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成为主的门徒
何诗雅道学硕士一年级Hosanna Ho (M.Div. 1) 从信仰迷惘到立志跟随主我是第二代的基督徒,自小在教会长大,但在中学时期也经历过一般「信二代」对信仰迷惘的阶段:不知道自己上教会的目的,更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相信耶稣。感恩,当时身边有很好的属灵同伴和导师,陪伴我度过那个阶段。 ...
阅读更多
疫症发生了,我们关注些什么?
邝振华实用神学(世界宗教)副教授Eric Kwo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ractical Theology (World Religions) 自保与爱邻舍疫症发生,人本能反应是保护自己免受感染,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以视为一种公民责任,因为少一个人染病,就为香港医疗系统减轻一分压力,有助控制疫情。但疫症蔓延之际,人只顾自保,就有可能演变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圣经不是要我们过一种自保式生活,而是要关爱四周的邻舍。 ...
阅读更多
我们活在一个怎样的世代?疫症阴霾下的沉思
邓绍光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Andres Tang Professor of Christian Thought (Theology and Culture)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代?持续超过半年的政治运动,还没有完全停息,就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香港社会活在一个怎样的世代之中?无论天灾或人祸,都不是我们想看见的景况。有什么人喜欢落在惶恐失措之中?有什么人愿意在慌乱惊惧之中生活?但是,今日我们陷入的局面,人类自己完全没有责任吗?抑或,我们不得不承认,天灾也好,人祸也好,都不过因为人自己没有善待人类社会、自然世界,才招致今日的结果,最终自己承受。这是圣经里面讲到的「任其败坏」的审判。上帝不须刻意主动责罚我们,只要稍为掩面不顾,限制祂的护佑,不阻止我们行恶,就可以叫我们自食恶果,落在终日惶恐慌乱之中。 ...
阅读更多
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
吴国杰基督教思想(教会历史)教授Nathan Ng Professor of Christian Thought (Church History) 继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之后,近期又有「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阅读更多
从圣经看苦难与牧养关怀
卢允晞新约助理教授Jonathan Lo Assistant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去年,由于政见不同而造成社会动荡,香港的基督徒和社会其他人士都经历种种艰难,生活大受影响。如今,新冠肺炎爆发,似乎要进一步延长这种不明朗又充满忧惧的日子。或许,现在是适当的时候思考一下,圣经如何谈论苦难;这样,当我们真的要服侍受苦的人,所说的话就不仅能鼓舞人心,还能包含神学内涵――如此,我们所服侍的人,就不但得到安慰,还可以更认识神是谁,知道祂是怎样的,因而信靠祂。 ...
阅读更多
心灵鸡汤:从耶利米书第二十九章看如何面对新冠肺炎
黄福光旧约教授Wong Fook-kong Professor of Old Testament 两种自然反应面对危险,人类总是倾向或战或逃。这现象也切合我们现时的情况。恐慌性抢购、抗议邻近地点成为隔离营,都是「战斗」反应的例子。医护人员自愿承担危险的工作,照顾受感染的病人,是这种「战斗」模式中较为正向的一面。逃避隔离令,或干脆逃往外地,则属于「逃跑」模式。这些反应本身并没有错。不过,举例说,假如有关举措危及他人,或损害整体的福祉,就是错误的了。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