可是,耶稣的做法却展示什么是真正的牧养。真正的牧养是要对付人的罪恶;若罪恶存在,人就没有生命。因此,对质是爱,要寻找迷失的羊。

真正的爱心是「七十个七次」的宽恕

这种对质的爱可见于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的脉络。马太将这段关于对质的经文放在迷失的羊和不宽恕人的恶仆这两个比喻之间,是要读者知道:神的意愿是救赎而不是咒诅罪人。对质是爱的表现,为使人知罪悔悟而得救赎。可是,在以爱心对质的时候,什么是真正的「爱心」?

从经文的脉络来看,真正的爱心是「七十个七次」的宽恕。彼得问耶稣:「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回答:「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祂的意思是:宽恕是无限的。七十个七次就是无限和全心全意的宽恕。

接着,耶稣以天国的比喻让我们看见无限宽恕的神学据点。祂说「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帐」,有仆人欠了一千万银子,王打算将他和他妻儿卖为奴隶。这是一笔不可能偿还的巨债,但当这仆人向王求宽恕,王就宽恕他,免了他的债。

可是,这仆人遇见一个欠他十两银子的同事,却拒绝宽容。十两银子相对于千万债项,显得微不足道,该是将来可以偿还的。这欠债者同样恳求宽容,他恳求的态度和说话跟先前被宽恕的仆人是一式一样的。然而,那个已被宽恕的仆人却不愿宽恕别人。他看重自己的权利,决心诉诸法律,将欠债者关在监里。

其他同伴看见他所作的,就什忧愁,把事情告诉王。王知道后,便召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恶」的原文poneros可以解为「恶」或「不伦理」;也可以用来描述眼睛细小,意思是小器、嫉妒、狭隘、尖酸、吝啬的心灵。那么,恶奴才就是心灵狭隘和尖酸的人。结果王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人,要向他施刑罚,直至他还清所有债。

这故事不仅显出恶仆的狭隘及尖酸,也指出王的雅量。王的雅量是整个故事的神学中心。王的雅量和宽恕就是七十个七次的宽恕,是无限、无条件的宽恕。神也要求祂的子民有雅量(太五45),要宽恕人七十个七次,学习无限、无条件的宽恕。有雅量的子民,会求神帮助他们不向那些曾伤害他们的人报复,却彰显天国那份奇妙的慷慨。

悔改指心志和行为的改变

以上是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的大意,显示宽恕七十个七次的雅量。可是,这样的慷慨和雅量,不是出于一时的情绪。 15至20节指出:当犯过者经过多番规劝而拒绝悔改,某些隔离的方式是需要的。真正悔改的人要承认自己的错失,还要改变行为。在圣经中,悔改指心志(mind)和行为的改变。简单而言,人不仅应为自己做错的事道歉(无论是多么真诚的道歉),也要在行为上有改变,最低限度要有一点进步的表现。我们要继续宽恕犯过者,例如一个常以说话伤害别人的人,是需要时间和更多实践去改变自己的行为;若他们已努力改进,我们就要宽恕他们七十个七次。

不过,当对方的悔改并不真实,一种「扮演得」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宽恕」、「没有所谓」的「宽恕」,是没有建设性的,反而带来更多伤害、更多恶行。一个更长久的爱的行动,是坚持犯过者必须悔罪改正。那就是:我们以温柔的态度进行对质,靠着神的恩典继续劝化;我们知道自己是受宽恕的罪人,因此以受宽恕者的身分去指出罪恶。

宽恕与公义的优先次序

另一方面,我们也得知道:宽恕不一定后于对质,也可以先于犯过者的心灵改变。雅量的宽恕是先于犯过者的逐步改变。这也是耶稣基督的榜样,祂在外邦人和税吏回应以先,已亲切地与他们相交。虽然耶稣起初已知道犹大对祂的忠诚并不真实,祂依然容让他成为十二门徒之一。这样的相交发生在对方悔改以先。

前南非大主教杜图(Desmond Tutu)是198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自1980年代开始致力于废除种族隔离政策。杜图在曼德拉(Nelson Mandela)成为总统前后都指出:若没有宽恕,南非就不能有将来,不能从过往的极度破坏走上建设的路途。可是,不少人却坚持:不要让宽恕取代公义;没有公义的宽恕只是软弱的宽恕。他们常有这样的口号:「没有悔改,就没有宽恕;没有公义,就没有复和。」

有些人批评杜图所倡议的「先宽恕」是没有公义的宽恕,他这样回应:假如「没有悔改,就没有宽恕;没有公义,就没有复和」的口号被绝对化,那就没有任何的宽恕或复和,因为公义在这个严重朽坏和堕落的世界中,永远不能符合我们对公道的要求。正如马丁路德所说的,人是义人,也是罪人。每一个人都是罪人。因此,杜图认为,有时我们要将宽恕放于公义的争取之前;当宽恕和公义不能同时发生,我们就要先学习宽恕。宽恕能带来真正的公义,带来关系的转化,带来人心的改变,带来和平的群体。相对来说,法律的执行不一定能改变人心。紧握着的拳头或许代表了公义,却同时表明了排挤的意愿。在矛盾、敌对的环境中,人不仅需要公义,还需要被拥抱。张开的双手标志着欢迎、拥抱的意愿;紧握的拳头却可以增加不公义和仇恨。张开的双手可叫人看见更多的「可能性」,因而有机会建立公义。

宽恕的终极是生命

这种宽恕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七十个七次的学习。真正的信仰者在群体中学习宽恕,带来复和。教会要学习宽恕,可从教会的领袖开始:从牧者到执事,从执事到会务会,从会务会到团契和主日学;从夫妇到儿女;从长者到青少年,从青少年到幼童。神学院要学习宽恕,可从老师开始:从老师到同学,从同学到同工,从同工到同学等;从学院到社会里各式各样的群体和个体。在这样的学习和七十个七次的进程中,多重的宽恕得以逐渐形成,以致改变教会、神学院的文化与期望,改变人的生命。

那么,让我们相信和看见:宽恕的终极是生命。宽恕在那里,生命就在那里。宽恕的学习来自七十个七次的宽恕,来自「重复」的实践和练习;重复的实践和练习来自重复的决定;重复的决定来自价值和生命的重复提醒。因此,在宽恕的群体之中,宽恕的德性的重复学习是宽恕教育的目标(goal)。宽恕的德性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提醒,带来持续不断的宽恕行动,带来恒常的宽恕品格。这样,教会的挑战是思想如何将宽恕的教育落实于教会的年历中,而神学院(作为培育未来牧者的学校)的挑战,则是思想如何将宽恕的教育落实于早会和课程中。

一种「由殷切款待到宽恕」的教牧神学

七十个七次的宽恕,是「浸神」新一学年所钻研和践行的教牧神学,是我们四年来所研究和践行的「殷切款待」的延伸,是一种「由殷切款待到宽恕」的教牧神学。我们希望能够这样学习基督的教牧关爱,强化神学院的教牧学。宽恕医治是这种本于基督的教牧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还有很多有待一个宽恕的群体去发掘和体会的课题。以上所述的宽恕与公义的持续结合和优先次序,是其中一个课题,也是「浸神」师生在新学年先要反覆思考和学习的功课。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