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独立思考、独立硏究

邓绍光

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

神学硕士课程跟之前的道学硕士课程,无论在学习上或教授上,都甚为不同。笔者作为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反咉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没有人一开始就懂得独立做学问,道学硕士只是神学学习道路上的第一个学位,所以学习的都是入门知识。到了修读神学硕士课程,同学在拥有基本的神学知识底下,就可以直接阅读原典,参与讨论,从而学习独立的神学思考。因此,笔者采取研讨的方式上课,要求学生轮流汇报、回应,来回澄清、讨论,深化对原典的认识。这是从事独立研究的第一步。

再下来就是撰写学期论文。这是在阅读原典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思考神学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难以写得好论文。阅读原典不纯是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先辈、巨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学习论文写作,始于阅读不同的原典,然后自己尝试形构和回答问题,再把成果跟同学分享,聆听他们的回应,进而修正。当然,老师的指点是必须的。

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并不能止于口号,没有相应的训练是很难建立起来的,而且这个训练的过程也不能单打独斗,同学的切磋砥砺,老师的指点纠正,都是不可或缺的。笔者一直以来,都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训练和塑造神学硕士生独立思考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冀望他们能建立扎实稳固的根基,然后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章

真理的基石屹立不倒

苏家辉(2008年毕业) 沙田浸信会署理主任牧师「神学」(Theology)意指对神的相关主题的研究,其涵盖领域之广阔,让人穷一生精力也未能测透。我感到自己过去对神学的认识相当浅薄,而进修神学硕士课程,让我有机会走进神学的世界,透过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及汇报,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对信仰有多一份体会和经历。 ...

一个「老兵」看学院近年的发展

梅智理(Jerry Moye) 旧约及灵修学荣休教授时光下的转变1973年,我开始任教于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当时,在老师团队之中,还未有已取得博士学位的华人教授。现在却不同了,我们拥有一队数目可观、学养深厚的华人教授,他们分别于英美一些享负盛名的学府取得博士学位。我在学院任教的前十年,班上的学生并不多。记得有一年,基础神学课程只有两名毕业生。时至今日,学院每年都有众多毕业生修毕各种课程,而我们开设的基础神学课程亦不只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