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生命的磨炼

何子媚神学学士塑造生命的课程十分感激天父带领我进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完成四年的神学学士课程。学习神学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除了要应付功课、考试和无上限的书本阅读之外,还要面对个人生命的反思、时间分配、与不同成长背景的人磨合相处、教会实习里遇到的种种挑战;这一切仿佛成了天父给每一位神学生操练生命与灵性的方法。所以,我们这一群领受呼召去接受神学教育的神学生,不单是为了增进知识和技巧而努力读书,而且更是渴望得主装备成为合祂心意的用人,以我们生命的榜样去牧养天父所交托的羊群。 ...
阅读更多

在「浸神」的属灵航程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的校园设计,就恍如一艘大船。弟兄姊妹蒙神呼召踏上这艘大船,展开一趟满载恩典的属灵航程。他们不但在门徒群体中接受神学装备,更在其中经历磨炼,生命得以成长、更新、突破。这趟「信仰寻求理解」的旅程,最终成了一生「信仰演示理解」之旅,叫人无论在言行教导,无论在大小事情上,都要忠心作主门徒,展现基督的真实,以及祂所成就的一切! ...
阅读更多

献给神.拆毁再陶造

罗凯睿(神学学士一年级) 不想让机会流走我在一个基督化家庭成长,是家中的独子。自幼便跟随父母上教会——粉岭浸信会,上主日学,参加崇拜。年幼时,我曾经决志两三次,当时的心态是觉得十分有趣,没有认真思考信仰与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关系,以及要让神改变自己。 ...
阅读更多

信仰与生命的指路牌

柯兆添(道学硕士一年级) 兆添与家人可信的上帝我从小在教会长大,对上帝的存在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怀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决志信主。不过,我渐渐长大,也经历过怀疑信仰的阶段(例如,为何有些人自称基督徒,所作所为竟可如此不堪?上帝又为何允许他们如此做呢?为何我无法用逻辑去理解上帝?)。但感谢上帝,祂帮助我以「信心」克服这一切,让我明白上帝才是真理,凌驾在逻辑之上;而且上帝是爱,祂甚至连自己的独生子耶稣也赐给我们作赎价,祂又怎会是不可信的呢? ...
阅读更多

扶贫职事的乱与序

佘枝凤基督教教育助理教授活在贫富悬殊的香港,不少堂会尝试走进社区,接触贫者,扶助经济困难邻舍。可是,亦有不少堂会浅尝了助人之乐,便热情不再,甚至失望离场。本文从实践神学省思的进路,探讨教会扶贫职事中容易出现的混乱和迷思,并以一个堂会个案作为说明例子,然后建议一个秩序有助理顺教会职事的乱象。本文目的有二:除了希望读者明白扶贫职事的乱与序外,亦想借此介绍实践神学可以怎样有助于堂会的牧养领导。 ...
阅读更多

深入互动对话

梁耀明(2016年毕业) 九龙城浸信会传道笔者曾修读「教牧领袖学与事工」。这科目采用「协同教学」模式,由两位老师教授,透过不同的观点探讨有关作牧者的课题。虽然这种模式的教学可能对同学有不同的要求,或会加重同学某方面的负担,但却同时创造了独特的学习环境,是利远多于弊。 ...
阅读更多

理论与实践经验并重

陈慧基督教研究硕士同学2018年春季,我修读了由曹伟彤院长和林国彬牧师合教的「讲道学」,当中四分之三课时由曹院长执教。这是我唯一修读过采用「协同教学」的科目。 以往,「讲道学」一向是由单一老师教授,而且长期都是那同一位老师;因此,同学大多从师兄姊口中,预知老师的教学方式、功课要求,甚至是评阅偏好。这种安排有利有弊。好处是:同学们较易获取学科的参考资料,又可与师兄姊交流,互相帮助;弊处是:既然可以揣摩那单一老师的评分偏好,就有可能使同学抱持「以分数为主导」的学习心态,减低认真研读的动力。当然,学习态度主要取决于同学本身的学习动机,甚至是生命光景。 ...
阅读更多

谦卑与人合一同工

何静文道学硕士同学记得一年级时,分别有老师及师兄姐鼓励我们除了修读必修科目外,也要尽量选修其他老师的课堂,好从每位老师各自于圣经、神学思想、实用科目专精的研究领域中学习,希望除了能够丰富知识之余,也可借着不同老师的经验拓宽自己的信仰视界。过去两年多,我除了修读由单一老师教授其专门研究的科目外,也有机会上了一些采用「协同教学」的课堂,分别是「讲道学」、「教牧关顾与辅导概论」及「教牧领袖学与事工」,三科同属实用神学科的范畴。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