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顾问牧师对教牧关顾的思考

刘振鹏

实用神学(基督教伦理)助理教授

我的故事

  1990年在「浸神」畢業後,我經過了八年的事奉,在1999年初前往杜克大學神學院(Duk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攻讀神學碩士課程,其後到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修讀哲學博士課程。我在2005年取得學位,翌年開始回母校任教。

  我本打算專心教學,訓練上帝的僕人;豈料由於教會的需要,任教的第一年已被邀請擔任一家浸信教會的顧問牧師。此後七年,我除了在「浸神」全職任教,還先後在三家浸信教會擔任顧問牧師。這三個信仰群體都因主任牧師離職而需要資歷較深的牧者當顧問,故我的主要職責是牧養教牧同工及眾執事。換言之,三家教會在不同程度上皆面對牧養與領導的危機。

  我在第一家教會擔任了兩任顧問牧師,前後差不多四年。當時教會的主任牧師離職,教會仍有三位教牧同工,故需要一位顧問牧師領導及牧養教牧同工和執事。後來,在我的第二個任期,上帝感動了一位畢業於「浸神」、在海外有二十年牧養經驗的教會肢體回港承擔牧職,我亦因而可以引退。在這期間,最大的挑戰乃處理教牧同工之間的關係,以及個別同工的牧職表現。

  在第二家教會的事奉約有九個月,及至教會覓得繼任的主任牧師,我便請辭。

  在第三家教會的事奉接近兩年。回想起初與教會的代表首次會面,得知教會的四位教牧同工正逐一離職,意味數月後將可能出現教牧真空的情況。面對這局面,我深感惶恐,心中第一個意念是:「究竟教會發生了甚麼事情?」隨即問自己:「究竟我可以做甚麼?怎樣去做?我憑甚麼認為自己可以勝任?」由此衍生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既是這樣,為何要接受?」然而,不知何故,我卻接受了。

  轉眼我已擔任顧問牧師七年,在這段年日,上帝讓我看見祂對教會的引領和恩典,也讓我從中得著一點點體會。無論如何,「七年」是一個充滿神學象徵意義的年期,也許這是時候初步整理自己擔任顧問牧師的經驗,從而對教牧關顧的神學與踐行作一點思考。

總結經驗

  三個群體的共通點是「完全陌生」,我與這些教會的肢體不曾建立關係,我不認識他們,更談不上了解。所以即時出現兩大難題:究竟我可以從何入手認識他們?我可以怎樣牧養他們?

  回想這七年在三個群體牧養教牧同工及執事的經歷,我可將服侍的重點歸納為三方面:團契、禱告、教導。讀者可能感到驚訝:倘若排名有分先後,為何團契竟然會比禱告先行?其實,根據我個人的體驗,三者是同樣重要,缺一不可,猶如一根繩索至少要以三股線交織而成,其中任何一股線都不是整根繩索的中心或核心。這意念源於已故的浸信會神學家麥乾頓(James William McClendon, Jr.),他以一繩三線來建構其倫理學。1

一、團契

  如上所言,三個群體的共通點是「完全陌生」,換言之,我們本是互不認識,全無關係。故此,為求「零的突破」,彼此認識和建立關係是牧養的首要目標。由於神學院的教學工作相當繁重,礙於時間與體力的限制,我通常會邀請肢體們前來神學院先用膳、後開會,好讓大家首先在飯桌上彼此認識,而飯桌團契(table fellowship)也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牧養時間。至於與教牧同工的會面,相約一起「飲茶」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當然與個別同工在辦公室內的坦誠分享和禱告亦不可少。所以,不論是「飲茶」或晚膳的飯桌團契,對個別肢體、長執和教牧同工的牧養都極其重要,因為一切由關係開始。

二、禱告

  自從成為基督徒以後,我們就領受教導,知道禱告是如何重要,故此在頭腦上,我們都知道禱告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禱告的踐行又如何?回想過往的日子,每當與個別教牧同工會面或與執事們相交,最後的禱告總是甜美的時刻,代表我們的順服與交託,也是合一的見證。尤其當我們面對一些艱難的問題時,冗長和沉重的討論是無可避免,有時候甚至感到束手無策,但最後的同心禱告卻是我們的「王牌」,也是出路所在。這是基於一個「忠心」(faithful)的信念:只要我們忠心地事奉上帝,結果必定在祂手中,因為「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農夫的職責是忠心地栽種,植物成長與否並非他所能控制。我們不須擔心,只管交託,因祂是信實的(faithful)。

  所以,不論是與個別肢體會面,彼此分享生命點滴和面對生命難關,或與全體執事商討教會事工,禱告絕對不是散會的一個「例行公事」,而是把自己的生命及商討的事情交託主,並全然順服,讓聖靈把氧氣注入我們生命的「呼吸時刻」,更是體現基督是主(Christ is Lord)的踐行。

三、教導

  每當肢體間有美好的團契和禱告時刻,教導就有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事實上,我對肢體及教牧同工的教導大部分是在飯桌團契中進行。其中最難忘的一次經驗,是在臨危受命的情況下承擔了一個群體的顧問牧職,接續開始與不同組合的肢體有飯桌團契,了解各人的感受與看法,嘗試掌握民情和分析困境的癥結,更重要的是在交談中分享信仰的觀點與個人經驗。其後,我有機會再與一位弟兄單獨在「浸神」用膳,席間我們深入分享基督信仰對認罪、寬恕與復和的教導。我鼓勵他只要忠心地(faithfully)盡上自己的本分,踐行上帝的教導,事情的結果就交給上帝,這樣我們亦可無愧於祂。感謝主,弟兄主動提出,願意在下次主餐崇拜中作見證,為自己以往的態度與行為向眾肢體致歉,懇求寬恕和尋求復和。

  無可否認,他的決定和行動對重建肢體的關係——重建教會——有著關鍵作用。聖靈首先感動他、改變他,繼而在肢體間動其善工,教會的重建道路就能逐步開展;這委實是一個「捆綁與釋放」(binding and loosing)的踐行。我們可以看見一幅美麗的圖畫:聖靈的感動與人的回應。對尤達(John Howard Yoder)而言,上帝的行動與人的行動相遇時,就是聖禮(sacrament),浸信會則稱之為禮儀(ordinance)。2

神學反思

  如何牧養教牧同工及教會領袖?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有一本關於靈性關顧的著作(此書的中文版新近出版),3 可給我們一點啟迪。

一、靈性關顧的使命

  潘霍華在第一講開宗明義地說:「靈性關顧的使命是大使命的一部分,為了要完成宣講的使命。」靈性關顧是一種宣講,是講道職分的一部分,就如提摩太後書四章2節所言:「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潘霍華特別指出靈性指引有別於靈性關顧。前者「是在地位相同的兩人之間進行,要求一人屈從於另外一人」,而靈性關顧乃「從上頭來」的,「從上帝之尊下到凡間」。既然這是宣講上帝的道,上帝會親自成就。因此,「我們應當在面對懼怕和憂傷時信靠上帝,惟有上帝能成為幫助和安慰」。4

  潘霍華認為靈性關顧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有四點:首先,「因為未知、隱藏的罪,會使人的心對福音愈發抗拒」;其次,「因為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講道,這不悔改的心將愈發剛硬」;第三,「因為講道無法說出罪的具體名稱,因而無力驅趕罪惡」;最後,「因為信徒的傾吐是必要的,但這種傾吐在講道中無法發生」。5 故此,他以這句話作為第一講的總結:「靈性關顧是要揭發罪惡,創造聆聽福音的人。」6 其後,他在第八講〈悔罪是靈性關顧的焦點〉之中,還作進一步的討論。可見一切靈性關顧的目標乃「承認『我們是罪人』」,而最具體的表現是人的悔罪行動。簡言之,「悔罪是一切靈性關顧的核心」;7 靈性關顧是藉上帝的話語使人知罪,從而叫人悔改。

二、對牧者的靈性關顧

  顧問牧師的主要職任,是建立教牧同工的生命及建立教牧隊工(team building),讓整個團隊可以團結一致、休戚與共(solidarity)。對潘霍華而言,牧者之間的關係對教會有莫大影響。倘若牧者未能休戚與共,卻是彼此敵視與憎恨,必對教會帶來致命的傷害。8 所以,他提醒「牧者應當為自己的職責尋求靈性關顧」,因為牧者也需要另一個人來關顧自身的心靈,事實上,「只有自身心靈被關顧的人才能去關顧別人」。9 這令我想起潘霍華在德國芬克瓦爾(Finkenwalde)建立的傳道人神學院(Preacher’s Seminary),麥乾頓描述在這所認信教會(The Confessing Church)的神學院中,潘霍華對學生有一要求:各人要找一位同性別的同學作為同路人,私下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過犯與罪行,作為領受主餐前的準備。10 潘霍華對自己也有同樣的要求,他看這為跟隨基督(following Christ)的操練:門徒要彼此守望、互相糾正與看顧,這正好體現牧者之間靈性關顧的需要和重要,也是建立牧者生命和教牧隊工的核心途徑。

  總括而言,七年的顧問牧師經驗豐富了我的牧養體驗,我一再看見當中有一個神聖奧秘的三角關係:上帝在我與肢體之間動工;倘若我們在聖靈的引導下願意敞開自己,上帝就會成就大事,讓我們彼此經歷生命的改變與成長,叫教會得以建立起來。願榮耀歸與三一真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James William McClendon, Jr., Ethics: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2nd edition, revised and enlarged (Nashville: Abingdon, 2002), 45-79. 欲了解麥乾頓的三股線倫理學,入門篇可參閱筆者為此書的中文版撰寫的〈中文版導讀〉,載《麥乾頓系統神學(卷一):倫理學》,陳永財譯(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12),頁xix-xxvii。
2 John Howard Yoder, Body Politics: Five Practices of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before the Watching World (Nashville: Discipleship Resources, 1994), 1. 換言之,聖禮或禮儀並不局限於崇拜中,而是體現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們的生活就是敬拜。
3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莊郁馨譯(台北:校園,2013)。
4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0-21。
5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4。
6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25。
7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98。
8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112。
9 潘霍華:《牧養是場冒險》,頁114-115。
10 McClendon, Ethics, 201.

相关文章

恩典从不欠缺

張婷 道學碩士   時光飛逝,轉眼三年過去,我已完成了道學碩士的課程。回想當初蒙上帝揀選和呼召、與上帝再三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