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真谛:崇拜聚会最重要?

吴国杰基督教思想(教会历史)教授Nathan Ng Professor of Christian Thought (Church History) 近日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使许多群众聚会都被迫取消。虽然许多地方堂会都因此暂停团契、主日学、专题讲座等等各类聚会,但仍有坚持「惟独主日崇拜不能停止」;即或有因疫情严峻而停止实体崇拜,也尽量改以网上形式进行。究其原因,是认为崇拜聚会是信徒群体敬拜神的神圣时刻,是教会最核心的活动。此外,香港华人教会越来越重视崇拜,对崇拜的教导与讨论也越来越多。早年敬拜赞美的热潮里,领诗训练几乎成为教会年轻一代必备的事奉装备。随着教牧领袖批判现代诗歌内容贫乏,传统圣诗和崇拜礼序又见重获重视的迹象。在关注崇拜聚会的时代潮流中,有不少学者尝试从音乐、礼仪、神学、牧养等不同角度进行反思,期望为公众崇拜建构更切实的基础,订立更准确的方向。究竟古往今来,崇拜真正的意义为何?笔者要在此指出,现代教会对公众崇拜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偏离旧约、新约和教会的历史传统。 ...
阅读更多

批判地同在、同行

曹伟彤院长邓绍光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Joshua Cho President Andres Tang Professor of Christian Thought (Theology and Culture) 曹: 教会既是一个朝圣的群体,当下教会又该怎样面对香港的状况?继续传福音、参与当中的活动?从信仰的思考来说,你有什么想法? ...
阅读更多

浸信会的信仰根源及特色

曹伟彤院长杜锦满基督教思想(浸信会历史)助理教授Joshua Cho President Alex To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ristian Thought (Baptist History) 曹: 可否替我们温习一下浸信会的历史由来? 杜: 我们或许听过浸信会在1609年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创立。当时,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风气迅速吹至英国,英王亨利八世同样希望英国脱离罗马天主教,于是实施了一连串改革。但当时有一群人认为英国的改教未够完全和纯正,提出要「净化」(purify)教会,于是出现了一群「清教徒」(Puritans)。可是,他们发现无法推动政府建立他们想要的纯正教会,于是离开英国教会,一群「分离主义者」(Separatists)由此而生。当中有两个人──赫尔维(Thomas...
阅读更多

浅谈「浸神」的「神学沙龙」

曹伟彤院长Joshua Cho President 去年9月3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在早会举办了本院首场的「神学沙龙」;我与邓绍光教授打头炮,一起谈论潘霍华的伦理思想。之后,「浸神」陆陆续续在校内、校外,后来还在网上,举行一连串形形色色的「神学沙龙」。有本院独力主办的,也有与校友会、教会或其他机构合办或协办的。主题内容广泛,涵盖圣经、教会历史、神学、牧养、宣讲等不同范围(参附表)。 ...
阅读更多

寻根问底:哪一所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浸信教会?

杜锦满基督教思想(浸信会历史)助理教授Alex To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ristian Thought (Baptist History) 我在2019年加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的教授团队,讲授香港浸信会历史。为了准备教学材料,我两年前开始找寻相关的史料;搜索过程中,发现资料有许多矛盾之处。就以「香港第一所浸信教会何时出现?」为例,不同的资料却记载了不同的日期。另外,哪一所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浸信教会?至今仍然存有争议。三十年前,笔者在加拿大维真学院初次接触「基督教历史」这门学科,仍记得当时教授强调:对待历史要态度严谨,因为我们如何准确地认识历史,将会影响我们怎样回应历史;今天我们的回应,也在模造后人读到的历史。因此,我希望以严谨的态度,厘清自己所属宗派在香港起源的历史,又盼望借此帮助香港浸信会的教牧和信徒,准确地认识浸信会在香港的起源。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