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召见证分享会

有血有肉有恩典

有营友把这个「蒙召见证分享会」形容为「有血有肉有恩典」,是其中一个令人感受最深的环节。在这分享会里,我们一位同学和两位校友讲述他们蒙召的经过及修读神学的体会。这里篇幅有限,只能从三个故事里抽出小小的段落,与读者分享。但愿段落虽小,仍能让您看见神恩浩瀚。

冼韦洋同学(教牧学文学士一年级)

这位过去当社工的姊妹,讲述自己在2007年3月一个奋兴会中,面对「选择神或是不选择神」的抉择。多年来已在思考全时间事奉的她,那次终于无法不站出去回应主的呼召。其后神一再给她印证,让她逐步踏上奉献路。可是,韦洋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在进入神学院以前,她可以怎样闯过经济这一关呢?

原来神早在她决志奉献前两个月,为她开了第一道门。韦洋这样分享:「在2007年1月,家人决定卖楼,母亲突然说会给我十万元。我一直要负担家用,根本没有足够积蓄可以供读四年神学,何况我是希望边读书边供养家人,那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当时母亲却给我十万元,我不禁问神:『噢,神啊,祢想做什么呢?为何给我钱呢?』」

「过往我若打算转工,母亲便会担心薪金减少,家里不够钱用。当我向母亲提出读神学时,她有一刻愕然,不知如何回应,但接着便说:『如果你想读,便去做你想做的事吧!』至于我父亲,平日他是提到基督教便会骂的,但当我鼓起勇气告诉他我想读神学时,他居然回应:『是吗?好。你跟妈妈说便行了。』这是一件没可能的事!还有,妹妹知道我打算读神学后,便提出由她负责这几年的家用,令我可以暂时放下担子。这都是神的作为,让我经历祂奇妙的预备!」

陈合英校友(2007年毕业)

昔日一度面对人生挫折、渴望静静疗伤的合英,被神抱出幽谷,领上奉献路:在神一步步引带下,她参加了东南亚国家的短宣,开始为全时间事奉求问主的心意;她到美国修读工商管理课程,在纽约面对「九一一」的冲击;她回港在浸联会担任干事,接着与一位过去在越南认识的传道人结合,婚后丈夫在港修读神学。

往后的路如何走呢?合英与我们分享:「我一直有接受神学装备的感动,只是婚后的经济压力令我不敢踏出这一步。一晚灵修时,我读到这节经文:『我的恩典够你用』。它很触动我,因为神提醒我,以前我一直都是靠自己事奉,靠自己的意思来走事奉的路,并没有真正用信心倚靠祂。如今神再一次应许『我的恩典够你用』,让我回想当日结婚时,我们曾立志将自己的家奉献给神。那时是2004年1月,到了3月,我便像大家一样参加神学生生活体验营。在营会中,黄福光博士弹奏着『恩典太美丽,无什么可取替』,这诗歌对我毫不陌生,却让我一直数算由受浸至2004年这十八年里,神的恩典在我生命里是如何的充充足足!」

「到今日,我已从神学院毕业。很想和大家分享:基督徒的生命就像历奇之旅,我们不知道神将会如何带领,却知道神已为我们预备了很多保护设施。当我用信心回应神时,便会稳行在高处,神会一直让祂的旨意在我生命中成就。」

黎泽仑校友(2003年毕业;2006年按牧)

黎牧师在2000年初结婚,同年8月入读「浸神」。那时他面对不少适应,加上家住深井,往返校园上课尤其费时,以致他第一年感到学习生活十分吃力。可是,神却透过这些艰辛,让他学晓掌握时间,也锻炼他的心志和毅力。他曾埋怨老师要求过高,后来到教会实习,才明白工场上有许多要求,老师确实有需要帮助他建立根基。

他感谢老师当年的操练和今天的关怀:「毕业快五年了,我们那一届毕业生差不多每月都有『班聚』,每当我们邀请老师出席分享时,他们虽然忙极了,仍乐意前来分享信息和关怀我们。原来母校真有『售后服务』呢!」

「某次神学主日,学院一位同工来我们教会摆设书摊。虽然我和她不算很相熟,但聚会完结时,她主动前来问候我的近况,又问我有没有灵修。我真的感动,因为读神学以来,便再没有弟兄姊妹问我这问题,可能大家以为我是万能吧!但实情并非如此,读神学也会没时间灵修的。及至在教会事奉,就更没有人会查问我有否灵修。其实这位同工当时不是查核我,而是关心我;当我回答『有』时,她满足的眼神着实令我很开心!」

答问会有问有答

「蒙召见证分享会」后随即有「答问会」,让参加营会的弟兄姊妹可提出有关蒙召及入读神学院的问题。以下记录了主持这环节的邓绍光老师及三位分享见证的「过来人」所回答的其中两条问题:

问:已婚弟兄若全时间读神学,妻子须独力负担家庭经济及照顾子女,着实会很辛苦,丈夫心有歉意,该如何处理?

答一(黎泽仑牧师):

这是个现实问题。读神学要计算许多代价,包括经济状况的改变。我们须相信神的恩典够用。以我为例,妻子当教师,收入相对较佳,我读神学后,单靠她的收入尚可应付家庭开支。此外,我经历神的奇妙恩典——在入读「浸神」前一年,我意外地获得一份高薪工作,而且老板容许我只做一年,这使我入学前可以储一点钱。

在我读神学期间,妻子的情绪有起伏,因她承受的重担比预期的多。过程毫不浪漫,会有眼泪。但过后发觉夫妻关系加深了,事奉心志坚固了。我感到表面上是我一人读神学,实际上是我和妻子一起读神学。

于照管子女方面,我在牧会期间,每主日与妻子带同年幼子女去教会,弟兄姊妹往往很乐意协助我们照管孩子,使我和妻子不致太吃力。总之,我们须相信神的恩典够用!

答二(陈合英校友):

当年我刚结婚,在积蓄无多的情况下「勇闯」神学院,而且与丈夫一起入读「浸神」。在准备交一年级下学期的学费时,积蓄只够夫妻其中一人交学费,我对丈夫说:「这笔钱给你交学费,我退学吧。」丈夫安慰我,劝我不要这样做,鼓励我与他一起向神祈祷求助。我们就祈祷,但我仍试图用人的方法——我想问家人借钱应急;但丈夫不赞成,他不想令家人担心。到了交学费限期前一天,奇妙的事发生了!我在信箱收到一张支票,那笔钱够我应付一段日子的生活,而支票还附有一张纸,写着:「你的学费已交了。」这是我学到的信心功课。

其实,「浸神」学生是可以有收入来源的。途径一: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同学去教会实习可得「车马费」;途径二:成绩优异的同学可获奖学金,经济有需要的同学可申请助学金;途径三:同学可申请当「工读生」 ,每周五小时协助学院一些工作(如在图书馆当值;做教授的研究助理)。

答三(邓绍光老师)

夫妻之中一人或二人读神学,起点在于夫妻同心。读神学期间,不要只顾埋首书本,须抽时间陪配偶,这是为夫或为妻的责任。

问:如何清楚蒙神呼召?如何不致把自己的意思误作神的旨意?

答(邓绍光老师):

神呼召人,往往透过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特殊经历。神通过某方式向人说话,例如借奋兴会的讲员讲解圣经,继而呼召人全时间事奉神,这可称为「戏剧性经历」。这方式很「正路」,是神通过某传道人讲解圣经而使你有领受;但这种蒙召的领受须有不断的印证,以证明这不是你主观的意思,而真是神的旨意。

二是平时经历,是指你平时在教会的生活。当你委身基督、热心事主,牧者和弟兄姊妹会有目共睹,他们印证你具某些恩赐,适合全时间事奉神,因而举荐你读神学。而且,你应是乐意在教会参与事奉,而不是为了补偿──不像某些人由于在「江湖」不如意,想在教会里得到成就感,因而「热心事奉」。真正蒙神呼召的,会因羡慕圣工而愿意接受神学装备,将来全时间事奉神。这种方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以我为例,我由蒙召至读神学,等候了六年。那六年里,我没有淡忘神对我的呼召,期间保持进修和事奉。时机成熟,我就报读神学。

你也该与教会的牧者和长执沟通,寻求印证。因为「读神学」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教会的事,你是代表你教会去读的。

相关文章

监狱探访

一股寒流一股暖学生会宣道部得到更新会郑钧业传道的帮助,安排九位同学于1月17日到石壁成年男子监狱探访囚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