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2. /
  3. 山道期刊
  4. /
  5. 总第九期(2002年6月)

山道期刊

总第九期(2002年6月)

主题: 教会与多元宗教处境
包括专题文章五篇及书评七篇
页数: 139
售价: HK$100
专题文章
黄福光 从旧约看多元社会的宗教委身 Abstract
孙宝玲 多元宗教的考验:新约使徒行传的个案 Abstract
吴国杰 教父时期的教会与多元宗教处境:君士坦丁时期罗马帝国基督教化进程再思 Abstract
曹伟彤 后自由神学的宗教观 Abstract
邝振华 多元宗教处境下的香港宗教自由:从回归前后的几个个案看香港宗教自由状况的转变和教会的责任 Abstract
  • Religious Commitment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An Old Testament Perspective

    WONG Fook Kong

    This essay begins with Brueggemann's observation about the “amazing pluralism”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the Church. I agree with this statement with the qualification that this has been the experience of Asian churches all along. Pluralism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its ranks is not new to Asian churches. When we look at the Old Testam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it is evident that ancient Israel also lived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Different gods competed for loyalty among the nations. Within Israel too there were different views about YHWH . It is against these competing ideologies that the authors of the Bible affirmed their commitment to worship YHWH as the one and only God. Thus pluralism should not be a reason for abandoning one's commitment to worship YHWH as the one and only God. Rather, it is exactly in face of alternatives and competing claims that one needs to make a firm commitment to worship YHWH.

  • The Challenge of Religious Pluralism: The Book of Acts as a Test Case

    Poling J. Sun

    Since the 8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issue of religious pluralism has become a challenge to Christian communities. Granted the highly developed connections among nations in this electronic age resulting in conversations and mutual influences, a plurality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phenomena seems inevitable. This is similar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early Christian communities found themselves, addressing and being addressed by a world characterized by cultural inter-penetration. With this in view, this article offers a study of several passages in the Book of Acts, attempting to explore how the early Christian communities encountered their surrounding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finding their identity and appropriating their mission.

  • The Church and Pluralism in the Patristic Period: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Progress of Christianization of the Roman Empire during the Time of Constantine

    Nathan K. Ng

    The reason for the conversion of Constantine has long been a matter of scholarly debate. Traditionally, the emperor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converted religiously by the power of Christ. Modern scholarship, however, tends to attribute the conversion to political reaso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reevaluate the controversial conversion through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rogress of christianization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first section tries to show that the political stature of paganism was actually at that time much higher than the church.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explain why Constantine chose to become a Christian if, as many modern scholars suggest, political stability was his sole concern. On this found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argues that the emperor's bias towards Christianity was at least partially religious. Putting all evidences into consideration, a proposal of the spiritual journey of Constantine is tentatively reconstructed at the end of the discussion.

  • 刘振鹏

    实用神学(基督教伦理)助理教授

    我的故事

      1990年在「浸神」畢業後,我經過了八年的事奉,在1999年初前往杜克大學神學院(Duk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攻讀神學碩士課程,其後到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修讀哲學博士課程。我在2005年取得學位,翌年開始回母校任教。

      我本打算專心教學,訓練上帝的僕人;豈料由於教會的需要,任教的第一年已被邀請擔任一家浸信教會的顧問牧師。此後七年,我除了在「浸神」全職任教,還先後在三家浸信教會擔任顧問牧師。這三個信仰群體都因主任牧師離職而需要資歷較深的牧者當顧問,故我的主要職責是牧養教牧同工及眾執事。換言之,三家教會在不同程度上皆面對牧養與領導的危機。

      我在第一家教會擔任了兩任顧問牧師,前後差不多四年。當時教會的主任牧師離職,教會仍有三位教牧同工,故需要一位顧問牧師領導及牧養教牧同工和執事。後來,在我的第二個任期,上帝感動了一位畢業於「浸神」、在海外有二十年牧養經驗的教會肢體回港承擔牧職,我亦因而可以引退。在這期間,最大的挑戰乃處理教牧同工之間的關係,以及個別同工的牧職表現。

      在第二家教會的事奉約有九個月,及至教會覓得繼任的主任牧師,我便請辭。

      在第三家教會的事奉接近兩年。回想起初與教會的代表首次會面,得知教會的四位教牧同工正逐一離職,意味數月後將可能出現教牧真空的情況。面對這局面,我深感惶恐,心中第一個意念是:「究竟教會發生了甚麼事情?」隨即問自己:「究竟我可以做甚麼?怎樣去做?我憑甚麼認為自己可以勝任?」由此衍生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既是這樣,為何要接受?」然而,不知何故,我卻接受了。

      轉眼我已擔任顧問牧師七年,在這段年日,上帝讓我看見祂對教會的引領和恩典,也讓我從中得著一點點體會。無論如何,「七年」是一個充滿神學象徵意義的年期,也許這是時候初步整理自己擔任顧問牧師的經驗,從而對教牧關顧的神學與踐行作一點思考。

    總結經驗

      三個群體的共通點是「完全陌生」,我與這些教會的肢體不曾建立關係,我不認識他們,更談不上了解。所以即時出現兩大難題:究竟我可以從何入手認識他們?我可以怎樣牧養他們?

      回想這七年在三個群體牧養教牧同工及執事的經歷,我可將服侍的重點歸納為三方面:團契、禱告、教導。讀者可能感到驚訝:倘若排名有分先後,為何團契竟然會比禱告先行?其實,根據我個人的體驗,三者是同樣重要,缺一不可,猶如一根繩索至少要以三股線交織而成,其中任何一股線都不是整根繩索的中心或核心。這意念源於已故的浸信會神學家麥乾頓(James William McClendon, Jr.),他以一繩三線來建構其倫理學。1

    一、團契

      如上所言,三個群體的共通點是「完全陌生」,換言之,我們本是互不認識,全無關係。故此,為求「零的突破」,彼此認識和建立關係是牧養的首要目標。由於神學院的教學工作相當繁重,礙於時間與體力的限制,我通常會邀請肢體們前來神學院先用膳、後開會,好讓大家首先在飯桌上彼此認識,而飯桌團契(table fellowship)也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牧養時間。至於與教牧同工的會面,相約一起「飲茶」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當然與個別同工在辦公室內的坦誠分享和禱告亦不可少。所以,不論是「飲茶」或晚膳的飯桌團契,對個別肢體、長執和教牧同工的牧養都極其重要,因為一切由關係開始。

    二、禱告

      自從成為基督徒以後,我們就領受教導,知道禱告是如何重要,故此在頭腦上,我們都知道禱告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禱告的踐行又如何?回想過往的日子,每當與個別教牧同工會面或與執事們相交,最後的禱告總是甜美的時刻,代表我們的順服與交託,也是合一的見證。尤其當我們面對一些艱難的問題時,冗長和沉重的討論是無可避免,有時候甚至感到束手無策,但最後的同心禱告卻是我們的「王牌」,也是出路所在。這是基於一個「忠心」(faithful)的信念:只要我們忠心地事奉上帝,結果必定在祂手中,因為「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農夫的職責是忠心地栽種,植物成長與否並非他所能控制。我們不須擔心,只管交託,因祂是信實的(faithful)。

      所以,不論是與個別肢體會面,彼此分享生命點滴和面對生命難關,或與全體執事商討教會事工,禱告絕對不是散會的一個「例行公事」,而是把自己的生命及商討的事情交託主,並全然順服,讓聖靈把氧氣注入我們生命的「呼吸時刻」,更是體現基督是主(Christ is Lord)的踐行。

    三、教導

      每當肢體間有美好的團契和禱告時刻,教導就有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事實上,我對肢體及教牧同工的教導大部分是在飯桌團契中進行。其中最難忘的一次經驗,是在臨危受命的情況下承擔了一個群體的顧問牧職,接續開始與不同組合的肢體有飯桌團契,了解各人的感受與看法,嘗試掌握民情和分析困境的癥結,更重要的是在交談中分享信仰的觀點與個人經驗。其後,我有機會再與一位弟兄單獨在「浸神」用膳,席間我們深入分享基督信仰對認罪、寬恕與復和的教導。我鼓勵他只要忠心地(faithfully)盡上自己的本分,踐行上帝的教導,事情的結果就交給上帝,這樣我們亦可無愧於祂。感謝主,弟兄主動提出,願意在下次主餐崇拜中作見證,為自己以往的態度與行為向眾肢體致歉,懇求寬恕和尋求復和。

      無可否認,他的決定和行動對重建肢體的關係——重建教會——有著關鍵作用。聖靈首先感動他、改變他,繼而在肢體間動其善工,教會的重建道路就能逐步開展;這委實是一個「捆綁與釋放」(binding and loosing)的踐行。我們可以看見一幅美麗的圖畫:聖靈的感動與人的回應。對尤達(John Howard Yoder)而言,上帝的行動與人的行動相遇時,就是聖禮(sacrament),浸信會則稱之為禮儀(ordinance)。2

    神學反思

      如何牧養教牧同工及教會領袖?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有一本關於靈性關顧的著作(此書的中文版新近出版),3 可給我們一點啟迪。

    一、靈性關顧的使命

      潘霍華在第一講開宗明義地說:「靈性關顧的使命是大使命的一部分,為了要完成宣講的使命。」靈性關顧是一種宣講,是講道職分的一部分,就如提摩太後書四章2節所言:「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潘霍華特別指出靈性指引有別於靈性關顧。前者「是在地位相同的兩人之間進行,要求一人屈從於另外一人」,而靈性關顧乃「從上頭來」的,「從上帝之尊下到凡間」。既然這是宣講上帝的道,上帝會親自成就。因此,「我們應當在面對懼怕和憂傷時信靠上帝,惟有上帝能成為幫助和安慰」。4

      潘霍華認為靈性關顧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有四點:首先,「因為未知、隱藏的罪,會使人的心對福音愈發抗拒」;其次,「因為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講道,這不悔改的心將愈發剛硬」;第三,「因為講道無法說出罪的具體名稱,因而無力驅趕罪惡」;最後,「因為信徒的傾吐是必要的,但這種傾吐在講道中無法發生」。5 故此,他以這句話作為第一講的總結:「靈性關顧是要揭發罪惡,創造聆聽福音的人。」6 其後,他在第八講〈悔罪是靈性關顧的焦點〉之中,還作進一步的討論。可見一切靈性關顧的目標乃「承認『我們是罪人』」,而最具體的表現是人的悔罪行動。簡言之,「悔罪是一切靈性關顧的核心」;7 靈性關顧是藉上帝的話語使人知罪,從而叫人悔改。

    二、對牧者的靈性關顧

      顧問牧師的主要職任,是建立教牧同工的生命及建立教牧隊工(team building),讓整個團隊可以團結一致、休戚與共(solidarity)。對潘霍華而言,牧者之間的關係對教會有莫大影響。倘若牧者未能休戚與共,卻是彼此敵視與憎恨,必對教會帶來致命的傷害。8 所以,他提醒「牧者應當為自己的職責尋求靈性關顧」,因為牧者也需要另一個人來關顧自身的心靈,事實上,「只有自身心靈被關顧的人才能去關顧別人」。9 這令我想起潘霍華在德國芬克瓦爾(Finkenwalde)建立的傳道人神學院(Preacher’s Seminary),麥乾頓描述在這所認信教會(The Confessing Church)的神學院中,潘霍華對學生有一要求:各人要找一位同性別的同學作為同路人,私下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過犯與罪行,作為領受主餐前的準備。10 潘霍華對自己也有同樣的要求,他看這為跟隨基督(following Christ)的操練:門徒要彼此守望、互相糾正與看顧,這正好體現牧者之間靈性關顧的需要和重要,也是建立牧者生命和教牧隊工的核心途徑。

      總括而言,七年的顧問牧師經驗豐富了我的牧養體驗,我一再看見當中有一個神聖奧秘的三角關係:上帝在我與肢體之間動工;倘若我們在聖靈的引導下願意敞開自己,上帝就會成就大事,讓我們彼此經歷生命的改變與成長,叫教會得以建立起來。願榮耀歸與三一真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James William McClendon, Jr., Ethics: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2nd edition, revised and enlarged (Nashville: Abingdon, 2002), 45-79. 欲了解麥乾頓的三股線倫理學,入門篇可參閱筆者為此書的中文版撰寫的〈中文版導讀〉,載《麥乾頓系統神學(卷一):倫理學》,陳永財譯(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12),頁xix-xxvii。
    2 John Howard Yoder, Body Politics: Five Practices of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before the Watching World (Nashville: Discipleship Resources, 1994), 1. 換言之,聖禮或禮儀並不局限於崇拜中,而是體現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們的生活就是敬拜。
    3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莊郁馨譯(台北:校園,2013)。
    4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0-21。
    5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4。
    6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5。
    7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98。
    8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112。
    9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114-115。
    10 McClendon, Ethics, 201.

  • 張婷

    道学硕士

      時光飛逝,轉眼三年過去,我已完成了道學碩士的課程。回想當初蒙上帝揀選和呼召、與上帝再三討價還價,以至委身奉獻回應上帝、放下工作而背上書包、捱更抵夜地趕功課、藉上帝的愛先拆後建——當中有笑、有淚,也有血、有汗。回頭一望,著實是一條恩典之路!

    學習上的困難——靠著恩典克服了!

      重返校園的生活,對任何一個工作多年的人都不輕省,更何況從前的功課是用筆書寫的,現在卻是用電腦打字。鮮為人知的,是我不擅長電腦的中文輸入法,我比其他同學要多花兩至三倍時間打字,不知多少功課因打字問題而要通宵達旦。我記得第一份功課是七千至一萬字的新約功課,風聞老師很嚴謹,要是功課不達標的話,他可能會叫學生重做。噢,若成千上萬的字要重打,我就嗚呼哀哉了!感謝上帝藉著師長與同窗的安慰、鼓勵及禱告,叫我頓時「開竅」:既明白老師的要求,也漸漸掌握倉頡中文輸入法的竅門(雖未很靈光,但尚可趕急中應付)。其後功課越做越快,成績也越來越好。

      當然,我也曾面對挫敗之時:很用功,然而成績未如理想。不過,我非常感謝上帝讓我有這樣的經歷,以致我能夠發現並接納自己的限制,祂也時刻提醒我要心存謙卑。在事奉路上,傳道者的付出不一定與果效成正比,昔日的眾先知、甚至耶穌,也曾展示了他們如何在這些處境下忠於託付。因此,我更要牢記這些經歷,學習盡忠,也學習謙卑。

    事奉上的衝擊——靠著恩典抵住了!

      隨著神學知識的增加,對事情的反思亦進深了,所帶來的衝擊也就更多。這幾年曹院長及眾老師經常在一些課題上給我們提醒,勉勵我們要殷切款待周遭的人、要踐行整全的福音、要關顧心靈貧窮的人、要學習寬恕的功課。這些教導都是我們應當銘記的。把這些教導聽進耳朵似乎不難,但聽入心——刻在心版並一生踐行卻是毫不容易。當了基督徒逾廿載的我,竟赫然發現作主耶穌的門徒所要背負的十字架是相當沉重的,是要付代價的、是面對逼迫的、是顛覆世代的!要成為盡忠的傳道者,更可說是無路可退、頭也不回!耶穌親身示範了,昔日浸信會先賢的血淚也印記在歷史之上,就連今天在世界某些角落,仍有不少基督徒為信仰而遭受百般苦難。

      進深的反思有時候與我一貫的生活取態有所出入,因而帶來衝擊,但上帝的恩典卻幫助我抵住了,祂一再提醒我:我只要憑著上帝的應許,心存盼望,相信上帝國度將會圓滿終成。我只不過是人,是上帝創造之物而已,並不能夠無限地承載他者的需要。不過,我卻可以竭力成為一個路牌,指向主耶穌基督。惟有這位大能者,才能成為人終極尋索的目標。

    經濟上的欠缺——靠著恩典解決了!

      重返校園讀書,其中一個最令人煩惱的問題就是經濟:從「有穩定的收入」變為「穩定地無收入」,究竟我的生活能否負擔得來呢?雖然學費這筆最龐大的開支由教會承擔,但是生活的費用如膳食費、交通費、書簿費等,又如何解決呢?食,我刻意省了一些餐數,所以午飯時間不常到飯堂;交通,我刻意選擇步行,並且寧願花上大半小時等候有轉乘優惠的交通工具;書簿,我刻意四出搜尋,或是從圖書館借,或是向學長、甚至向老師借,所以我沒怎麼買書。

      看上去,生活似乎可以了,但當我霎時需要醫藥費、訪宣費,又或面對自己也許不能申請工讀金的時候,我真的哭過很多次!這等景況皆是難以啟齒的,不過,上帝卻是看見了。上帝看見亞伯拉罕的需要而賜他兒子,同樣,祂也看見我的需要而賜我恩典,例如我突然收到主內兄姊的捐獻、獲得獎學金,甚或有老師和同學主動借錢給我(最終我也不用借款)!耶穌曾問門徒:「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甚麼沒有?」門徒的回答是:「沒有。」(路二十二35)當我今天畢業,回顧過去,我也能高聲呼喊:「我一無所缺!」

      說實話:讀神學,確辛苦,但喜樂,因為我是為上帝而讀的!只要敏銳於上帝的作為,我們必能讚嘆上帝的恩典比比皆是。「上帝啊,我感謝祢,因祢的恩典從不欠缺!」

  • 林錫章

    道学硕士

    學習過門徒群體的生活

      在學院三年,我常聽到院長、老師強調「浸神」是一個門徒群體,我們要學習過門徒群體的生活。對我而言,這裡的門徒群體生活,就是背景與性格不同的神學生的磨合過程,是不易學習的。但神就是透過群體生活,讓我們發現各人的自我,生命得以改變。這樣的學習不單帶來靈命的更新,也能幫助我們日後在服侍的地方建立門徒群體。

      「浸神」的群體生活很多樣化,我尤其珍惜其中每週三次的早會,它讓師生一起敬拜,學習安靜、聆聽聖言,也為社會和世界的需要祈禱。早會使我學習專心聆聽聖言,敏銳於聖靈的工作。這三年,我切實地體會到塑造門徒群體的重要性。雖然塑造過程是漫長的,不易看見即時果效,但我盼望日後在堂會裡,可以與弟兄姊妹在門徒群體的生活中彼此建立。

    校園生活的種種

      學院與學生會籌辦了不同的活動,校園群體生活的多樣元素,亦反映了福音信仰的整全性。當中包括同學的互相支援(如班聚、夫婦分享會、懇親日、聖經原文的溫習小組)、對社會與宣教需要的關懷(如午間講座、早會的專題)、屬靈生命的塑造(如靈建小組、屬靈導師的指導),當然亦有休閒時間(逢週四的師生籃球賽)。在早會、午間分享會中,我們談及本地弱勢社群、海外宣教的需要,又觸及香港社會的議題,如反國民教育事件、碼頭工人罷工等。這些讓我更肯定,牧者須具備一種以神國為念的眼光,去關懷社會(特別是弱勢社群的需要)、了解海外宣教的需要。縱然我不能事事參與,但這種眼光與關懷,讓我知道牧者既要關懷信徒的需要,亦要帶領信徒看見他們自身以外的需要。

      學生會曾籌辦夫婦分享會,讓同學的另一半對修讀神學與全職事奉有更深了解,以致夫妻可並肩同行,分擔奉獻路上的掙扎。這不單對我和太太有幫助,亦讓我思想到在教會服侍時,要諒解傳道同工與弟兄姊妹的家庭需要,尤其是執事與一些兼顧很多服侍的弟兄姊妹。此外,我參與學生會的工作時,曾與同學一起出版學生會的刊物《靈風》。這工作讓我們更了解校內師生的生命經歷,如新生與畢業生所分享的見證、院長的閱讀歷程怎樣塑造他的神學思考、有同學怎樣在重病之中仍堅持繼續學習……。這些生命的經歷,讓我明白神在不同的人身上怎樣呼召、塑造、拆毁與建立。在前面服侍主的道路上,我提醒自己也要學習聆聽,要看見弟兄姊妹的生命歷程,也引導他們看見神的作為。

    屬靈操練與屬靈導師

      我喜歡學院的學習氣氛,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有很多討論空間,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另外,學院還編排院牧或老師作學生個人的屬靈導師,這種生命師傅的關顧對我有很大幫助。曾擔任青少年導師的我,今日也需要別人成為我的導師,若沒有別人的同行和指導,提醒我怎樣作主的門徒,我日後也難以學習成為別人的生命師傅,引導弟兄姊妹作主的門徒。

      在一年級時,我參加了為新生而設的靈建小組;到二、三年級,則轉為每月約見擔任我屬靈導師的老師。與屬靈導師傾談的內容很多,包括對系統神學、靈修學、聖經研究的看法,也分享事奉的喜樂與掙扎。兩位老師的性格、生命故事、對事情的看法也開拓了我的眼界,從一位老師身上學到一種幽默、開放的心懷,從另一位老師身上又學到溫文、認真治學的態度。我感謝老師在日常忙碌的教學與服侍之中,仍樂意成為學生的生命師傅,這著實需要老師團隊的一份堅持。

    神學的學習與反省

      過去三年,我有兩方面的學習與反省是較深刻的。一方面是神學領域上的學習,我修讀了所有與系統神學、基督教倫理有關的選修科,每一次能在課堂聽課、閱讀神學家(如莫特曼、潘霍華、尤達、根頓)寫的作品,我既感到自己的渺小,亦感到興奮。從神學家對教義、教會傳統、社會處境的掌握,我看見寛廣的神學光譜,並學習分辨各神學家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以及他們如何受其神學傳統所影響。神學教育對我而言,不僅是事工技巧的訓練和課本內容的吸收,更是訓練我學習在神學、聖經研究、靈修傳統這些資源中,辨識當下與日後的信仰意義與教會角色。

      另一方面,學習希伯來文、希臘文的片段也是深刻的。同學一起溫習時都是全情投入,尤其在每次交功課、測驗、考試前,我們都是彼此幫助,分享學習的心得。有好幾個晚上,有幾個同學留守到最後,嘗試一同解決功課上的難題。這些功課給我們不少操練,對掌握如何運用希伯來文、希臘文釋經非常有幫助。修讀這兩科聖經原文確實不易,我自覺語文能力不高,但原文的學習卻讓我對平日讀經、預備講章、預備主日學課堂更有要求。我重視與會眾分享神的話,所以希望多學習聖經原文,讓自己能細心研讀、聆聽神的話語。

      最後,我要感謝老師們悉心教學,又感謝同工們預備了美好的學習環境。我也要感謝兩家實習教會,透過在教會的實習,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群體,並且認識堂會的社區服侍。感謝神一路的看顧與教導,祈求祂引領我們這群畢業生,幫助我們作忠心的僕人、作跟隨主的門徒,在事奉崗位上繼續學習和成長。

  • 林盈欣

    道学硕士一年级

    被生意充昏了頭腦

      我中七時在佈道會決志信主,2003年在鰂魚涌浸信會受浸。大學畢業後的十二年,我一直擔任零售管理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前線員工,協助他們達至公司的銷售目標。在2009年,我離開所屬的公司,與一個自己很信任的好朋友一起創業,並成為某品牌的香港及澳門總代理。這時我被生意充昏了頭腦,不但忙於應酬、開連鎖店,還花了不少金錢買名牌衣物,更開始「炒樓」。

      在兩年之內,公司連續開了四間店舖。我心裡驕傲,以為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大展拳腳,沒料到由於店舖發展過急,公司的財政出現了問題,變得入不敷支。我和拍檔只有不斷投入資金,而我還得賣樓「套現」,好讓公司有營運的資金。到2011年下半年,我知道難以支撐下去,惟有與拍擋商量,準備為公司尋找注資者。

      此時,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原來我一直信任的拍檔竟想謀取我的股權。我知道後非常震驚,也很傷心。我跟著展開了八個月艱苦的戰鬥,在尋找注資者、傾力挽救公司的同時,還要處理公司日常的業務。在這段日子,我患上抑鬱症,總是心情沉重、不想見人。我不想令身旁的父母擔心,也感到其他人難以明白自己的處境,但這段孤單無助的日子,卻使我與神更親近,經歷祂深深的愛和憐憫。

    神原諒我以往的驕傲和狂妄

      過去我沒有在事業的決定上求問神的心意,結果落入困境之中。但當我向神承認自己的過犯,祂不單原諒我以往的驕傲和狂妄,更以詩篇、箴言和傳道書給我安慰和提點。在我心情沉重到極點時,神讓一個平時很少聯絡的姊妹來電鼓勵我,還速遞詩歌及有金句的裝飾品來安慰我。在我感到恐懼、無助時,教會的牧者及弟兄姊妹常常以禱告承托著我,叫我倚靠主有前行的動力。

      腓立比書四章6至7節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是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其後在股東大會中,我並非獨力迎戰,而是有神賜予的平安和勇氣去爭取應有的權益。感謝主,祂帶領我在2012年初平安地離開公司。

    一個回應主愛的禱告

      神沒有因我過去的任性、狂妄而離棄我,反而在患難當中扶持帶領。神無條件的愛觸動我,在一次退修中,我向神禱告:「主啊,我可以拿甚麼答謝祢的愛呢?我可以做甚麼,讓自己日後更認識祢、更愛祢呢?……主啊,我願意修讀神學課程,好更認識祢、更愛祢!」

      那一年,為了平復自己的情緒、治癒心靈的創傷,並且摸索前面的路向,我經常祈禱、退修,為前路求問神的心意。在年尾,神讓我知道要朝兒童教育的方向走,於是我決定不再做零售管理的工作,而嘗試申請一些兒童工作。雖然過去九年我一直在教會的兒童主日學事奉,但畢竟這些經驗有局限性,外面的機構沒有給我面試的機會。我感到失落,也想放棄,神卻透過祈禱會及崇拜的講道鼓勵我要堅持。後來,我參加一個講座,聽正生書院的陳兆焯校長主講「青少年沉溺行為」。在聚會完結前,一位牧者向出席的信徒發出呼召,召喚他們為兒童及青少年事工而獻上自己。那一刻,神深深感動我,我舉手回應呼召,並答應堅定跟隨神的心意,不為困難所阻。

    為微小的我預備事奉機會

      沒想到兩天以後,我教會的牧師來電,邀請我在教會擔任部分時間的福音幹事,主要負責兒童事工。主的安排竟是這樣「湊巧」,我衷心感謝讚美主的恩典和美好預備!過去的挫敗使我失去了自信,但主卻願意給我事奉祂的機會,用微小的我去成就祂的作為,也叫我在祂的恩典中從新得力。

    翌年5月,我正式成為教會部分時間的福音幹事。其後在神的帶領下,我一面在教會服侍,一面修讀浸會大學的幼兒教育深造文憑。在修讀「浸大」的課程時,我領會到在教育工作上,靈命的育養比知識的傳遞更為重要;而神給我的呼召是教導年少的下一代,讓他們從小認識神,在神的話語和真理上扎根成長。同時,由於在教會當福音幹事,我更深體會聖經所說的:「就對他們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路十2)。我也看見牧師和傳道同工的辛勞,他們為主作工,牧養主的羊,平日忙於探訪、開會、預備主日的宣講及課程……等。面對神家的需要,我問自己:「神那麼愛我,在低谷中扶起我、使用我,我可以為主擺上甚麼呢?」

    鍥而不捨的召喚

      在2014年,我因幼兒教育的密集課程而要辭去福音幹事的工作,但我的心仍盼望完成課程後,可在教會擔任全職福音幹事,以及回應2012年的祈禱,修讀兼讀制的神學課程,例如基督教研究碩士。當我向牧師問及神學課程時,她問我:「你為何不修讀全日制的道學碩士課程呢?」她的問題和分享帶給我一連串的思考。我為此祈禱,反覆與神對話。若修讀全日制的道學碩士課程,將意味自己要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日後成為全職事奉的傳道人。這是我所驚懼的,我害怕講道,擔憂自己沒有口才!我願意為兒童及青少年事工獻上自己,但我覺得自己沒能力上前方當傳道人,只想留在後方為主作工!

      可是,神卻鍥而不捨,透過靈修的經文、祈禱及主日崇拜三次問我:「你願意幫我嗎?」我心裡有百般掙扎,著實不想面對祂的呼召,直至一次靈修時,我被祂的話語所觸動:「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十二9)經文的應許給我一股勇氣,提醒我必須信賴祂的恩典和能力,要跨出信心的一步。

    求主按祂的心意使用我

      透過祈禱、讀經,我不斷求問神的心意,終於在「浸神」的神學生生活體驗營中,決志奉獻作全職事奉的傳道人,並準備修讀三年道學碩士課程。回應主的呼召後,我感到內心滿有喜樂。感謝主使用我這平凡人,我樂意回應主的大愛,進神學院接受裝備。我向主獻上禱告:「主啊!我願意作合祢心意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我對兒童及青少年的事工尤其有負擔。回想過往在幼稚園實習,每當一些孩童說自己跟婆婆去拜神,還用手勢表示如何參拜時,我就極其傷心難過。我很盼望兒童從小就認識主耶穌,也盼望家長有聽福音的機會。「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完成神學裝備後,我盼望為主所用,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牧養兒童及青少年。求主按祂的心意使用我!

  • 梁枻谋

    道学硕士一年级

    枻谋、紫薇与一对子女

    突如其来的催迫

    十多年前,一位弟兄曾问我:「你将来会不会全职事奉呢?」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可能等到我退休吧!」他说:「那会否太久?」我不经意地答:「那就请你为我祷告,希望可以早一点退休!」其实,我对全职事奉并不抗拒,只是心里没有感动。

    到2011年,在偶然的机会下,我与一个失去联络十多年的中学同学再度接触。原来她回到美国再进修,而且已拥有多个文学、法律和神学学位。当时她快要完成神学博士课程,很希望毕业后到中国传福音。

    但是,她突然发觉自己患上癌症,更进入第四期了。身体再没有能力去完成博士课程,只好停下来。她的消息犹如当头棒喝,告诉我生命可以转瞬即逝。我感到自己绝对掌握不到余下的岁月,何况如今不再年轻了,恐怕剩下给主使用的年日并不多。想到时光匆匆溜走,一份早日服侍主的催迫顿然涌入心中。

    其后,在福音主日中,每当有人决志信主,行到台前祷告,我便有莫大的感受。我盼望自己能将福音带给别人,那是何等可贵!我一向理性,不易淌泪,但现在遇上这些情景,泪水便会忍不住流下来。从那一年开始,在崇拜唱诗赞美神的恩典和慈爱时,我常会深受感动,泪水簌簌而下,内心被一份催迫感、亏欠感所填满。

    三扇打不开的门

    在一次团契中,我很隐晦地分享我有全职服侍主的想法。当中只有两人明白我的弦外之音,第一个当然是我太太紫薇。回家后,她问我是否有感动全职事奉。我坦言承认,而她的回应是:「我还未有感动,给我一些时间祷告,我会求神给我印证。」我答:「好的,但不要告诉我你求的是什么印证。 」第二个明白我心意的是师母。她告诉我服侍主是一件美事,鼓励我好好祷告,寻求神的心意。

    接续而来的2012年,是我心灵最挣扎、最困惑的一年。在我面前有三扇打不开的门。

    第一扇门是太太未有感动。我知道没有她同心同行,我是不可能踏上奉献之路。第二扇门是离职的顾虑。我在一家出口公司工作,当时公司刚发展国内的自主品牌,我决不可在这关键时刻离职,必须坚守岗位。第三扇门是自己内心的挣扎。我心里纵然愿意服侍主,却有各种各样忧虑;理智告诉我,全职事奉是不可能的,这份想望只能在心底压抑着。

    一方面,圣灵的感动叫我心里翻起一份催迫感;另一方面,三扇打不开的门像三股力量,不断在我的心拉扯。

    神打开第一扇门

    到2013年11月,我与紫薇一同出外旅游。在旅途上,她突然问我:「你还有全时间事奉的感动吗?」我告诉她还是有的。她说:「两年前我在祷告所求的,现在我看到神印证了,今后我会全力支持你行上奉献路。」

    原来紫薇所求的,是神改变我的性情,让我有更好的脾气和更有爱心,好能承担神的召命。当她看到神开始改变我软弱的地方,便知道那是一个印证。她觉得对传道人而言,忍耐是很重要的,否则教会很易会因彼此的差异而陷入互相攻击的局面。此后,紫薇鼓励我认清神的呼召,也多去认识一些神学课程。就是这样,神为我开了第一扇门!

    神打开第二扇门

    接着要思量的是:我应找谁帮忙,以弄清楚神对我的呼召呢?回想前一年教会曾开办主日学师资训练班,邀请了几位「浸神」的老师分别讲授几个课题。这让我有机会在训练班上,与阔别已久、当时正任教于「浸神」的麦启新老师重逢。二十多年前,他以神学生身分在我以前的教会实习,曾带领过崇拜和查经。对我而言,亦师亦友的麦老师是很好的人选,可以帮助我思考神的呼召。于是,我前去找他。

    我们敞开心怀谈了一个晚上。麦老师帮助我弄清楚一些概念,也指引了一些方向。他提到,如果我们决志背起十字架服侍主,便意味我们愿意将一切放下,全交给主安排,包括家庭、儿女、房屋、工作和日后的事奉路途等。这才是信心的服侍。至于呼召的问题,他提议我继续求神感动,等到我有一颗平安的心,便可踏上。他给了我重要的提醒:工作应交给神作主。神就是这样为我打开了第二扇门!翌日灵修时,神的话语随即安慰我:「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祂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祂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三32-33)我学习将工作的安排交给主,不再为离职而忧虑。

    呼召是什么?

    接着的挣扎是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呼召?过了一星期,我前去请教牧师和师母。他们分享了不同的呼召方式,述说神会透过不同的人和事去提醒和呼召。他们建议我与太太一同祷告,并且要让儿女知道,因为这应该是一个家庭同心去面对的美事;及至我有一颗平安的心,便可作出决定。

    于是,我分别找十七岁的儿子天昊和十四岁的女儿天雪,单独问他们:「如果爸爸去读神学,你会支持吗?」天昊回答:「读神学是好的,可以多认识神,我会支持。」天雪说:「你有没有感动?如果有的话,你就去吧!」在一次家庭崇拜中,紫薇亦与孩子分享,让他们明白这是整个家庭的摆上,大家要一起经历和互相扶持。

    从神而来的平安

    尽管这样,对于要作这个决定,我还是有些疑惑和颤惧。我继续在祷告和灵修中,求神给我启示。在崇拜唱诗歌时,神不断感动我,在「我听见主慈声……当将你所有献呈……主这样爱我,我必跟从,主领我何往必去」和「我一切所需用,祢都已预备」的歌声中,我淌下泪水,感受到神确实很爱我,祂的预备确是丰丰富富。

    在灵修时,神用祂的说话再三坚固我:「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 (赛五十五11)「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林前九25)「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十二1)

    我从不同的人听到同一句话:「当你有平安的心,便踏上这条路吧!」但我还未能确切感受及理解什么是平安,总觉得有点难以捉摸。于是在灵修中,我求神给我平安的心。两天后的主日崇拜,牧师的证道正正是关于「平安」。主耶稣好像亲自在崇拜中向我说话:「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约十四27)主的话语使我对平安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

    服侍主是出于神的拣选

    然而,我还是难以作出抉择。直到2014年2月,在教会一个培灵会上,刘树森牧师提到人须要走出自己的安舒区(comfort zone)去事奉神。他令我明白自己一直忧愁和胆怯,是因为不想离开自以为最安全、最有把握的地方。

    还有,我老是说这是很艰难的选择,但主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祂就赐给你们。」(约十五16)在培灵会上,我顿然醒觉,原来服侍主并非我的抉择,而是出于神的拣选!我所要做的,只是顺服神的拣选和带领。

    神最后打开第三扇门

    三年以来的心灵挣扎,到此刻终于完结了。我看到神为我一步步开路,再找不到理由推却祂的呼召,我只坦然无惧的,将家庭所需、儿女的学业、工作、日后事奉的路途一一交托。无论处于什么景况,我都愿意顺服神,求祂亲自作主。这时,心里蓦地有一份平安,我明白了,原来平安是很个人的一种感受——即使在不如意的景况或不易解决的困难中,我们依然不会感到疑惑、忧愁和胆怯。内心总是平静安稳,这就是真正的平安,也正是神所应许的!

    第三扇门就这样打开了!如今,靠着主的引领和帮助,我愿以信心踏上全职事奉之路,任凭主差遣。感谢主引领我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我愿献上信心的服侍,将人生余下的岁月和力量,全归主使用。

  • 梅智理(Jerry Moye)

    舊約及靈修學榮休教授

    時光下的轉變

      1973年,我開始任教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當時,在老師團隊之中,還未有已取得博士學位的華人教授。現在卻不同了,我們擁有一隊數目可觀、學養深厚的華人教授,他們分別於英美一些享負盛名的學府取得博士學位。我在學院任教的前十年,班上的學生並不多。記得有一年,基礎神學課程只有兩名畢業生。時至今日,學院每年都有眾多畢業生修畢各種課程,而我們開設的基礎神學課程亦不只一個。

      要了解「浸神」的現況,就必須認識我們各個成長階段。現任院長曹偉彤博士於2009年就職,至今已領導了學院六年。過去我是他的老師,現今卻彼此成為同事,這著實是一樁樂事。我盼望在這裡回顧學院過去六年的一些發展,談談自己的一點觀感。由於我是一個老師,也是一個感到教會和學院有需要彼此祝福的牧者,我的分享也就主要出於一個老師和牧者的觀感。

    早期美南浸信會的貢獻

      在學院創立後的首四十年,我們大部分老師都跟美南浸信會的宣教士有密切關連,而且我們大多在美國畢業,修讀於由美南浸信會創立的神學院。事實上,當時的老師團隊,主要是由美南浸信會的宣教士教授組成。

      韋理信院長(President George Wilson)在任期間,學院曾大力推動儲備師資計劃,協助本地不少華人牧者和領袖負笈海外,裝備他們日後成為神學院的老師。那時候,計劃的參加者都在美國的神學院學習,鄺振華博士便是其中之一。後來,我們有更多老師畢業於英國。

    具國際視野的老師團隊

      現時,學院大部分老師都是華人,他們大多來自浸信教會,跟香港與外地的浸信會有所連繫。自曹院長就任後,有好幾位新老師加入。學院依然留有早期美南浸信會所帶來的影響:兩位美南浸信會的退休宣教士老師,仍然跟學院保持著一定連繫,而羅凌思博士(Dr. Lindsay Robertson)則在澳洲的浸信教會支持下,多年來一直參與學院的服侍。

      在現時的老師團隊中,你會發現好些老師均畢業於英國。有趣的是,我們有六位老師都在蘇格蘭一些著名學府取得他們的學位,其中四位是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哲學博士,另外兩位則分別是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和聖安德烈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哲學博士。這個具國際視野的老師團隊,使校園的色彩更為豐富,而這亦脗合香港作為亞洲重要國際中心的多元化特色。另一方面,這些老師固然會較了解英國的教育模式,由於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這裡不少教育模式都受英國影響。

      還有從北美而來的影響——我們的院長畢業於耶魯大學神學院(Yal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和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研究院畢業生。他不單擁有美國一流學府的堅實背景,又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畢業生,因而懂得如何糅合學院過去的長處、現今的需要和將來的遠象。我們還有一位老師畢業於哈佛神學院(Harvard Divinity School),另有一位畢業於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美國其中一所最著名的浸信會學府。加拿大的浸信會對學院也有影響,因為我們有一位老師畢業於麥克馬斯特神學院(McMaster Divinity College),這學院有很強的浸信會根源。這些老師與本地的教會密切相連,又在海外得到最好的學術訓練,定然能給學生很好的引導和幫助。

      現時,學院的老師在神學上各具專長。過去數年,我留意到我們有力地表達了對基督教倫理的一些觀點,並且對「使人和睦」(peace-making)和「平安教會」(Peace churches)也相當著重。我們的學生有機會研讀和欣賞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巴特(Karl Barth)的作品。潘霍華和巴特都曾身處危難的時空,在當中發出了基督徒勇敢的呼聲。

      由於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擔任舊約老師的工作,每當我看見其他老師把新舊約連接起來,並努力去應對詮釋學上的挑戰,我便會非常欣喜。無論是新約科或舊約科,我們都有精於聖經原文的老師。教會歷史往往備受忽視,因為它常建基於西方的歷史和文化之上。然而,在這範疇我們卻有一位十分出色的老師。

      除了著重聖經、神學、教會歷史等科目外,學院近年還有具備其他專長的學者加入,以致深化了我們對傳統核心的理解。我們有一位老師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碩士及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哲學博士,他的專長有助我們對一些基督教倫理問題作出探索。另一方面,學院重視宣教使命,著重從宣教角度來看信仰與生命。我們現時有一位宣教動力資源中心主任,還有一位駐院宣教士。老師團隊還有不少精英,可惜篇幅有限,未能將各人的背景和專長一一舉例。

    學生近貌:一個案例

      我已教了基礎靈修學的學科約二十年。現時道學碩士生都會修讀兩個由我講授的科目,分別是「基督教靈修學導論」及「教牧屬靈生命」。這些科目和它們的基本設計,是昔日的教務長沈志飛博士(Dr. Jeffrey Sharp)在任時引入的。能夠繼續教導學生,與神學院保持連繫,甚至在我退休後仍能如此,是我人生的一大樂事。課程的設計曾作出一些轉變,我也覺察到學生的參與亦有所轉變。

      在早期講授靈修學導論時,大部分重點都放於本地浸信會福音派信仰的傳統靈修學。當然,我們也會觸及這領域內的其他傳統和著名作者。其後,這領域有大量探討靈修學的書籍湧現,隨著愈來愈多人對新資料和新見解有所渴求,課程的範圍也擴闊了,包含大量作者與思想家在處理這課題時的關注。

    學生更願擴闊自己的視野

      在我任教初期,很多學生在入學前都未有機會接受較全面的人文學科教育;有些學生更未有基本的大專或大學學位。因此,不少教學內容都是基礎性的。我們固然也有一些非常聰穎的學生,他們既勤奮又願意學習新知識。但那年代學生人數並不多,而當時的課程範圍跟現在的相比,實在較為狹窄。

      時至今日,我們很多學生都有相當亮眼的背景。有些曾留學海外,許多曾到訪外地,見聞廣博,因而受到新旨趣、新問題的啟迪。此外,不少同學事業有成,曾在職場發揮所長,如今則渴求尋找屬靈根源、更深扎根。今日我們的學生更願意擴闊自己的視野,面向靈修學與神學思想的豐富多樣。

    更能掌握增訂的課程

      現時,靈修學課程的設計已發展了兩條不同的進路。在首個學期,我們會探討透過藝術而豐富展現的靈修學;在第二個學期,我們則會探討在歷史上展現於一些基督徒運動中的靈修學。學生在他們的匯報和論文中,展示了十足的幹勁與才能。

      過去四年,在和學生探索某些題目時,我會嘗試引用一些學生的論文。我會從學生一些出色的報告中,選出某些值得大家討論的題目。這樣做有助顯示一個更寬廣、包含了神學成果的靈修學。

      有學生曾在匯報克爾特靈修學(Celtic spirituality)時,加上一些他自己撰寫的禱文,當中充滿了對大自然並大自然的主那份活潑的愛。有一組同學在報告路德宗靈修學時,向我們介紹了路德(Martin Luther)和潘霍華感人至深的生命。同學都感受到,作門徒的代價和近期的政治道德問題,跟靈修學是彼此相連的。

      另一組同學匯報了中世紀女聖徒的特別色彩與活力。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和朱莉安(Mother Julian)的特有力量,展示了敬虔的女性那種特別敏銳的洞察力。又有一組同學以一些堅強的基督徒母親為例子,顯示她們如何育養了基督徒家庭,也培育了基督教宗派。他們強調,蘇珊娜.衛斯理(Susanna Wesley)的才能與敬虔,也是循理會運動(Methodist movement)得以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組同學嘗探索在浸信會靈修學中興起的宣教異象。他們覺察到宣教策略應按不同的文化和時代風氣作出調節。學生的佳作實在多不勝數,我想指出的是,近數年我們的學生已有充分準備,能對學習的課題作寬廣而深入的探索。

    平衡與更新的持久需要

      一所卓越且承傳宗派源流的神學院,須要面對雙重的挑戰。學院必須有很好的學術氛圍,讓師生在當中探求最優良的神學傳統和學問;學院又必須著重實踐,叫師生能把他們所探求的內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情感與知識、理論與實踐、信仰與行動必須互動,豐富彼此的內涵。

      我們的學院一開始已覓得致力融合情感與知識的院長。首任院長劉粵聲牧師是一位受人敬愛的華人基督徒牧者。其後,學院有幸得到一位傑出的宣教士學者和佈道家出任院長,他就是很多早期華人牧者的導師——白箴士博士(Dr. James Belote)。其後是唐佑之院長,他尋求在課程設計上配合教會的需要,並增加圖書館的藏書量。接下來兩位院長是韋理信博士和江耀全博士,他們增訂了學院的課程,加入了更多實用科目,又促成好幾位本地牧者負笈海外。

      現任院長曹偉彤博士透過早會、《院訊》和會議中的分享,提出「浸神」既要成為一所著重學術水平的神學院,又要成為一個把所思所學活現出來的屬靈群體。他常勉勵我們要學習殷切款待、關懷鄰舍、造就別人,他並且以身作則,積極參與教會的服侍,包括擔任顧問牧師和在不同堂會講道。

      能夠成為「浸神」一分子,並且跨越四十年之久,我著實感恩。學院在許多方面都成長了,但我們不會滿足於現狀,卻會踏步向前,不斷追求改進。在現任院長帶領下,學院過去六年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我們有更優秀的學生準備投入學習,學院的課程亦有所增訂,讓學生能有更整全的裝備,學習如何在這世界作一個事主事人、有能有力的牧者。我們的學生成為了老師的挑戰,而身為老師,我們盼望也能把挑戰帶給學生。

    彭君成譯

  • 邓绍光

    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

      神學碩士課程跟之前的道學碩士課程,無論在學習上或教授上,都甚為不同。筆者作為老師,採取的教學方式也反咉出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沒有人一開始就懂得獨立做學問,道學碩士只是神學學習道路上的第一個學位,所以學習的都是入門知識。到了修讀神學碩士課程,同學在擁有基本的神學知識底下,就可以直接閱讀原典,參與討論,從而學習獨立的神學思考。因此,筆者採取研討的方式上課,要求學生輪流滙報、回應,來回澄清、討論,深化對原典的認識。這是從事獨立研究的第一步。

      再下來就是撰寫學期論文。這是在閱讀原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思考神學問題。沒有問題意識,就難以寫得好論文。閱讀原典不純是吸收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先輩、巨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因此,學習論文寫作,始於閱讀不同的原典,然後自己嘗試形構和回答問題,再把成果跟同學分享,聆聽他們的回應,進而修正。當然,老師的指點是必須的。

      獨立思考、獨立研究,並不能止於口號,沒有相應的訓練是很難建立起來的,而且這個訓練的過程也不能單打獨鬥,同學的切磋砥礪,老師的指點糾正,都是不可或缺的。筆者一直以來,都採取這樣的教學方法,訓練和塑造神學碩士生獨立思考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冀望他們能建立扎實穩固的根基,然後更上一層樓。

  • 黄福光

    旧约圣经教授

      本院的神學碩士課程,是一個讓學生更深入研讀聖經(舊約或新約)及探究神學的課程,這種深度在道學碩士或神學學士這些基礎課程較難達到。在美國許多神學院(包括我就讀的神學院),神學碩士課程就等同博士課程的一年級。「浸神」也有相似的要求,為使神學博士生在某些範疇的知識更為扎實,我們有時會按個別情況,要求他們修讀部分神學碩士學科。基於這原因,主修聖經的神學碩士生必須能熟練地閱讀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及 / 或希臘文),但這卻是已畢業離校一段時間的學生擔心難以應付的。在我看來,語文要求成了一個主要障礙,使這些有意申請入學的人裹足不前。後來為了解決他們的難題,我們引入「重新進入」(reentry)的課堂,幫助學生重溫希臘文及希伯來文。當然,若道學碩士生畢業後及早入學,這語文要求應不會構成問題。

      其中一樣最令我引以為傲的,是迄今已至少有四位主修聖經研究的同學接續攻讀博士課程。其中一位更已學成返港,現時正在母校協助講授一些科目。我相信我們的聖經課程有所需的力度與深度,能幫助學生奠下堅實的聖經基礎,好讓他們畢業後能踏步向前——無論繼續進修或在教會服侍。跨科際研究是學院的一個重點,展望將來,我們可探討聖經研究如何對靈修神學、崇拜或牧養事工等方面的研究作出貢獻,這將會饒有意義。我個人期待在未來見到更多這方面的協合成果。

  • 雷健生(2010年畢業)
    銅鑼灣浸信會署理主任牧師

      我是在另一宗派的神學院修畢道學碩士課程的。牧會三年後,我再到「浸神」修讀神學碩士課程,並於2010年畢業。正式報讀之前,已向師兄打聽授課模式有何獨特之處,得知是以小班教學的模式進行指導閱讀學習(guided reading),並且不會與其他課程的同學一起上課,聽後覺得很有吸引力。

      我是主修神學科的。記得第一科是修讀「神學人類學」,由鄧紹光博士教授。那時我連這科目是關於甚麼還未弄清楚,便要開始閱讀一本非常艱深的神學人類學專書。這著實非常痛苦,因一頁書常看多遍也看不懂,而每週須閱讀一章,並要輪流在堂上分享每章的內容重點。因是小班教學,全班只有幾個同學,所以每人有很多發言機會,也要與同學和老師討論書本內容。故此每堂都不能「空槍上陣」,要有充足準備,否則必定啞口無言,或「講多錯多」。

      這是一個極為寶貴的學習過程。一方面可以強迫自己更上一層樓,仔細閱讀一些艱深的學術文章,在神學問題上尋根究底。另一方面也可以訓練自己的哲理思維,表達時要言之有物。作為傳道人,我體會到這種學習對講道和教導的服侍都大有裨益。

  • 蘇家輝(2008年畢業)
    沙田浸信會署理主任牧師

      「神學」(Theology)意指對神的相關主題的研究,其涵蓋領域之廣闊,讓人窮一生精力也未能測透。我感到自己過去對神學的認識相當淺薄,而進修神學碩士課程,讓我有機會走進神學的世界,透過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及匯報,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對信仰有多一份體會和經歷。

      相對於道學碩士課程,神學碩士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並要主動學習並對相關範疇作進深研究。英語世界有一句說話:“No pain, No gain”,意思是沒有付出,又豈會有收穫呢!修讀過程難免艱辛,對仍在教會事奉的我更甚,放假的日子就是與書本及圖書館為伍,整個人彷彿浸淫在神學的浩瀚宇宙中。四年的學習過程縱然不易過,我卻是嚮往,就如昨日之事,記憶猶新!除了課堂的學習,撰寫畢業論文更是一大挑戰,由擬定題目、定期約見論文導師、不斷修正至完成論文,這段日子講求專注及毅力,缺一不可。能夠完成課程,是我人生的驕傲,更是上帝的恩典。

      畢業至今已差不多七年了,回望過去,神學碩士課程不單是知識的傳授,更能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及認真做事的態度;卓越的表現並非一朝而成,是須要不斷努力與學習,存謙卑的心,勇往直前。作為牧者,我們要面對瞬息萬變的世代,要作出適切的回應及牧養,而充足的學術裝備提供了穩固的神學基礎,讓我們縱使面對風暴,真理的基石仍然屹立不倒。

  • 刘振鹏

    实用神学(基督教伦理)助理教授

    我的故事

      1990年在「浸神」畢業後,我經過了八年的事奉,在1999年初前往杜克大學神學院(Duk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攻讀神學碩士課程,其後到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修讀哲學博士課程。我在2005年取得學位,翌年開始回母校任教。

      我本打算專心教學,訓練上帝的僕人;豈料由於教會的需要,任教的第一年已被邀請擔任一家浸信教會的顧問牧師。此後七年,我除了在「浸神」全職任教,還先後在三家浸信教會擔任顧問牧師。這三個信仰群體都因主任牧師離職而需要資歷較深的牧者當顧問,故我的主要職責是牧養教牧同工及眾執事。換言之,三家教會在不同程度上皆面對牧養與領導的危機。

      我在第一家教會擔任了兩任顧問牧師,前後差不多四年。當時教會的主任牧師離職,教會仍有三位教牧同工,故需要一位顧問牧師領導及牧養教牧同工和執事。後來,在我的第二個任期,上帝感動了一位畢業於「浸神」、在海外有二十年牧養經驗的教會肢體回港承擔牧職,我亦因而可以引退。在這期間,最大的挑戰乃處理教牧同工之間的關係,以及個別同工的牧職表現。

      在第二家教會的事奉約有九個月,及至教會覓得繼任的主任牧師,我便請辭。

      在第三家教會的事奉接近兩年。回想起初與教會的代表首次會面,得知教會的四位教牧同工正逐一離職,意味數月後將可能出現教牧真空的情況。面對這局面,我深感惶恐,心中第一個意念是:「究竟教會發生了甚麼事情?」隨即問自己:「究竟我可以做甚麼?怎樣去做?我憑甚麼認為自己可以勝任?」由此衍生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既是這樣,為何要接受?」然而,不知何故,我卻接受了。

      轉眼我已擔任顧問牧師七年,在這段年日,上帝讓我看見祂對教會的引領和恩典,也讓我從中得著一點點體會。無論如何,「七年」是一個充滿神學象徵意義的年期,也許這是時候初步整理自己擔任顧問牧師的經驗,從而對教牧關顧的神學與踐行作一點思考。

    總結經驗

      三個群體的共通點是「完全陌生」,我與這些教會的肢體不曾建立關係,我不認識他們,更談不上了解。所以即時出現兩大難題:究竟我可以從何入手認識他們?我可以怎樣牧養他們?

      回想這七年在三個群體牧養教牧同工及執事的經歷,我可將服侍的重點歸納為三方面:團契、禱告、教導。讀者可能感到驚訝:倘若排名有分先後,為何團契竟然會比禱告先行?其實,根據我個人的體驗,三者是同樣重要,缺一不可,猶如一根繩索至少要以三股線交織而成,其中任何一股線都不是整根繩索的中心或核心。這意念源於已故的浸信會神學家麥乾頓(James William McClendon, Jr.),他以一繩三線來建構其倫理學。1

    一、團契

      如上所言,三個群體的共通點是「完全陌生」,換言之,我們本是互不認識,全無關係。故此,為求「零的突破」,彼此認識和建立關係是牧養的首要目標。由於神學院的教學工作相當繁重,礙於時間與體力的限制,我通常會邀請肢體們前來神學院先用膳、後開會,好讓大家首先在飯桌上彼此認識,而飯桌團契(table fellowship)也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牧養時間。至於與教牧同工的會面,相約一起「飲茶」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當然與個別同工在辦公室內的坦誠分享和禱告亦不可少。所以,不論是「飲茶」或晚膳的飯桌團契,對個別肢體、長執和教牧同工的牧養都極其重要,因為一切由關係開始。

    二、禱告

      自從成為基督徒以後,我們就領受教導,知道禱告是如何重要,故此在頭腦上,我們都知道禱告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禱告的踐行又如何?回想過往的日子,每當與個別教牧同工會面或與執事們相交,最後的禱告總是甜美的時刻,代表我們的順服與交託,也是合一的見證。尤其當我們面對一些艱難的問題時,冗長和沉重的討論是無可避免,有時候甚至感到束手無策,但最後的同心禱告卻是我們的「王牌」,也是出路所在。這是基於一個「忠心」(faithful)的信念:只要我們忠心地事奉上帝,結果必定在祂手中,因為「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農夫的職責是忠心地栽種,植物成長與否並非他所能控制。我們不須擔心,只管交託,因祂是信實的(faithful)。

      所以,不論是與個別肢體會面,彼此分享生命點滴和面對生命難關,或與全體執事商討教會事工,禱告絕對不是散會的一個「例行公事」,而是把自己的生命及商討的事情交託主,並全然順服,讓聖靈把氧氣注入我們生命的「呼吸時刻」,更是體現基督是主(Christ is Lord)的踐行。

    三、教導

      每當肢體間有美好的團契和禱告時刻,教導就有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事實上,我對肢體及教牧同工的教導大部分是在飯桌團契中進行。其中最難忘的一次經驗,是在臨危受命的情況下承擔了一個群體的顧問牧職,接續開始與不同組合的肢體有飯桌團契,了解各人的感受與看法,嘗試掌握民情和分析困境的癥結,更重要的是在交談中分享信仰的觀點與個人經驗。其後,我有機會再與一位弟兄單獨在「浸神」用膳,席間我們深入分享基督信仰對認罪、寬恕與復和的教導。我鼓勵他只要忠心地(faithfully)盡上自己的本分,踐行上帝的教導,事情的結果就交給上帝,這樣我們亦可無愧於祂。感謝主,弟兄主動提出,願意在下次主餐崇拜中作見證,為自己以往的態度與行為向眾肢體致歉,懇求寬恕和尋求復和。

      無可否認,他的決定和行動對重建肢體的關係——重建教會——有著關鍵作用。聖靈首先感動他、改變他,繼而在肢體間動其善工,教會的重建道路就能逐步開展;這委實是一個「捆綁與釋放」(binding and loosing)的踐行。我們可以看見一幅美麗的圖畫:聖靈的感動與人的回應。對尤達(John Howard Yoder)而言,上帝的行動與人的行動相遇時,就是聖禮(sacrament),浸信會則稱之為禮儀(ordinance)。2

    神學反思

      如何牧養教牧同工及教會領袖?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有一本關於靈性關顧的著作(此書的中文版新近出版),3 可給我們一點啟迪。

    一、靈性關顧的使命

      潘霍華在第一講開宗明義地說:「靈性關顧的使命是大使命的一部分,為了要完成宣講的使命。」靈性關顧是一種宣講,是講道職分的一部分,就如提摩太後書四章2節所言:「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潘霍華特別指出靈性指引有別於靈性關顧。前者「是在地位相同的兩人之間進行,要求一人屈從於另外一人」,而靈性關顧乃「從上頭來」的,「從上帝之尊下到凡間」。既然這是宣講上帝的道,上帝會親自成就。因此,「我們應當在面對懼怕和憂傷時信靠上帝,惟有上帝能成為幫助和安慰」。4

      潘霍華認為靈性關顧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有四點:首先,「因為未知、隱藏的罪,會使人的心對福音愈發抗拒」;其次,「因為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講道,這不悔改的心將愈發剛硬」;第三,「因為講道無法說出罪的具體名稱,因而無力驅趕罪惡」;最後,「因為信徒的傾吐是必要的,但這種傾吐在講道中無法發生」。5 故此,他以這句話作為第一講的總結:「靈性關顧是要揭發罪惡,創造聆聽福音的人。」6 其後,他在第八講〈悔罪是靈性關顧的焦點〉之中,還作進一步的討論。可見一切靈性關顧的目標乃「承認『我們是罪人』」,而最具體的表現是人的悔罪行動。簡言之,「悔罪是一切靈性關顧的核心」;7 靈性關顧是藉上帝的話語使人知罪,從而叫人悔改。

    二、對牧者的靈性關顧

      顧問牧師的主要職任,是建立教牧同工的生命及建立教牧隊工(team building),讓整個團隊可以團結一致、休戚與共(solidarity)。對潘霍華而言,牧者之間的關係對教會有莫大影響。倘若牧者未能休戚與共,卻是彼此敵視與憎恨,必對教會帶來致命的傷害。8 所以,他提醒「牧者應當為自己的職責尋求靈性關顧」,因為牧者也需要另一個人來關顧自身的心靈,事實上,「只有自身心靈被關顧的人才能去關顧別人」。9 這令我想起潘霍華在德國芬克瓦爾(Finkenwalde)建立的傳道人神學院(Preacher’s Seminary),麥乾頓描述在這所認信教會(The Confessing Church)的神學院中,潘霍華對學生有一要求:各人要找一位同性別的同學作為同路人,私下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過犯與罪行,作為領受主餐前的準備。10 潘霍華對自己也有同樣的要求,他看這為跟隨基督(following Christ)的操練:門徒要彼此守望、互相糾正與看顧,這正好體現牧者之間靈性關顧的需要和重要,也是建立牧者生命和教牧隊工的核心途徑。

      總括而言,七年的顧問牧師經驗豐富了我的牧養體驗,我一再看見當中有一個神聖奧秘的三角關係:上帝在我與肢體之間動工;倘若我們在聖靈的引導下願意敞開自己,上帝就會成就大事,讓我們彼此經歷生命的改變與成長,叫教會得以建立起來。願榮耀歸與三一真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James William McClendon, Jr., Ethics: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2nd edition, revised and enlarged (Nashville: Abingdon, 2002), 45-79. 欲了解麥乾頓的三股線倫理學,入門篇可參閱筆者為此書的中文版撰寫的〈中文版導讀〉,載《麥乾頓系統神學(卷一):倫理學》,陳永財譯(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12),頁xix-xxvii。
    2 John Howard Yoder, Body Politics: Five Practices of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before the Watching World (Nashville: Discipleship Resources, 1994), 1. 換言之,聖禮或禮儀並不局限於崇拜中,而是體現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們的生活就是敬拜。
    3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莊郁馨譯(台北:校園,2013)。
    4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0-21。
    5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4。
    6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5。
    7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98。
    8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112。
    9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114-115。
    10 McClendon, Ethics, 201.

  • 張婷

    道学硕士

      時光飛逝,轉眼三年過去,我已完成了道學碩士的課程。回想當初蒙上帝揀選和呼召、與上帝再三討價還價,以至委身奉獻回應上帝、放下工作而背上書包、捱更抵夜地趕功課、藉上帝的愛先拆後建——當中有笑、有淚,也有血、有汗。回頭一望,著實是一條恩典之路!

    學習上的困難——靠著恩典克服了!

      重返校園的生活,對任何一個工作多年的人都不輕省,更何況從前的功課是用筆書寫的,現在卻是用電腦打字。鮮為人知的,是我不擅長電腦的中文輸入法,我比其他同學要多花兩至三倍時間打字,不知多少功課因打字問題而要通宵達旦。我記得第一份功課是七千至一萬字的新約功課,風聞老師很嚴謹,要是功課不達標的話,他可能會叫學生重做。噢,若成千上萬的字要重打,我就嗚呼哀哉了!感謝上帝藉著師長與同窗的安慰、鼓勵及禱告,叫我頓時「開竅」:既明白老師的要求,也漸漸掌握倉頡中文輸入法的竅門(雖未很靈光,但尚可趕急中應付)。其後功課越做越快,成績也越來越好。

      當然,我也曾面對挫敗之時:很用功,然而成績未如理想。不過,我非常感謝上帝讓我有這樣的經歷,以致我能夠發現並接納自己的限制,祂也時刻提醒我要心存謙卑。在事奉路上,傳道者的付出不一定與果效成正比,昔日的眾先知、甚至耶穌,也曾展示了他們如何在這些處境下忠於託付。因此,我更要牢記這些經歷,學習盡忠,也學習謙卑。

    事奉上的衝擊——靠著恩典抵住了!

      隨著神學知識的增加,對事情的反思亦進深了,所帶來的衝擊也就更多。這幾年曹院長及眾老師經常在一些課題上給我們提醒,勉勵我們要殷切款待周遭的人、要踐行整全的福音、要關顧心靈貧窮的人、要學習寬恕的功課。這些教導都是我們應當銘記的。把這些教導聽進耳朵似乎不難,但聽入心——刻在心版並一生踐行卻是毫不容易。當了基督徒逾廿載的我,竟赫然發現作主耶穌的門徒所要背負的十字架是相當沉重的,是要付代價的、是面對逼迫的、是顛覆世代的!要成為盡忠的傳道者,更可說是無路可退、頭也不回!耶穌親身示範了,昔日浸信會先賢的血淚也印記在歷史之上,就連今天在世界某些角落,仍有不少基督徒為信仰而遭受百般苦難。

      進深的反思有時候與我一貫的生活取態有所出入,因而帶來衝擊,但上帝的恩典卻幫助我抵住了,祂一再提醒我:我只要憑著上帝的應許,心存盼望,相信上帝國度將會圓滿終成。我只不過是人,是上帝創造之物而已,並不能夠無限地承載他者的需要。不過,我卻可以竭力成為一個路牌,指向主耶穌基督。惟有這位大能者,才能成為人終極尋索的目標。

    經濟上的欠缺——靠著恩典解決了!

      重返校園讀書,其中一個最令人煩惱的問題就是經濟:從「有穩定的收入」變為「穩定地無收入」,究竟我的生活能否負擔得來呢?雖然學費這筆最龐大的開支由教會承擔,但是生活的費用如膳食費、交通費、書簿費等,又如何解決呢?食,我刻意省了一些餐數,所以午飯時間不常到飯堂;交通,我刻意選擇步行,並且寧願花上大半小時等候有轉乘優惠的交通工具;書簿,我刻意四出搜尋,或是從圖書館借,或是向學長、甚至向老師借,所以我沒怎麼買書。

      看上去,生活似乎可以了,但當我霎時需要醫藥費、訪宣費,又或面對自己也許不能申請工讀金的時候,我真的哭過很多次!這等景況皆是難以啟齒的,不過,上帝卻是看見了。上帝看見亞伯拉罕的需要而賜他兒子,同樣,祂也看見我的需要而賜我恩典,例如我突然收到主內兄姊的捐獻、獲得獎學金,甚或有老師和同學主動借錢給我(最終我也不用借款)!耶穌曾問門徒:「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甚麼沒有?」門徒的回答是:「沒有。」(路二十二35)當我今天畢業,回顧過去,我也能高聲呼喊:「我一無所缺!」

      說實話:讀神學,確辛苦,但喜樂,因為我是為上帝而讀的!只要敏銳於上帝的作為,我們必能讚嘆上帝的恩典比比皆是。「上帝啊,我感謝祢,因祢的恩典從不欠缺!」

  • 林錫章

    道学硕士

    學習過門徒群體的生活

      在學院三年,我常聽到院長、老師強調「浸神」是一個門徒群體,我們要學習過門徒群體的生活。對我而言,這裡的門徒群體生活,就是背景與性格不同的神學生的磨合過程,是不易學習的。但神就是透過群體生活,讓我們發現各人的自我,生命得以改變。這樣的學習不單帶來靈命的更新,也能幫助我們日後在服侍的地方建立門徒群體。

      「浸神」的群體生活很多樣化,我尤其珍惜其中每週三次的早會,它讓師生一起敬拜,學習安靜、聆聽聖言,也為社會和世界的需要祈禱。早會使我學習專心聆聽聖言,敏銳於聖靈的工作。這三年,我切實地體會到塑造門徒群體的重要性。雖然塑造過程是漫長的,不易看見即時果效,但我盼望日後在堂會裡,可以與弟兄姊妹在門徒群體的生活中彼此建立。

    校園生活的種種

      學院與學生會籌辦了不同的活動,校園群體生活的多樣元素,亦反映了福音信仰的整全性。當中包括同學的互相支援(如班聚、夫婦分享會、懇親日、聖經原文的溫習小組)、對社會與宣教需要的關懷(如午間講座、早會的專題)、屬靈生命的塑造(如靈建小組、屬靈導師的指導),當然亦有休閒時間(逢週四的師生籃球賽)。在早會、午間分享會中,我們談及本地弱勢社群、海外宣教的需要,又觸及香港社會的議題,如反國民教育事件、碼頭工人罷工等。這些讓我更肯定,牧者須具備一種以神國為念的眼光,去關懷社會(特別是弱勢社群的需要)、了解海外宣教的需要。縱然我不能事事參與,但這種眼光與關懷,讓我知道牧者既要關懷信徒的需要,亦要帶領信徒看見他們自身以外的需要。

      學生會曾籌辦夫婦分享會,讓同學的另一半對修讀神學與全職事奉有更深了解,以致夫妻可並肩同行,分擔奉獻路上的掙扎。這不單對我和太太有幫助,亦讓我思想到在教會服侍時,要諒解傳道同工與弟兄姊妹的家庭需要,尤其是執事與一些兼顧很多服侍的弟兄姊妹。此外,我參與學生會的工作時,曾與同學一起出版學生會的刊物《靈風》。這工作讓我們更了解校內師生的生命經歷,如新生與畢業生所分享的見證、院長的閱讀歷程怎樣塑造他的神學思考、有同學怎樣在重病之中仍堅持繼續學習……。這些生命的經歷,讓我明白神在不同的人身上怎樣呼召、塑造、拆毁與建立。在前面服侍主的道路上,我提醒自己也要學習聆聽,要看見弟兄姊妹的生命歷程,也引導他們看見神的作為。

    屬靈操練與屬靈導師

      我喜歡學院的學習氣氛,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有很多討論空間,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另外,學院還編排院牧或老師作學生個人的屬靈導師,這種生命師傅的關顧對我有很大幫助。曾擔任青少年導師的我,今日也需要別人成為我的導師,若沒有別人的同行和指導,提醒我怎樣作主的門徒,我日後也難以學習成為別人的生命師傅,引導弟兄姊妹作主的門徒。

      在一年級時,我參加了為新生而設的靈建小組;到二、三年級,則轉為每月約見擔任我屬靈導師的老師。與屬靈導師傾談的內容很多,包括對系統神學、靈修學、聖經研究的看法,也分享事奉的喜樂與掙扎。兩位老師的性格、生命故事、對事情的看法也開拓了我的眼界,從一位老師身上學到一種幽默、開放的心懷,從另一位老師身上又學到溫文、認真治學的態度。我感謝老師在日常忙碌的教學與服侍之中,仍樂意成為學生的生命師傅,這著實需要老師團隊的一份堅持。

    神學的學習與反省

      過去三年,我有兩方面的學習與反省是較深刻的。一方面是神學領域上的學習,我修讀了所有與系統神學、基督教倫理有關的選修科,每一次能在課堂聽課、閱讀神學家(如莫特曼、潘霍華、尤達、根頓)寫的作品,我既感到自己的渺小,亦感到興奮。從神學家對教義、教會傳統、社會處境的掌握,我看見寛廣的神學光譜,並學習分辨各神學家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以及他們如何受其神學傳統所影響。神學教育對我而言,不僅是事工技巧的訓練和課本內容的吸收,更是訓練我學習在神學、聖經研究、靈修傳統這些資源中,辨識當下與日後的信仰意義與教會角色。

      另一方面,學習希伯來文、希臘文的片段也是深刻的。同學一起溫習時都是全情投入,尤其在每次交功課、測驗、考試前,我們都是彼此幫助,分享學習的心得。有好幾個晚上,有幾個同學留守到最後,嘗試一同解決功課上的難題。這些功課給我們不少操練,對掌握如何運用希伯來文、希臘文釋經非常有幫助。修讀這兩科聖經原文確實不易,我自覺語文能力不高,但原文的學習卻讓我對平日讀經、預備講章、預備主日學課堂更有要求。我重視與會眾分享神的話,所以希望多學習聖經原文,讓自己能細心研讀、聆聽神的話語。

      最後,我要感謝老師們悉心教學,又感謝同工們預備了美好的學習環境。我也要感謝兩家實習教會,透過在教會的實習,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群體,並且認識堂會的社區服侍。感謝神一路的看顧與教導,祈求祂引領我們這群畢業生,幫助我們作忠心的僕人、作跟隨主的門徒,在事奉崗位上繼續學習和成長。

  • 林盈欣

    道学硕士一年级

    被生意充昏了頭腦

      我中七時在佈道會決志信主,2003年在鰂魚涌浸信會受浸。大學畢業後的十二年,我一直擔任零售管理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前線員工,協助他們達至公司的銷售目標。在2009年,我離開所屬的公司,與一個自己很信任的好朋友一起創業,並成為某品牌的香港及澳門總代理。這時我被生意充昏了頭腦,不但忙於應酬、開連鎖店,還花了不少金錢買名牌衣物,更開始「炒樓」。

      在兩年之內,公司連續開了四間店舖。我心裡驕傲,以為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大展拳腳,沒料到由於店舖發展過急,公司的財政出現了問題,變得入不敷支。我和拍檔只有不斷投入資金,而我還得賣樓「套現」,好讓公司有營運的資金。到2011年下半年,我知道難以支撐下去,惟有與拍擋商量,準備為公司尋找注資者。

      此時,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原來我一直信任的拍檔竟想謀取我的股權。我知道後非常震驚,也很傷心。我跟著展開了八個月艱苦的戰鬥,在尋找注資者、傾力挽救公司的同時,還要處理公司日常的業務。在這段日子,我患上抑鬱症,總是心情沉重、不想見人。我不想令身旁的父母擔心,也感到其他人難以明白自己的處境,但這段孤單無助的日子,卻使我與神更親近,經歷祂深深的愛和憐憫。

    神原諒我以往的驕傲和狂妄

      過去我沒有在事業的決定上求問神的心意,結果落入困境之中。但當我向神承認自己的過犯,祂不單原諒我以往的驕傲和狂妄,更以詩篇、箴言和傳道書給我安慰和提點。在我心情沉重到極點時,神讓一個平時很少聯絡的姊妹來電鼓勵我,還速遞詩歌及有金句的裝飾品來安慰我。在我感到恐懼、無助時,教會的牧者及弟兄姊妹常常以禱告承托著我,叫我倚靠主有前行的動力。

      腓立比書四章6至7節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是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其後在股東大會中,我並非獨力迎戰,而是有神賜予的平安和勇氣去爭取應有的權益。感謝主,祂帶領我在2012年初平安地離開公司。

    一個回應主愛的禱告

      神沒有因我過去的任性、狂妄而離棄我,反而在患難當中扶持帶領。神無條件的愛觸動我,在一次退修中,我向神禱告:「主啊,我可以拿甚麼答謝祢的愛呢?我可以做甚麼,讓自己日後更認識祢、更愛祢呢?……主啊,我願意修讀神學課程,好更認識祢、更愛祢!」

      那一年,為了平復自己的情緒、治癒心靈的創傷,並且摸索前面的路向,我經常祈禱、退修,為前路求問神的心意。在年尾,神讓我知道要朝兒童教育的方向走,於是我決定不再做零售管理的工作,而嘗試申請一些兒童工作。雖然過去九年我一直在教會的兒童主日學事奉,但畢竟這些經驗有局限性,外面的機構沒有給我面試的機會。我感到失落,也想放棄,神卻透過祈禱會及崇拜的講道鼓勵我要堅持。後來,我參加一個講座,聽正生書院的陳兆焯校長主講「青少年沉溺行為」。在聚會完結前,一位牧者向出席的信徒發出呼召,召喚他們為兒童及青少年事工而獻上自己。那一刻,神深深感動我,我舉手回應呼召,並答應堅定跟隨神的心意,不為困難所阻。

    為微小的我預備事奉機會

      沒想到兩天以後,我教會的牧師來電,邀請我在教會擔任部分時間的福音幹事,主要負責兒童事工。主的安排竟是這樣「湊巧」,我衷心感謝讚美主的恩典和美好預備!過去的挫敗使我失去了自信,但主卻願意給我事奉祂的機會,用微小的我去成就祂的作為,也叫我在祂的恩典中從新得力。

    翌年5月,我正式成為教會部分時間的福音幹事。其後在神的帶領下,我一面在教會服侍,一面修讀浸會大學的幼兒教育深造文憑。在修讀「浸大」的課程時,我領會到在教育工作上,靈命的育養比知識的傳遞更為重要;而神給我的呼召是教導年少的下一代,讓他們從小認識神,在神的話語和真理上扎根成長。同時,由於在教會當福音幹事,我更深體會聖經所說的:「就對他們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路十2)。我也看見牧師和傳道同工的辛勞,他們為主作工,牧養主的羊,平日忙於探訪、開會、預備主日的宣講及課程……等。面對神家的需要,我問自己:「神那麼愛我,在低谷中扶起我、使用我,我可以為主擺上甚麼呢?」

    鍥而不捨的召喚

      在2014年,我因幼兒教育的密集課程而要辭去福音幹事的工作,但我的心仍盼望完成課程後,可在教會擔任全職福音幹事,以及回應2012年的祈禱,修讀兼讀制的神學課程,例如基督教研究碩士。當我向牧師問及神學課程時,她問我:「你為何不修讀全日制的道學碩士課程呢?」她的問題和分享帶給我一連串的思考。我為此祈禱,反覆與神對話。若修讀全日制的道學碩士課程,將意味自己要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日後成為全職事奉的傳道人。這是我所驚懼的,我害怕講道,擔憂自己沒有口才!我願意為兒童及青少年事工獻上自己,但我覺得自己沒能力上前方當傳道人,只想留在後方為主作工!

      可是,神卻鍥而不捨,透過靈修的經文、祈禱及主日崇拜三次問我:「你願意幫我嗎?」我心裡有百般掙扎,著實不想面對祂的呼召,直至一次靈修時,我被祂的話語所觸動:「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十二9)經文的應許給我一股勇氣,提醒我必須信賴祂的恩典和能力,要跨出信心的一步。

    求主按祂的心意使用我

      透過祈禱、讀經,我不斷求問神的心意,終於在「浸神」的神學生生活體驗營中,決志奉獻作全職事奉的傳道人,並準備修讀三年道學碩士課程。回應主的呼召後,我感到內心滿有喜樂。感謝主使用我這平凡人,我樂意回應主的大愛,進神學院接受裝備。我向主獻上禱告:「主啊!我願意作合祢心意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我對兒童及青少年的事工尤其有負擔。回想過往在幼稚園實習,每當一些孩童說自己跟婆婆去拜神,還用手勢表示如何參拜時,我就極其傷心難過。我很盼望兒童從小就認識主耶穌,也盼望家長有聽福音的機會。「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完成神學裝備後,我盼望為主所用,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牧養兒童及青少年。求主按祂的心意使用我!

  • 梁枻谋

    道学硕士一年级

    枻谋、紫薇与一对子女

    突如其来的催迫

    十多年前,一位弟兄曾问我:「你将来会不会全职事奉呢?」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可能等到我退休吧!」他说:「那会否太久?」我不经意地答:「那就请你为我祷告,希望可以早一点退休!」其实,我对全职事奉并不抗拒,只是心里没有感动。

    到2011年,在偶然的机会下,我与一个失去联络十多年的中学同学再度接触。原来她回到美国再进修,而且已拥有多个文学、法律和神学学位。当时她快要完成神学博士课程,很希望毕业后到中国传福音。

    但是,她突然发觉自己患上癌症,更进入第四期了。身体再没有能力去完成博士课程,只好停下来。她的消息犹如当头棒喝,告诉我生命可以转瞬即逝。我感到自己绝对掌握不到余下的岁月,何况如今不再年轻了,恐怕剩下给主使用的年日并不多。想到时光匆匆溜走,一份早日服侍主的催迫顿然涌入心中。

    其后,在福音主日中,每当有人决志信主,行到台前祷告,我便有莫大的感受。我盼望自己能将福音带给别人,那是何等可贵!我一向理性,不易淌泪,但现在遇上这些情景,泪水便会忍不住流下来。从那一年开始,在崇拜唱诗赞美神的恩典和慈爱时,我常会深受感动,泪水簌簌而下,内心被一份催迫感、亏欠感所填满。

    三扇打不开的门

    在一次团契中,我很隐晦地分享我有全职服侍主的想法。当中只有两人明白我的弦外之音,第一个当然是我太太紫薇。回家后,她问我是否有感动全职事奉。我坦言承认,而她的回应是:「我还未有感动,给我一些时间祷告,我会求神给我印证。」我答:「好的,但不要告诉我你求的是什么印证。 」第二个明白我心意的是师母。她告诉我服侍主是一件美事,鼓励我好好祷告,寻求神的心意。

    接续而来的2012年,是我心灵最挣扎、最困惑的一年。在我面前有三扇打不开的门。

    第一扇门是太太未有感动。我知道没有她同心同行,我是不可能踏上奉献之路。第二扇门是离职的顾虑。我在一家出口公司工作,当时公司刚发展国内的自主品牌,我决不可在这关键时刻离职,必须坚守岗位。第三扇门是自己内心的挣扎。我心里纵然愿意服侍主,却有各种各样忧虑;理智告诉我,全职事奉是不可能的,这份想望只能在心底压抑着。

    一方面,圣灵的感动叫我心里翻起一份催迫感;另一方面,三扇打不开的门像三股力量,不断在我的心拉扯。

    神打开第一扇门

    到2013年11月,我与紫薇一同出外旅游。在旅途上,她突然问我:「你还有全时间事奉的感动吗?」我告诉她还是有的。她说:「两年前我在祷告所求的,现在我看到神印证了,今后我会全力支持你行上奉献路。」

    原来紫薇所求的,是神改变我的性情,让我有更好的脾气和更有爱心,好能承担神的召命。当她看到神开始改变我软弱的地方,便知道那是一个印证。她觉得对传道人而言,忍耐是很重要的,否则教会很易会因彼此的差异而陷入互相攻击的局面。此后,紫薇鼓励我认清神的呼召,也多去认识一些神学课程。就是这样,神为我开了第一扇门!

    神打开第二扇门

    接着要思量的是:我应找谁帮忙,以弄清楚神对我的呼召呢?回想前一年教会曾开办主日学师资训练班,邀请了几位「浸神」的老师分别讲授几个课题。这让我有机会在训练班上,与阔别已久、当时正任教于「浸神」的麦启新老师重逢。二十多年前,他以神学生身分在我以前的教会实习,曾带领过崇拜和查经。对我而言,亦师亦友的麦老师是很好的人选,可以帮助我思考神的呼召。于是,我前去找他。

    我们敞开心怀谈了一个晚上。麦老师帮助我弄清楚一些概念,也指引了一些方向。他提到,如果我们决志背起十字架服侍主,便意味我们愿意将一切放下,全交给主安排,包括家庭、儿女、房屋、工作和日后的事奉路途等。这才是信心的服侍。至于呼召的问题,他提议我继续求神感动,等到我有一颗平安的心,便可踏上。他给了我重要的提醒:工作应交给神作主。神就是这样为我打开了第二扇门!翌日灵修时,神的话语随即安慰我:「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祂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祂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三32-33)我学习将工作的安排交给主,不再为离职而忧虑。

    呼召是什么?

    接着的挣扎是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呼召?过了一星期,我前去请教牧师和师母。他们分享了不同的呼召方式,述说神会透过不同的人和事去提醒和呼召。他们建议我与太太一同祷告,并且要让儿女知道,因为这应该是一个家庭同心去面对的美事;及至我有一颗平安的心,便可作出决定。

    于是,我分别找十七岁的儿子天昊和十四岁的女儿天雪,单独问他们:「如果爸爸去读神学,你会支持吗?」天昊回答:「读神学是好的,可以多认识神,我会支持。」天雪说:「你有没有感动?如果有的话,你就去吧!」在一次家庭崇拜中,紫薇亦与孩子分享,让他们明白这是整个家庭的摆上,大家要一起经历和互相扶持。

    从神而来的平安

    尽管这样,对于要作这个决定,我还是有些疑惑和颤惧。我继续在祷告和灵修中,求神给我启示。在崇拜唱诗歌时,神不断感动我,在「我听见主慈声……当将你所有献呈……主这样爱我,我必跟从,主领我何往必去」和「我一切所需用,祢都已预备」的歌声中,我淌下泪水,感受到神确实很爱我,祂的预备确是丰丰富富。

    在灵修时,神用祂的说话再三坚固我:「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 (赛五十五11)「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林前九25)「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十二1)

    我从不同的人听到同一句话:「当你有平安的心,便踏上这条路吧!」但我还未能确切感受及理解什么是平安,总觉得有点难以捉摸。于是在灵修中,我求神给我平安的心。两天后的主日崇拜,牧师的证道正正是关于「平安」。主耶稣好像亲自在崇拜中向我说话:「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约十四27)主的话语使我对平安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

    服侍主是出于神的拣选

    然而,我还是难以作出抉择。直到2014年2月,在教会一个培灵会上,刘树森牧师提到人须要走出自己的安舒区(comfort zone)去事奉神。他令我明白自己一直忧愁和胆怯,是因为不想离开自以为最安全、最有把握的地方。

    还有,我老是说这是很艰难的选择,但主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祂就赐给你们。」(约十五16)在培灵会上,我顿然醒觉,原来服侍主并非我的抉择,而是出于神的拣选!我所要做的,只是顺服神的拣选和带领。

    神最后打开第三扇门

    三年以来的心灵挣扎,到此刻终于完结了。我看到神为我一步步开路,再找不到理由推却祂的呼召,我只坦然无惧的,将家庭所需、儿女的学业、工作、日后事奉的路途一一交托。无论处于什么景况,我都愿意顺服神,求祂亲自作主。这时,心里蓦地有一份平安,我明白了,原来平安是很个人的一种感受——即使在不如意的景况或不易解决的困难中,我们依然不会感到疑惑、忧愁和胆怯。内心总是平静安稳,这就是真正的平安,也正是神所应许的!

    第三扇门就这样打开了!如今,靠着主的引领和帮助,我愿以信心踏上全职事奉之路,任凭主差遣。感谢主引领我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我愿献上信心的服侍,将人生余下的岁月和力量,全归主使用。

  • 梅智理(Jerry Moye)

    舊約及靈修學榮休教授

    時光下的轉變

      1973年,我開始任教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當時,在老師團隊之中,還未有已取得博士學位的華人教授。現在卻不同了,我們擁有一隊數目可觀、學養深厚的華人教授,他們分別於英美一些享負盛名的學府取得博士學位。我在學院任教的前十年,班上的學生並不多。記得有一年,基礎神學課程只有兩名畢業生。時至今日,學院每年都有眾多畢業生修畢各種課程,而我們開設的基礎神學課程亦不只一個。

      要了解「浸神」的現況,就必須認識我們各個成長階段。現任院長曹偉彤博士於2009年就職,至今已領導了學院六年。過去我是他的老師,現今卻彼此成為同事,這著實是一樁樂事。我盼望在這裡回顧學院過去六年的一些發展,談談自己的一點觀感。由於我是一個老師,也是一個感到教會和學院有需要彼此祝福的牧者,我的分享也就主要出於一個老師和牧者的觀感。

    早期美南浸信會的貢獻

      在學院創立後的首四十年,我們大部分老師都跟美南浸信會的宣教士有密切關連,而且我們大多在美國畢業,修讀於由美南浸信會創立的神學院。事實上,當時的老師團隊,主要是由美南浸信會的宣教士教授組成。

      韋理信院長(President George Wilson)在任期間,學院曾大力推動儲備師資計劃,協助本地不少華人牧者和領袖負笈海外,裝備他們日後成為神學院的老師。那時候,計劃的參加者都在美國的神學院學習,鄺振華博士便是其中之一。後來,我們有更多老師畢業於英國。

    具國際視野的老師團隊

      現時,學院大部分老師都是華人,他們大多來自浸信教會,跟香港與外地的浸信會有所連繫。自曹院長就任後,有好幾位新老師加入。學院依然留有早期美南浸信會所帶來的影響:兩位美南浸信會的退休宣教士老師,仍然跟學院保持著一定連繫,而羅凌思博士(Dr. Lindsay Robertson)則在澳洲的浸信教會支持下,多年來一直參與學院的服侍。

      在現時的老師團隊中,你會發現好些老師均畢業於英國。有趣的是,我們有六位老師都在蘇格蘭一些著名學府取得他們的學位,其中四位是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哲學博士,另外兩位則分別是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和聖安德烈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哲學博士。這個具國際視野的老師團隊,使校園的色彩更為豐富,而這亦脗合香港作為亞洲重要國際中心的多元化特色。另一方面,這些老師固然會較了解英國的教育模式,由於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這裡不少教育模式都受英國影響。

      還有從北美而來的影響——我們的院長畢業於耶魯大學神學院(Yal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和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研究院畢業生。他不單擁有美國一流學府的堅實背景,又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畢業生,因而懂得如何糅合學院過去的長處、現今的需要和將來的遠象。我們還有一位老師畢業於哈佛神學院(Harvard Divinity School),另有一位畢業於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美國其中一所最著名的浸信會學府。加拿大的浸信會對學院也有影響,因為我們有一位老師畢業於麥克馬斯特神學院(McMaster Divinity College),這學院有很強的浸信會根源。這些老師與本地的教會密切相連,又在海外得到最好的學術訓練,定然能給學生很好的引導和幫助。

      現時,學院的老師在神學上各具專長。過去數年,我留意到我們有力地表達了對基督教倫理的一些觀點,並且對「使人和睦」(peace-making)和「平安教會」(Peace churches)也相當著重。我們的學生有機會研讀和欣賞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巴特(Karl Barth)的作品。潘霍華和巴特都曾身處危難的時空,在當中發出了基督徒勇敢的呼聲。

      由於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擔任舊約老師的工作,每當我看見其他老師把新舊約連接起來,並努力去應對詮釋學上的挑戰,我便會非常欣喜。無論是新約科或舊約科,我們都有精於聖經原文的老師。教會歷史往往備受忽視,因為它常建基於西方的歷史和文化之上。然而,在這範疇我們卻有一位十分出色的老師。

      除了著重聖經、神學、教會歷史等科目外,學院近年還有具備其他專長的學者加入,以致深化了我們對傳統核心的理解。我們有一位老師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碩士及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哲學博士,他的專長有助我們對一些基督教倫理問題作出探索。另一方面,學院重視宣教使命,著重從宣教角度來看信仰與生命。我們現時有一位宣教動力資源中心主任,還有一位駐院宣教士。老師團隊還有不少精英,可惜篇幅有限,未能將各人的背景和專長一一舉例。

    學生近貌:一個案例

      我已教了基礎靈修學的學科約二十年。現時道學碩士生都會修讀兩個由我講授的科目,分別是「基督教靈修學導論」及「教牧屬靈生命」。這些科目和它們的基本設計,是昔日的教務長沈志飛博士(Dr. Jeffrey Sharp)在任時引入的。能夠繼續教導學生,與神學院保持連繫,甚至在我退休後仍能如此,是我人生的一大樂事。課程的設計曾作出一些轉變,我也覺察到學生的參與亦有所轉變。

      在早期講授靈修學導論時,大部分重點都放於本地浸信會福音派信仰的傳統靈修學。當然,我們也會觸及這領域內的其他傳統和著名作者。其後,這領域有大量探討靈修學的書籍湧現,隨著愈來愈多人對新資料和新見解有所渴求,課程的範圍也擴闊了,包含大量作者與思想家在處理這課題時的關注。

    學生更願擴闊自己的視野

      在我任教初期,很多學生在入學前都未有機會接受較全面的人文學科教育;有些學生更未有基本的大專或大學學位。因此,不少教學內容都是基礎性的。我們固然也有一些非常聰穎的學生,他們既勤奮又願意學習新知識。但那年代學生人數並不多,而當時的課程範圍跟現在的相比,實在較為狹窄。

      時至今日,我們很多學生都有相當亮眼的背景。有些曾留學海外,許多曾到訪外地,見聞廣博,因而受到新旨趣、新問題的啟迪。此外,不少同學事業有成,曾在職場發揮所長,如今則渴求尋找屬靈根源、更深扎根。今日我們的學生更願意擴闊自己的視野,面向靈修學與神學思想的豐富多樣。

    更能掌握增訂的課程

      現時,靈修學課程的設計已發展了兩條不同的進路。在首個學期,我們會探討透過藝術而豐富展現的靈修學;在第二個學期,我們則會探討在歷史上展現於一些基督徒運動中的靈修學。學生在他們的匯報和論文中,展示了十足的幹勁與才能。

      過去四年,在和學生探索某些題目時,我會嘗試引用一些學生的論文。我會從學生一些出色的報告中,選出某些值得大家討論的題目。這樣做有助顯示一個更寬廣、包含了神學成果的靈修學。

      有學生曾在匯報克爾特靈修學(Celtic spirituality)時,加上一些他自己撰寫的禱文,當中充滿了對大自然並大自然的主那份活潑的愛。有一組同學在報告路德宗靈修學時,向我們介紹了路德(Martin Luther)和潘霍華感人至深的生命。同學都感受到,作門徒的代價和近期的政治道德問題,跟靈修學是彼此相連的。

      另一組同學匯報了中世紀女聖徒的特別色彩與活力。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和朱莉安(Mother Julian)的特有力量,展示了敬虔的女性那種特別敏銳的洞察力。又有一組同學以一些堅強的基督徒母親為例子,顯示她們如何育養了基督徒家庭,也培育了基督教宗派。他們強調,蘇珊娜.衛斯理(Susanna Wesley)的才能與敬虔,也是循理會運動(Methodist movement)得以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組同學嘗探索在浸信會靈修學中興起的宣教異象。他們覺察到宣教策略應按不同的文化和時代風氣作出調節。學生的佳作實在多不勝數,我想指出的是,近數年我們的學生已有充分準備,能對學習的課題作寬廣而深入的探索。

    平衡與更新的持久需要

      一所卓越且承傳宗派源流的神學院,須要面對雙重的挑戰。學院必須有很好的學術氛圍,讓師生在當中探求最優良的神學傳統和學問;學院又必須著重實踐,叫師生能把他們所探求的內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情感與知識、理論與實踐、信仰與行動必須互動,豐富彼此的內涵。

      我們的學院一開始已覓得致力融合情感與知識的院長。首任院長劉粵聲牧師是一位受人敬愛的華人基督徒牧者。其後,學院有幸得到一位傑出的宣教士學者和佈道家出任院長,他就是很多早期華人牧者的導師——白箴士博士(Dr. James Belote)。其後是唐佑之院長,他尋求在課程設計上配合教會的需要,並增加圖書館的藏書量。接下來兩位院長是韋理信博士和江耀全博士,他們增訂了學院的課程,加入了更多實用科目,又促成好幾位本地牧者負笈海外。

      現任院長曹偉彤博士透過早會、《院訊》和會議中的分享,提出「浸神」既要成為一所著重學術水平的神學院,又要成為一個把所思所學活現出來的屬靈群體。他常勉勵我們要學習殷切款待、關懷鄰舍、造就別人,他並且以身作則,積極參與教會的服侍,包括擔任顧問牧師和在不同堂會講道。

      能夠成為「浸神」一分子,並且跨越四十年之久,我著實感恩。學院在許多方面都成長了,但我們不會滿足於現狀,卻會踏步向前,不斷追求改進。在現任院長帶領下,學院過去六年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我們有更優秀的學生準備投入學習,學院的課程亦有所增訂,讓學生能有更整全的裝備,學習如何在這世界作一個事主事人、有能有力的牧者。我們的學生成為了老師的挑戰,而身為老師,我們盼望也能把挑戰帶給學生。

    彭君成譯

  • 邓绍光

    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

      神學碩士課程跟之前的道學碩士課程,無論在學習上或教授上,都甚為不同。筆者作為老師,採取的教學方式也反咉出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沒有人一開始就懂得獨立做學問,道學碩士只是神學學習道路上的第一個學位,所以學習的都是入門知識。到了修讀神學碩士課程,同學在擁有基本的神學知識底下,就可以直接閱讀原典,參與討論,從而學習獨立的神學思考。因此,筆者採取研討的方式上課,要求學生輪流滙報、回應,來回澄清、討論,深化對原典的認識。這是從事獨立研究的第一步。

      再下來就是撰寫學期論文。這是在閱讀原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思考神學問題。沒有問題意識,就難以寫得好論文。閱讀原典不純是吸收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先輩、巨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因此,學習論文寫作,始於閱讀不同的原典,然後自己嘗試形構和回答問題,再把成果跟同學分享,聆聽他們的回應,進而修正。當然,老師的指點是必須的。

      獨立思考、獨立研究,並不能止於口號,沒有相應的訓練是很難建立起來的,而且這個訓練的過程也不能單打獨鬥,同學的切磋砥礪,老師的指點糾正,都是不可或缺的。筆者一直以來,都採取這樣的教學方法,訓練和塑造神學碩士生獨立思考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冀望他們能建立扎實穩固的根基,然後更上一層樓。

  • 黄福光

    旧约圣经教授

      本院的神學碩士課程,是一個讓學生更深入研讀聖經(舊約或新約)及探究神學的課程,這種深度在道學碩士或神學學士這些基礎課程較難達到。在美國許多神學院(包括我就讀的神學院),神學碩士課程就等同博士課程的一年級。「浸神」也有相似的要求,為使神學博士生在某些範疇的知識更為扎實,我們有時會按個別情況,要求他們修讀部分神學碩士學科。基於這原因,主修聖經的神學碩士生必須能熟練地閱讀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及 / 或希臘文),但這卻是已畢業離校一段時間的學生擔心難以應付的。在我看來,語文要求成了一個主要障礙,使這些有意申請入學的人裹足不前。後來為了解決他們的難題,我們引入「重新進入」(reentry)的課堂,幫助學生重溫希臘文及希伯來文。當然,若道學碩士生畢業後及早入學,這語文要求應不會構成問題。

      其中一樣最令我引以為傲的,是迄今已至少有四位主修聖經研究的同學接續攻讀博士課程。其中一位更已學成返港,現時正在母校協助講授一些科目。我相信我們的聖經課程有所需的力度與深度,能幫助學生奠下堅實的聖經基礎,好讓他們畢業後能踏步向前——無論繼續進修或在教會服侍。跨科際研究是學院的一個重點,展望將來,我們可探討聖經研究如何對靈修神學、崇拜或牧養事工等方面的研究作出貢獻,這將會饒有意義。我個人期待在未來見到更多這方面的協合成果。

  • 雷健生(2010年畢業)
    銅鑼灣浸信會署理主任牧師

      我是在另一宗派的神學院修畢道學碩士課程的。牧會三年後,我再到「浸神」修讀神學碩士課程,並於2010年畢業。正式報讀之前,已向師兄打聽授課模式有何獨特之處,得知是以小班教學的模式進行指導閱讀學習(guided reading),並且不會與其他課程的同學一起上課,聽後覺得很有吸引力。

      我是主修神學科的。記得第一科是修讀「神學人類學」,由鄧紹光博士教授。那時我連這科目是關於甚麼還未弄清楚,便要開始閱讀一本非常艱深的神學人類學專書。這著實非常痛苦,因一頁書常看多遍也看不懂,而每週須閱讀一章,並要輪流在堂上分享每章的內容重點。因是小班教學,全班只有幾個同學,所以每人有很多發言機會,也要與同學和老師討論書本內容。故此每堂都不能「空槍上陣」,要有充足準備,否則必定啞口無言,或「講多錯多」。

      這是一個極為寶貴的學習過程。一方面可以強迫自己更上一層樓,仔細閱讀一些艱深的學術文章,在神學問題上尋根究底。另一方面也可以訓練自己的哲理思維,表達時要言之有物。作為傳道人,我體會到這種學習對講道和教導的服侍都大有裨益。

  • 蘇家輝(2008年畢業)
    沙田浸信會署理主任牧師

      「神學」(Theology)意指對神的相關主題的研究,其涵蓋領域之廣闊,讓人窮一生精力也未能測透。我感到自己過去對神學的認識相當淺薄,而進修神學碩士課程,讓我有機會走進神學的世界,透過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及匯報,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對信仰有多一份體會和經歷。

      相對於道學碩士課程,神學碩士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並要主動學習並對相關範疇作進深研究。英語世界有一句說話:“No pain, No gain”,意思是沒有付出,又豈會有收穫呢!修讀過程難免艱辛,對仍在教會事奉的我更甚,放假的日子就是與書本及圖書館為伍,整個人彷彿浸淫在神學的浩瀚宇宙中。四年的學習過程縱然不易過,我卻是嚮往,就如昨日之事,記憶猶新!除了課堂的學習,撰寫畢業論文更是一大挑戰,由擬定題目、定期約見論文導師、不斷修正至完成論文,這段日子講求專注及毅力,缺一不可。能夠完成課程,是我人生的驕傲,更是上帝的恩典。

      畢業至今已差不多七年了,回望過去,神學碩士課程不單是知識的傳授,更能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及認真做事的態度;卓越的表現並非一朝而成,是須要不斷努力與學習,存謙卑的心,勇往直前。作為牧者,我們要面對瞬息萬變的世代,要作出適切的回應及牧養,而充足的學術裝備提供了穩固的神學基礎,讓我們縱使面對風暴,真理的基石仍然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