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期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
吴国杰
主耶稣颁布大使命,内容除了吩咐跟从者要在人群当中为主作见证,努力领人归主外,还包括把主所吩咐的一切,都教导信徒遵守。也就是说,要装备信徒,使他们成为能够明白圣经、实践真道的门徒。近年香港出现移民潮,许多教友相继移居他方,其中有部分甚至是堂会曾经锐意培育的下一代领袖接班人,香港灵命成熟的信徒数目骤减,堂会内能够承担重要事奉岗位的领导团队,渐渐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培训更多信众起来承担使命,成为不少堂会解决当前困境的应急策略。今期《山道期刊》以「信徒装备」为主题,期盼借着众学者对圣经、历史和实践神学的研究,给华人教会带来启迪。
今期专题文章共有五篇。周兆真的〈马太福音的门徒装备观〉首先从旧约和希腊世界入手,分析那时代普遍的门徒观和门徒训练。虽然存在多元性,但在耶稣时代有关老师和学生的概念已广为人所接受。因着耶稣属神的独特身分,祂要求门徒单单以祂为师。祂通过不同的方法装备门徒,包括直接教导真理,借问答诱导思想,纠正错谬,并透过责备敌人来间接警惕门徒。文章最后提醒今日教会,爱神爱人才是门徒装备的目的,故此必须追求敬畏上帝、活像基督、建立教会、追求合一、领人归主、荣耀上帝。
第二篇专文是叶沛森的〈平信徒主导的信徒追求与更新:中世纪晚期「新灵修」运动〉。虽然学者对「新灵修」的定义存在分歧,但基本上是指「共同生活弟兄会」及其衍生的修道群体。作者回溯当时的处境,扼要简介这运动的五个发展时期,描画这运动其中三位关键人物的独特经历和思想,以及其顺服权柄的传统,从而呈现这运动的主要特色和信念。 「新灵修」运动对后世教会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改教家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均深受其启发。文章最后尝试从运动的精神和意义方面,指出今日教会可从中借鉴的地方。
笔者拙作〈宗教改革期间信徒装备的需要和应对〉,首先回溯在中世纪罗马公教主导的制度下,改教家要装备信徒认识真理遇到的种种困难,包括现存维护传统的教育制度、充满迷信的宗教实况、当时偏差错谬的信仰教导,以及淫乱败坏的生活践行。针对当前的需要,改教家全面推动教育改革,更新崇拜的语言和模式,将新旧约圣经翻译成各地语文,努力宣讲和写作以解释真理,按新教信仰教导核心教理,并纠正信行不一的问题。他们推动信徒装备,既是基于圣经真理、顾及不同层面、配合时代需要,并且信仰与实践兼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正是对今日华人堂会的宝贵提醒。
另一篇历史研究专文,是由宋军撰写的〈论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基督教团的信徒装备〉。文章首先根据明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版的三部代表日本官方立场的文献,指出当时皇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以天皇神圣、国家至上为崇拜对象,人民要去私奉公,以扶翼皇运。经过半个世纪的灌输,这套皇国信念已在民众间养成高度的划一性,支撑着日本民众的战争侵略行动。在此处境下,日本的基督教团也透过变质的布道、礼拜和服务,将国家神道与基督信仰混合起来,培育信徒成为盲目地忠君爱国、积极投入帝国侵略扩张行动的共犯。
本期最后一篇专题文章,是潘玉萍的〈基督教灵修学的训练在信徒培育过程中的角色:学习者经验个案分析〉。文章首先以两个受访实例指出灵修学的学习和操练,如何帮助受访者拉近信仰认知与经验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检视个人的信仰经验,从而获得更新的体会。文章后半部分就基督教灵修学培育的设计和安排提出意见,强调要正视不同属灵传统的差异,呼吁发展福音派信仰传统的宝贵之处,检视那些影响华人教会的神学观念,鼓励持定信仰与生命整合的神学教育目标。文章最后主张妥善发挥灵修学在信徒培育过程中的连结角色,将碎片化的神学教育重新整合。 本期另有两篇讨论文章。朱美娟、梁以利亚的〈神学教育之灵命塑造理论与实践模式〉涉猎多所神学院的灵命塑造蓝图及安排,指出它们彼此的基本理念虽然不尽相同,但实践上仍可归纳为三个类别:开设整合性科目、开设独立的灵命塑造科目,以及在现有的科目加入灵命塑造因素。文章最后建议神学教育界建构一个广受认同、整全的灵命塑造理论,以及更具包容性的灵命塑造实践模式。
另一篇是林诺欣的〈教会在世界的意涵——再阅读潘霍华的《伦理学》〉,尝试在耶稣基督作为替代性代表这基础上,指出教会的双重身分:它既是上帝的目的,也是祂的工具。它是上帝在地上建立的属神群体,是以基督为中心的新人类;也是上帝给世界展示的替代性代表,向世界见证和宣告耶稣基督和祂的拯救。这双重身分是不能分割的。
一如既往,本期还有多篇书评,涉及近年出版的多本中、英文书籍,涵盖圣经、神学、历史等不同范畴。期望今期的文章给香港及海外的华人堂会带来点点亮光,帮助教会群体更全面、更有智慧地装备信徒,缓解今日信众流失的困境。
评论被关闭,但引用和禁用Pingbacks是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