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的释经与宣讲

黃梅玲 神學碩士 Wong Mui-ling (Th.M.) 黃牧師與曹偉彤院長 聽候差遣 持續裝備   十五年前某一天,在「浸神」偌大的校園裏,我懷著感恩的心穿上道學碩士的畢業袍,心中默念著:「我在這裏,請差遣我。」這是我蒙召的初心。十五年後的今天,在同一個校園裏,我同樣懷著感恩的心穿上神學碩士的畢業袍,心中仍然默念著:「我在這裏,請差遣我。」我蒙召的初心並沒有改變。...
阅读更多

无常人生的最佳报偿

張志怡 神學碩士 Connie Cheung (Th.M.) 志怡與丈夫及女兒   還記得2014年年尾,面對社會的狀況,我禱告求問天父可以如何牧養祂的羊,特別是受衝擊最大的大專及初職青年。天父感動我要進深研讀祂的話,以祂的恩言及應許,與那些苦難中的肢體同行。於是,我就帶著「苦難」、「天父的話」、「牧養」等意念,進入這個神學碩士課程。...
阅读更多

应用所学.深化牧养

黎偉恒 神學碩士 William Lai (Th.M.) 黎牧師與太太和兩位兒子 進修路上苦與樂   曾經帶職進修的同學都明白,一邊在工場服侍,一邊進修神學,絕不輕鬆。這與全時間修讀道學碩士課程時的情況不同。當時雖然修讀的科目及要完成的功課更多,但整個人是處於學習的狀態,讀書可以心無旁騖。可是,進修神學碩士課程時,星期二至日也忙於教會各項事務,原本可以稍作休息的星期一,卻要一早回到西澳校園上課,到學期末還要趕做論文,十分考驗精神和意志。...
阅读更多

灵性退修之旅

辜偉雄 神學碩士 Peter Koo (Th.M.) 辜牧師與黃福光副院長(研究)   感謝神,讓我於完成道學碩士課程的母校繼續進修,並經過波濤洶湧的九個年頭後,終於完成整個學習階段,使我更進一步認識所信的無限的神,也裝備我帶領受牧養的弟兄姊妹更進一步認識祂。...
阅读更多

满满的恩典

曾惠鴻 道學碩士 Wilson Tsang (M.Div.) 惠鴻與黃福光副院長(研究)及葉唐建同學   這兩年全時間的神學進修得著滿滿的恩典,在此想分享我的一些領受。 恩典:認識神和救恩歷史   如果我不認識神,又怎能經歷祂呢?我又怎能言說一位我沒有經歷過的神呢?如果我不認識神,儘管我屬於基督,甚至作了傳道人,又怎能活出在基督裏的生命呢?因此,這段進修期間,每一次更深入、更全面地明白三一神的奧義,我所得到的喜樂滿足都不是言語能盡說的,是一種進入內心深處的感覺,並且活現於我的生命中。...
阅读更多

宣教之途.神学之路.生命的道

葉唐建 道學碩士 Samuel Yip (M.Div.) 宣教之途   踏入神學院那年,我同時受感動,開始對宣教差傳工作有負擔。獲得印證後,我在差傳聚會中流淚舉手回應呼召;流淚非因傷感之情,乃因看見宣教工場的迫切需要。一方面越來越確定神要差遣自己踏上宣教之途,另一方面自己正全時間修讀神學;兩者並非此消彼長,乃相輔相成。從那時起「宣教之途」和「神學之路」便同時交織於我的「生命的道」。儘管年歲已長,起步或甚艱鉅,但踏進這道路時,卻發現這是一趟蒙恩、無悔之旅。...
阅读更多

丰盛的神学生涯

谢天赐道学硕士Tse Tin-chi (M.Div.) 天赐与太太及两位女儿四年兼读加上两年全时间修读,我在神学院充实地度过了六年。社会事件和三年多的疫情期间,神学院和社会一样,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和教会这信仰群体的历史一样,纵使历尽艰辛,却见证神恩处处。 ...
阅读更多

属灵父母的天职:保罗的典范

梁俊豪 新約副教授 Bernard Leu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教會大家庭   初期教會信徒視彼此為家人,稱呼對方為兄弟姊妹。這個家庭意象隱含另一層的關係,就是父母與兒女的特殊關係,這套用於少數地位特殊的教會創立者與他們引領信主並牧養的教會成員之間的特殊關係。這種關係十分重要,其恩情有如肉身父母給予孩子生命和養育之恩;父母是孩子的「恩人」,孩子要順服父親的權柄和吩咐,並要尊敬父母。...
阅读更多

从诗篇第六十五篇看救恩的规模

张楷弦新约助理教授神的救恩不只是指「罪得赦免」,更包括生命状态的改变、群体的塑造,以及神国度的实现。正如保罗也是如此论述救恩,他在罗马书五章1节写道「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透过这句话,保罗从前面几章「因信称义」的观念,推进到六至八章对「与神相合」这种生命状态的描述;在这之后,他又更进一步从群体塑造的角度,论及不同族群在基督里的相处,以及神的国度如何在历史中和当代显明出来(罗九~十五)。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