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浸神」的「神学沙龙」

曹伟彤院长去年9月3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在早会举办了本院首场的「神学沙龙」;我与邓绍光教授打头炮,一起谈论潘霍华的伦理思想。之后,「浸神」陆陆续续在校内、校外,后来还在网上,举行一连串形形色色的「神学沙龙」。有本院独力主办的,也有与校友会、教会或其他机构合办或协办的。主题内容广泛,涵盖圣经、教会历史、神学、牧养、宣讲等不同范围(参附表)。 ...
阅读更多

生命的宣讲

曹伟彤院长林国彬院牧、实习主任、实用神学科讲师曹: 我们知道杨牧谷重视宣讲,他的讲道有何特点,对我们有何启迪? 林: 杨牧谷讲道最吸引的地方,除了是解说经文精彩,还因为他博览群书,在讲道中总会引用某些书籍与经文对话。他可能不自知,他或许已经运用了欧斯孟(Richard...
阅读更多

寻根问底:哪一所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浸信教会?

杜锦满基督教思想(浸信会历史)助理教授我在2019年加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的教授团队,讲授香港浸信会历史。为了准备教学材料,我两年前开始找寻相关的史料;搜索过程中,发现资料有许多矛盾之处。就以「香港第一所浸信教会何时出现?」为例,不同的资料却记载了不同的日期。另外,哪一所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浸信教会?至今仍然存有争议。三十年前,笔者在加拿大维真学院初次接触「基督教历史」这门学科,仍记得当时教授强调:对待历史要态度严谨,因为我们如何准确地认识历史,将会影响我们怎样回应历史;今天我们的回应,也在模造后人读到的历史。因此,我希望以严谨的态度,厘清自己所属宗派在香港起源的历史,又盼望借此帮助香港浸信会的教牧和信徒,准确地认识浸信会在香港的起源。 ...
阅读更多

神学是生命的重塑

陈志宏神学学士陈志宏与太太陈秀玲高不可攀的神学回想儿时到今天,不同阶段的我对「神学」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起初,我觉得神学是高不可攀的,只可远观,充满神秘感。我从儿时就在教会成长;少年时,在我眼中,传道人、牧师是神圣的职分,他们都是蒙主呼召的。他们全职事奉,全人投入,成为牧者,矢志不渝。当时我看见那些奉献自己攻读神学的人,大都是态度严谨、认真灵修、满有属灵智慧的团契导师,我很佩服他们。那时,由于自己没有清楚听到神的呼召,也没有他们那种牺牲受苦的心志,所以觉得自己不会成为神学生。当时神学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神学只是少数特别蒙召者的专利。 ...
阅读更多

未完的神学旅程

陈锦荣道学硕士陈锦荣与太太岑乐诗及儿子陈纯一开展神学旅程:回应神的呼召2001年,我受浸加入教会。借圣灵的带领,我看见人需要上帝,因此下定决心回应上帝的呼召,在2004年报读了圣经研究学士课程,以兼读方式装备自己。到完成学士课程时,我也成家立室了。为了给太太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我每天努力工作赚取金钱,逐渐把神给我的使命冷待了。虽然婚后太太也曾提醒我毋忘召命,但自己不愿意离开这个安舒的环境,加上太太在2013年为我诞下孩子,自己把教养孩子放了在首位。 ...
阅读更多

毕业生未完的神学旅程

弟兄姊妹回应神的呼召,进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展开一趟充满奇异恩典的神学旅程。他们除了在门徒群体中接受神学装备,遇上困难挑战时,还要学习彼此守望同行,靠赖上主足够的恩典共同渡过。期间,同学经历神重塑自己的生命,好成为祂忠心无愧的仆人,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实践信仰,继续下一段神学旅程。 ...
阅读更多

医治人心、与人同行的神

袁天敏道学硕士一年级同行的天使我是家中第二代信徒,却一直没有好好寻求信仰。当我遭遇困难,才发觉原来神悄悄介入了我的生命。我发觉总有些天使在自己身旁,教导我神是谁,又与我同行。学校的传道人、母会的导师、牧者常常与我讨论信仰。经过一段时间的信仰寻索,我在中四回转决志,渐渐重拾团契生活,并且重新被信仰吸引。我发现,信仰渐渐改变了我,无论是待人处事,还是对世界的价值观;这种新生活十分宝贵! ...
阅读更多

从一个「妄求」开始

梁智程道学硕士一年级蒙神赐福,我出生于基督徒家庭,是一个「信二代」。虽然自小认识神,但我一直跟祂的距离很远,没有很认真跟随主。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先考虑自己先于神,更莫说要怎样服侍回应祂。直到中六那年,面对公开考试,我对未来、前路毫无把握,感到无助,才驱使我抓住神。向上主祷告成为当时无助的我的出路。还记得自己曾经这样跟神交易:「神啊,如果祢让我考进大学,我就必定在那里传扬祢的福音!」...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