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之路

方憬仁道学硕士方憬仁与太太泳梅及儿子活言为了回应上帝的呼召,我与妻子泳梅于2016年8月一同开始在香港浸信会神学院修读神学课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现在我踏上了传道的路。回眸过去匆匆的三年,施恩典的上帝在其中留下了什么痕迹呢?若要形容这三年,我会说:神学之路是陌生的、凶险的;同时,神学之路又是使人蒙爱的、丰盛的。若非上帝的保守看顾,我敢说,自己是不能踏上这条神学之路。 ...
阅读更多

毕业生走过的神学之路

弟兄姊妹蒙神呼召,进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踏上「神学之路」。在这条路上,除了学习神学知识,锻炼牧养技巧,培育属灵品格,同学还在门徒群体的团契关系中学习「隐蔽课程」,经历神的爱和医治,又反省自己与神、与他者、与群体的关系,并且不断以信仰寻求理解,践信于行。祝愿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好的传道牧者! ...
阅读更多

无能中的事奉――从但以理书一章1至6节看处身香港的我们

黄福光旧约教授八月,本院神学硕士的课堂上,我问学生:「你们觉得今天坐在这里上课,且学习的是古代近东的世界,是否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他们表示同意,觉得学习这些几千年前的东西,跟今天水深火热中的香港没什么关系。为了鼓励他们,我说了这个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在美国求学。当时我们夫妇与一对从香港来的基督徒同学夫妇是很好的朋友。不幸地,这位同学的太太癌症复发,并且知道痊愈的机会很低。有一天,我打电话给这位同学,刚巧他不在家,接电话的是他的太太。我就在电话中问候她的病况,她明确地回答:「如果这最后一次化疗也不成功,我就必定没希望活下去。」她边说边哭。我很想安慰她,却不知如何开口,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无能。那段日子,这「无能」的感觉非常强烈,觉得我所学、所知的一切一点都不能帮助她。 ...
阅读更多

见证神改变生命

魏正耀神学学士一年级浪子回头我初中决志信主,高中开始上教会。信仰路上,一次重大而深刻的经历是与我受浸有关。我决定受浸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不能不承认神的真实,所以决定要确认和承认自己的基督徒身分。我上的教会正巧是我外婆以往一直参加的同一所教会,我相信这实在是神的带领。 ...
阅读更多

让青少年成为主的门徒

何诗雅道学硕士一年级从信仰迷惘到立志跟随主我是第二代的基督徒,自小在教会长大,但在中学时期也经历过一般「信二代」对信仰迷惘的阶段:不知道自己上教会的目的,更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相信耶稣。感恩,当时身边有很好的属灵同伴和导师,陪伴我度过那个阶段。 ...
阅读更多

我在这里 请踩扁我

吴慧盈道学硕士一年级行义反而受苦? 我自小在一所基督教小学就读,小三的时候,还参加了基督女少年军队。从此,基督占有我生命的分量就越来越多。我开始认识更多神的话语,并且很想抓紧天国的价值观,成为讨神喜悦的女儿。因此,当发生我认为不公义的事,我便忍不下去。小六的时候,我把同学们的恶行向老师告密,结果遭全班杯葛,课室内每分每秒我都感到极为孤单,所有分组活动我都是剩余的一个。我每天哭着指骂神,不明白为什么我为祂坚持行义,祂却反而夺去我所有的朋友!然而,我依然单纯地笃信祂的存在,继续恒常参与教会聚会。 ...
阅读更多

疫症发生了,我们关注些什么?

邝振华实用神学(世界宗教)副教授自保与爱邻舍疫症发生,人本能反应是保护自己免受感染,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以视为一种公民责任,因为少一个人染病,就为香港医疗系统减轻一分压力,有助控制疫情。但疫症蔓延之际,人只顾自保,就有可能演变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圣经不是要我们过一种自保式生活,而是要关爱四周的邻舍。 ...
阅读更多

爱在瘟疫蔓延时……

刘振鹏实用神学(基督教伦理)助理教授若非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我们就可以照常一起敬拜和聚会,人与人之间就不须保持距离,减少会面,学校也不需停课,群体成员就不会感到彼此被割断(disconnected),市面也不会如此萧条。 「浸神」停了课堂教学,改为网上授课,至今已有一段时间。很多同学感到没有团契生活,既不能三五成群地温习、做功课、吃喝玩乐,又没有面对面的相交,感觉彼此被割断、灵命枯干。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