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看学院近年的发展

梅智理(Jerry Moye)

旧约及灵修学荣休教授

时光下的转变

1973年,我开始任教于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当时,在老师团队之中,还未有已取得博士学位的华人教授。现在却不同了,我们拥有一队数目可观、学养深厚的华人教授,他们分别于英美一些享负盛名的学府取得博士学位。我在学院任教的前十年,班上的学生并不多。记得有一年,基础神学课程只有两名毕业生。时至今日,学院每年都有众多毕业生修毕各种课程,而我们开设的基础神学课程亦不只一个。

要了解「浸神」的现况,就必须认识我们各个成长阶段。现任院长曹伟彤博士于2009年就职,至今已领导了学院六年。过去我是他的老师,现今却彼此成为同事,这着实是一桩乐事。我盼望在这里回顾学院过去六年的一些发展,谈谈自己的一点观感。由于我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感到教会和学院有需要彼此祝福的牧者,我的分享也就主要出于一个老师和牧者的观感。

早期美南浸信会的贡献

在学院创立后的首四十年,我们大部分老师都跟美南浸信会的宣教士有密切关连,而且我们大多在美国毕业,修读于由美南浸信会创立的神学院。事实上,当时的老师团队,主要是由美南浸信会的宣教士教授组成。

韦理信院长(President George Wilson)在任期间,学院曾大力推动储备师资计划,协助本地不少华人牧者和领袖负笈海外,装备他们日后成为神学院的老师。那时候,计划的参加者都在美国的神学院学习,邝振华博士便是其中之一。后来,我们有更多老师毕业于英国。

具国际视野的老师团队

现时,学院大部分老师都是华人,他们大多来自浸信教会,跟香港与外地的浸信会有所连系。自曹院长就任后,有好几位新老师加入。学院依然留有早期美南浸信会所带来的影响:两位美南浸信会的退休宣教士老师,仍然跟学院保持着一定连系,而罗凌思博士(Dr. Lindsay Robertson)则在澳洲的浸信教会支持下,多年来一直参与学院的服侍。

在现时的老师团队中,你会发现好些老师均毕业于英国。有趣的是,我们有六位老师都在苏格兰一些著名学府取得他们的学位,其中四位是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哲学博士,另外两位则分别是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和圣安德烈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哲学博士。这个具国际视野的老师团队,使校园的色彩更为丰富,而这亦脗合香港作为亚洲重要国际中心的多元化特色。另一方面,这些老师固然会较了解英国的教育模式,由于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这里不少教育模式都受英国影响。

还有从北美而来的影响——我们的院长毕业于耶鲁大学神学院(Yal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和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他不单拥有美国一流学府的坚实背景,又是香港浸信会神学院的毕业生,因而懂得如何糅合学院过去的长处、现今的需要和将来的远象。我们还有一位老师毕业于哈佛神学院(Harvard Divinity School),另有一位毕业于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美国其中一所最著名的浸信会学府。加拿大的浸信会对学院也有影响,因为我们有一位老师毕业于麦克马斯特神学院(McMaster Divinity College),这学院有很强的浸信会根源。这些老师与本地的教会密切相连,又在海外得到最好的学术训练,定然能给学生很好的引导和帮助。

现时,学院的老师在神学上各具专长。过去数年,我留意到我们有力地表达了对基督教伦理的一些观点,并且对「使人和睦」(peace-making)和「平安教会」(Peace churches)也相当着重。我们的学生有机会研读和欣赏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巴特(Karl Barth)的作品。潘霍华和巴特都曾身处危难的时空,在当中发出了基督徒勇敢的呼声。

由于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担任旧约老师的工作,每当我看见其他老师把新旧约连接起来,并努力去应对诠释学上的挑战,我便会非常欣喜。无论是新约科或旧约科,我们都有精于圣经原文的老师。教会历史往往备受忽视,因为它常建基于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之上。然而,在这范畴我们却有一位十分出色的老师。

除了着重圣经、神学、教会历史等科目外,学院近年还有具备其他专长的学者加入,以致深化了我们对传统核心的理解。我们有一位老师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科学硕士及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哲学博士,他的专长有助我们对一些基督教伦理问题作出探索。另一方面,学院重视宣教使命,着重从宣教角度来看信仰与生命。我们现时有一位宣教动力资源中心主任,还有一位驻院宣教士。老师团队还有不少精英,可惜篇幅有限,未能将各人的背景和专长一一举列。

学生近貌:一个案例

我已教了基础灵修学的学科约二十年。现时道学硕士生都会修读两个由我讲授的科目,分别是「基督教灵修学导论」及「教牧属灵生命」。这些科目和它们的基本设计,是昔日的教务长沈志飞博士(Dr. Jeffrey Sharp)在任时引入的。能够继续教导学生,与神学院保持连系,甚至在我退休后仍能如此,是我人生的一大乐事。课程的设计曾作出一些转变,我也觉察到学生的参与亦有所转变。

在早期讲授灵修学导论时,大部分重点都放于本地浸信会福音派信仰的传统灵修学。当然,我们也会触及这领域内的其他传统和著名作者。其后,这领域有大量探讨灵修学的书籍涌现,随着愈来愈多人对新资料和新见解有所渴求,课程的范围也扩阔了,包含大量作者与思想家在处理这课题时的关注。

学生更愿扩阔自己的视野

在我任教初期,很多学生在入学前都未有机会接受较全面的人文学科教育;有些学生更未有基本的大专或大学学位。因此,不少教学内容都是基础性的。我们固然也有一些非常聪颖的学生,他们既勤奋又愿意学习新知识。但那年代学生人数并不多,而当时的课程范围跟现在的相比,实在较为狭窄。

时至今日,我们很多学生都有相当亮眼的背景。有些曾留学海外,许多曾到访外地,见闻广博,因而受到新旨趣、新问题的启迪。此外,不少同学事业有成,曾在职场发挥所长,如今则渴求寻找属灵根源、更深扎根。今日我们的学生更愿意扩阔自己的视野,面向灵修学与神学思想的丰富多样。

更能掌握增订的课程

现时,灵修学课程的设计已发展了两条不同的进路。在首个学期,我们会探讨透过艺术而丰富展现的灵修学;在第二个学期,我们则会探讨在历史上展现于一些基督徒运动中的灵修学。学生在他们的汇报和论文中,展示了十足的干劲与才能。

过去四年,在和学生探索某些题目时,我会尝试引用一些学生的论文。我会从学生一些出色的报告中,选出某些值得大家讨论的题目。这样做有助显示一个更宽广、包含了神学成果的灵修学。

有学生曾在汇报克尔特灵修学(Celtic spirituality)时,加上一些他自己撰写的祷文,当中充满了对大自然并大自然的主那份活泼的爱。有一组同学在报告路德宗灵修学时,向我们介绍了路德(Martin Luther)和潘霍华感人至深的生命。同学都感受到,作门徒的代价和近期的政治道德问题,跟灵修学是彼此相连的。

另一组同学汇报了中世纪女圣徒的特别色彩与活力。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和朱莉安(Mother Julian)的特有力量,展示了敬虔的女性那种特别敏锐的洞察力。又有一组同学以一些坚强的基督徒母亲为例子,显示她们如何育养了基督徒家庭,也培育了基督教宗派。他们强调,苏珊娜.卫斯理(Susanna Wesley)的才能与敬虔,也是循理会运动(Methodist movement)得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组同学尝探索在浸信会灵修学中兴起的宣教异象。他们觉察到宣教策略应按不同的文化和时代风气作出调节。学生的佳作实在多不胜数,我想指出的是,近数年我们的学生已有充分准备,能对学习的课题作宽广而深入的探索。

平衡与更新的持久需要

一所卓越且承传宗派源流的神学院,须要面对双重的挑战。学院必须有很好的学术氛围,让师生在当中探求最优良的神学传统和学问;学院又必须着重实践,叫师生能把他们所探求的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情感与知识、理论与实践、信仰与行动必须互动,丰富彼此的内涵。

我们的学院一开始已觅得致力融合情感与知识的院长。首任院长刘粤声牧师是一位受人敬爱的华人基督徒牧者。其后,学院有幸得到一位杰出的宣教士学者和布道家出任院长,他就是很多早期华人牧者的导师——白箴士博士(Dr. James Belote)。其后是唐佑之院长,他寻求在课程设计上配合教会的需要,并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接下来两位院长是韦理信博士和江耀全博士,他们增订了学院的课程,加入了更多实用科目,又促成好几位本地牧者负笈海外。

现任院长曹伟彤博士透过早会、《院讯》和会议中的分享,提出「浸神」既要成为一所著重学术水平的神学院,又要成为一个把所思所学活现出来的属灵群体。他常勉励我们要学习殷切款待、关怀邻舍、造就别人,他并且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教会的服侍,包括担任顾问牧师和在不同堂会讲道。

能够成为「浸神」一分子,并且跨越四十年之久,我着实感恩。学院在许多方面都成长了,但我们不会满足于现状,却会踏步向前,不断追求改进。在现任院长带领下,学院过去六年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有更优秀的学生准备投入学习,学院的课程亦有所增订,让学生能有更整全的装备,学习如何在这世界作一个事主事人、有能有力的牧者。我们的学生成为了老师的挑战,而身为老师,我们盼望也能把挑战带给学生。

彭君成译

相关文章

谈谈圣经课程

黄福光旧约圣经教授本院的神学硕士课程,是一个让学生更深入研读圣经(旧约或新约)及探究神学的课程,这种深...

得着

雷健生(2010年毕业)铜锣湾浸信会署理主任牧师我是在另一宗派的神学院修毕道学硕士课程的。牧会三年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