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人生的最佳报偿

张志怡神学硕士志怡与丈夫及女儿还记得2014年年尾,面对社会的状况,我祷告求问天父可以如何牧养祂的羊,特别是受冲击最大的大专及初职青年。天父感动我要进深研读祂的话,以祂的恩言及应许,与那些苦难中的肢体同行。于是,我就带着「苦难」、「天父的话」、「牧养」等意念,进入这个神学硕士课程。 ...
阅读更多

应用所学.深化牧养

黎伟恒神学硕士黎牧师与太太和两位儿子进修路上苦与乐曾经带职进修的同学都明白,一边在工场服侍,一边进修神学,绝不轻松。这与全时间修读道学硕士课程时的情况不同。当时虽然修读的科目及要完成的功课更多,但整个人是处于学习的状态,读书可以心无旁骛。可是,进修神学硕士课程时,星期二至日也忙于教会各项事务,原本可以稍作休息的星期一,却要一早回到西澳校园上课,到学期末还要赶做论文,十分考验精神和意志。 ...
阅读更多

灵性退修之旅

辜伟雄神学硕士辜牧师与黄福光副院长(研究) 感谢神,让我于完成道学硕士课程的母校继续进修,并经过波涛汹涌的九个年头后,终于完成整个学习阶段,使我更进一步认识所信的无限的神,也装备我带领受牧养的弟兄姊妹更进一步认识祂。 ...
阅读更多

满满的恩典

曾惠鸿道学硕士惠鸿与黄福光副院长(研究)及叶唐建同学这两年全时间的神学进修得着满满的恩典,在此想分享我的一些领受。 恩典:认识神和救恩历史如果我不认识神,又怎能经历祂呢?我又怎能言说一位我没有经历过的神呢?如果我不认识神,尽管我属于基督,甚至作了传道人,又怎能活出在基督里的生命呢?因此,这段进修期间,每一次更深入、更全面地明白三一神的奥义,我所得到的喜乐满足都不是言语能尽说的,是一种进入内心深处的感觉,并且活现于我的生命中。 ...
阅读更多

宣教之途.神学之路.生命的道

叶唐建道学硕士宣教之途踏入神学院那年,我同时受感动,开始对宣教差传工作有负担。获得印证后,我在差传聚会中流泪举手回应呼召;流泪非因伤感之情,乃因看见宣教工场的迫切需要。一方面越来越确定神要差遣自己踏上宣教之途,另一方面自己正全时间修读神学;两者并非此消彼长,乃相辅相成。从那时起「宣教之途」和「神学之路」便同时交织于我的「生命的道」。尽管年岁已长,起步或什艰巨,但踏进这道路时,却发现这是一趟蒙恩、无悔之旅。 ...
阅读更多

丰盛的神学生涯

谢天赐道学硕士天赐与太太及两位女儿四年兼读加上两年全时间修读,我在神学院充实地度过了六年。社会事件和三年多的疫情期间,神学院和社会一样,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和教会这信仰群体的历史一样,纵使历尽艰辛,却见证神恩处处。 ...
阅读更多

属灵父母的天职:保罗的典范

梁俊豪新约副教授教会大家庭初期教会信徒视彼此为家人,称呼对方为兄弟姊妹。这个家庭意象隐含另一层的关系,就是父母与儿女的特殊关系,这套用于少数地位特殊的教会创立者与他们引领信主并牧养的教会成员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十分重要,其恩情有如肉身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和养育之恩;父母是孩子的「恩人」,孩子要顺服父亲的权柄和吩咐,并要尊敬父母。 ...
阅读更多

从诗篇第六十五篇看救恩的规模

张楷弦新约助理教授神的救恩不只是指「罪得赦免」,更包括生命状态的改变、群体的塑造,以及神国度的实现。正如保罗也是如此论述救恩,他在罗马书五章1节写道「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透过这句话,保罗从前面几章「因信称义」的观念,推进到六至八章对「与神相合」这种生命状态的描述;在这之后,他又更进一步从群体塑造的角度,论及不同族群在基督里的相处,以及神的国度如何在历史中和当代显明出来(罗九~十五)。 ...
阅读更多

从圣经学术交流会说起

「浸神」首届「圣经学术交流会」谈论什么?有何特色?这场学术交流会与「浸神」推动的实践神学有何关系? 「浸神」的教研方向如何推动那以圣经为本的信仰实践?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不久之前举办了首届「圣经学术交流会」,反应热烈,取得理想结果。下文将为读者报导当日的盛况。我们又邀请了曹伟彤院长、两位副教务长黄福光教授和吴国杰教授谈论这场学术交流会,并探讨它与学院近年推动的「实践神学」有何关系、「浸神」的教研方向如何推动那以圣经为本的信仰实践等问题。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