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古斯丁创造论看环境保护
吴国杰基督教思想(教会历史)教授奥古斯丁的创造论无可否认,从历史处境角度,「环保」从来都不是初期教父或宗教改革家关注的议题;只因近代全球污染日益严重,气候暖化问题持续加剧,环保才受教会群体重视。然而,这并不表示讨论有关议题时,昔日的教会历史文献毫无价值。事实上,两约圣经也没有直接讲论环保,但却是今日基督徒主要的参考基础。同样,教会历史也有许多宝贵文献,可为现代教会带来启迪。笔者在此尝试透过著名教父奥古斯丁(Augustine,...
阅读更多
人对生态环境关爱与责任的起点
邓绍光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人类中心主义? 近年华人教会群体愈来愈多关心生态环境,不少弟兄姊妹更身体力行,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致力践行低碳的绿色生活。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关心生态环境?为什么我们要过低碳的绿色生活?这是否因为教会逐渐醒觉,人类不应单单关顾自己,也要关爱生态环境,把「爱邻舍」扩展至「爱大地」?这是否因为教会逐渐醒觉,基督教作为一个爱的宗教,不该以人为中心,反倒要顾及其他受造物?这值得我们思考。 ...
阅读更多
绿色浸神从信仰到实践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多年以来一直关注环境保育,近年在校园内更是大力推动提倡,所以今期《院讯》邀请多位老师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谈论环保,又邀请本院行政事务长张林小雅师母讲述我们如何在校园里推动及实践环境保育。此外,我们访问了本院「校舍环保研究小组」几位成员,分享他们对「浸神」推动环保的见解。
阅读更多
靠主恩典 摸索前行
林诺欣神学博士候选人一有次参加实习教会的营会,期间我首次尝试夜间远足,没有电灯照明,需要步步为营。对我而言,攻读神学博士课程的过程,与夜间远足也有点相似。 2006年我在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取得道学硕士学位,之后再完成神学硕士课程,现正攻读神学博士课程。对我而言,这恍如成长之旅。道学硕士课程像基础班;匆匆三年,我鸟瞰基督教世界,略懂神学的「ABC」。到了神学硕士课程,我开始进入丰富的基督教传统,学习不同传统对上帝的认信和反思。技巧上,我学习如何阅读及梳理神学先贤的论述,以了解其处境和关注的问题。神学博士课程则进到另一层次,不是被动地吸收,更是主动地发掘。过程中,我不单要学习掌握某一神学家的观点和论述,更须要梳理神学与哲学思潮的发展。这促使我学习「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学习如何分辨分析,梳理脉络。 ...
阅读更多
学术研究乃一种生活方式
黄福光旧约教授时光飞逝,「浸神」的神学博士课程仿佛才开办不久,去年就诞生了我们首名神学博士。当然,对神学博士生而言,修读期间想必度日如年;不过,所花的光阴都是值得的,因为可以获得丰硕的学习成果。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