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2. /
  3. 院长的话
  4. /
  5. 新七时三十分的美丽

院长的话

曹伟彤院长

新七时三十分的美丽

各尽其职日上轨道

从2017年开始,我便在教务会议、全院同工聚会、早会等不同场合,向师生和同工透露神学院正进入交棒、接棒的阶段。眼下学院的老师和同工团队,均逐渐步入退休之年,人事渐渐自然更迭。其实,不但神学院的队工正在交替,香港教会的教牧队伍也在更迭之中。不论大型或小型堂会,纷纷出现上一代牧者退下火线、新一代牧者承接事奉棒子的情况。

除了交棒、接棒一事,我也跟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群体分享我对本院和教会的期盼,就是展望神学院所做的学问更精进,所做的神学更到位、更贴地,好让教会更蒙恩福。这是本院一直以来努力迈向的目标。 「老师是推动神学院前进的引擎」,我常将这句话挂在口边,因深信老师的灵性、品格、教导、学问、践行,着实能够推动整所神学院迈步前进,让学院得以帮助教会一同面向社会,迎对世界。本院的老师日复一日深耕细作,辛勤教学、研究、写作、培育学生的灵性、作同学的生命师傅,一同推动学院不断成长,臻于卓越。老师是如此努力,我也在努力,学生也一同努力。

本院师生之所以能够专心努力,一群在背后默默耕耘的事务同工、文职同工,实在功不可没。他们在这片孕育传道人的土地上作好管家,用心竭力打理学院每一寸地方。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他们都爱护顾惜,殷勤手快地保持学院的整齐清洁。他们灵巧勤俭,常常想尽各样方法,希望能够运用最少的资源维持学院的日常运作。各部门同工互相协调,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将学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支持着同学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

神学院能够不断成长,除了有赖经常在学院生活的师生和同工之外,一群热爱神学院的董事和院长参议团成员,也在背后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运用神所赐予的才干能力,守望学院,手足胼胝地参与学院的建设工作,且不时向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使我能够从他们身上吸取丰富的人生经验。这对于我带领学院的工作,大有助益。

由我就任院长时提出的「十年计划」,以至我在本院六十周年感恩崇拜上提出的「信望爱工程」,在大家各尽其职的氛围下,经过八九年的祷告及努力,各项内容细节得以逐步实现。这些年间,学院无论在师资、学生、出版、研究院课程、信徒装备课程、遥距教育课程等各方面,在质和量上均有长足的发展。

扩建路上屡见主恩

神学院一路走来,「软件」的部分经过重整、巩固后,可说大体上已走上轨道。只是到了现阶段,还须要加上「硬件」配合,才能使学院为主攀得更高,走得更远。 「硬件」中破旧的部分须要更新,并且须要增加可使用的空间,特别是用以增设研究生研习空间、扩大图书馆藏书面积,以及增加老师办公室数目,好舒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地方使用情况,并为学院能够提供足够的地方资源,进一步将事工推展落实。

2016年初,扩建之路踏上了新里程。董事会先后议决成立「校舍发展策划委员会」「建筑小组」 ,西澳校舍第三期扩建工程遂正式展开。 「校舍发展策划委员会」的成员,是由董事会选派的董事组成。由于每名董事每三年轮值告退,该委员会初期的成员与现时的成员略有变化。现时该委员会的董事成员包括:陈树安执事(主席)、何建宗执事、刘文轩执事、陈志强牧师及朱活平牧师。此外,「校舍发展策划委员会」提名那些在建筑工程界有非常丰富经验的教会精英组成「建筑小组」,协助学院行政人员处理土地修契、合约招标、工程监督等事宜。该小组成员包括:陈树安执事(主席)、关继祖博士、陈伟生执事、白中兴执事、曾家求执事、陈如森先生。我因院长之责,亦获委派加入上述两个组别。

校舍扩建的最初阶段,我们已一同经历神奇妙的带领。当时本院向地政总署申请在西澳校园增加八千平方呎的建筑面积,地政总署向本院批出的第一口补地价金额为港币3,797万元。众委员得悉此补地价金额后,均认为金额过高,与拟增建面积的用途市价不符,遂一致决定本院应向地政总署提出上诉,请求重新评估补地价金额。经过一轮严谨的工夫,本院向地政总署提交充足的文件及提出充分的理据,获大幅削减补地价金额至港币1,657万元。最后更以稍低的港币1,591万元完成补地价。

这次奇妙的经历,让我们能够再次凭信心坚定地宣告:惟有神是「浸神」独一的主。整项扩建工程必须由主领航,我们则紧紧跟随主,行在祂的旨意当中。

同心的服侍合一的团契

紧接下来的工作,是设计新建教研大楼的各楼层图则。 「建筑小组」成员再次贡献其专业意见。我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举行会议,叫人十分享受在会议桌上的交流互动。当中没有争拗,没有虚耗精力和时间,各人一心一意为着神学院的最大益处和神学教育的前景,倾出自己的力量。很奇妙,各人在劳苦中经历合一的团契;大家互相欣赏,彼此补足,一同察验神的心意

「建筑小组」鉴于校内师生和同工是新大楼的实际使用者,因此提议让老师就新大楼的设计规划提供意见。最初,三位具备建筑工程背景的老师(禤智伟博士、吴国杰博士、佘庆基博士)负责草拟各楼层的地方使用分配,其后还邀请全体老师和部门主管表达意见。期间又收集了学生的意见,务求将咨询工作扩展至不同的使用者,让各人均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促进大家对扩建工程的关心和参与。

就在收集众人意见的时候,有声音提出要关注环保。我们从信仰实践的角度,思考环境保育、爱护自然的重要性;因此,2018年6月,「校舍发展策划委员会」在其辖下成立另一工作小组--「校舍环保研究小组」,负责研究及草拟有关学院能源效益、减废及回收、绿化校舍等事宜。除了我是小组的当然成员外,我们还邀请了浸信教会中一群环保专家加入,当中包括:何建宗执事(主席)、陈树安执事、黄兆辉先生、何志伟先生及林华璟先生。

七时三十分的美丽

八月初,西澳校舍再次受到外来的严峻挑战。其中一项我们非常关注的事情,是政府拟于本院校舍十五米范围外兴建巨型污水泵房。我们召集了「校舍环保研究小组」及「建筑小组」的成员举行联合会议。在会议上,委员皆一致认为兴建污水泵房不单对周遭的生态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也会对本院整个群体及所有外来使用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由于小组成员有各自的工作,加上神学院开学在即,学院行政人员也在忙碌之中,我们遂将会议定于早上七时三十分举行,以便大家在会议后各自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工作。自此之后,我们都将会议安排在早上七时三十分举行。虽然商讨的事情是十分费劲的,但会议的气氛却叫人喜悦。其中有一位执事对我说: 「早上七时三十分举行的会议,其实也是一个祈祷会。」他的意思是:我们是以一颗祈祷的心商讨圣工。

神国的光辉

我细想这些点滴,心中充满欣喜。因为我们不单是做硬件方面的工作,同时也是在建立属灵的工程。事奉的人生命被建立,欢喜快乐投入服侍,各自发挥恩赐建立神学院,从而建立教会。就这方面来说,这是浸信会的特色:群策群力,大家将各自从神领受的恩赐发挥出来,不分你我,没有「谁重要、谁次要」之分。进一步而言,这其实不单是浸信会的特色,也是基督徒信仰群体的特色。然而,当我一方面看见这幅美丽的图画,另一方面又看见教会群体内的纷争,就非常惊讶:神竟然怜悯「浸神」,让我们有如此在地若天的经历。我这样说,并没有「幸灾乐祸」之意,而是深深体会到,当我们真实地跟从神,纵然世界充满纷乱,但我们也可以在其中领受神的恩典,看见更多的美善。这是可能的,是神国度照耀出来的光辉。

感谢神过往给予我恩赐,又让我有发挥的机会。然而,我也深知有不少恩赐是自己缺乏的。感谢神,让我与一群满有恩赐的弟兄姊妹一同事奉!求主继续恩领我们,让我们在爱中协力,不断前行,得着事奉的喜乐,经历神的同在,并且鼓励他人一同与神同行!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