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讯2015年7月号 变化的源头根本:门徒群体的确信与践行 邓绍光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 事物都在变化之中,问题只在怎样的变化。 「浸神」这五年来,也经历着各种变化,逐渐让人感到那种在耶稣基督里总是不一样的气象。 「浸神」这些日子以来的变化,并不止于一些外在可见的表现,也深入至这个群体的内在生命。表里一致,是我这个局内人的体会,然而这是如何可能的? 这几年新入学的学生或新入职的老师、同工,很快就会听到「门徒群体」这个字眼,然后过不多时自己也以此来认定这个所属的群体。 「门徒群体」成了「浸神」自己的身分,指引着「浸神」的道路和方向,就是以耶稣为基督为主、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来从事神学教育或接受神学教育。 神学教育是重大的事情。诗人说:「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情,我也不敢行。」(诗一三一1)因此,「浸神」非常重视崇拜、祈祷、属灵生命的操练。这些不属于课堂之内的学与教的活动,成了「浸神」的标记。门徒群体首要一起学习的是跟随耶稣基督,在这当中又以在上主面前谦卑、安静、聆听、等候并辨识祂的言说和带领为首务。这是何等有福的践行。这是何等平稳的经历。 「门徒群体」的成员,一个也不可少,但也没有任何一个是独大的。惟有因为跟随耶稣,只看着祂而不是看着自己,我们才不会「心狂傲」、「眼高大」、只看自己、自以为是。 「浸神」这些年间,走的是一条门徒的道路:谦卑自己、看别人比自己强、互相规劝、共同寻求和辨识三一上帝的心意。无论在课堂之内,在课堂之外,这是「浸神」这个门徒群体这些年间一起努力学习的功课。 事物都在变化之中,问题只在怎样的变化,而种种变化,总有其源头根本,对「浸神」而言,则在于「门徒群体」这一身分的确信与践行。 wordpress_publish 7 月23, 2024 评论已禁用
院讯2015年7月号 「浸神」的成长:同学的成长 刘振鹏实用神学(基督教伦理)助理教授过去五年,「浸神」是朝着「门徒群体」的目标与方向进发。 「门徒群体」是指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及同学;我们都是耶稣基督的门徒,所以一起学习作主的门徒。这正是践行耶稣基督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8-20):使人作主的门徒。对同学而言,若同学不先在学院的群体中学习、践行,让自己成为主的门徒,他们日后怎能在所事奉的教会践行「使人作主门徒」的大使命呢? ...
院讯2015年7月号 老师看学院近年的转变 2009年1月号《院讯》曾刊出新院长的分享文章〈未来的仆人领袖〉,那时曹院长刚上任,文章的末段记下了他的憧憬:「我相信朝阳在前: 『浸神』得以迈向将来,是因为先贤的努力耕耘,是因为老师、同学、同工整个属灵群体的同心,是因为众教会和弟兄姊妹的同行,是因为神给予我们孕育新一代仆人领袖的召命和荣幸。愿荣耀归予独一的真神。阿们。」...
院讯2015年7月号 风雨后的彩虹 吴国杰基督教思想(教会历史)副教授风雨过后,学院改由曹伟彤院长执舵;原来卡着的机轮,开始以属灵辨识逐步维修调整。有问题的部件,有的打磨翻新,有的筛选更替;在暴风雨中遭破损的,也细心加以修补,并添上爱心作润滑油。在天父恩典、基督救赎和圣灵能力的燃烧推动下,「年明号」借助神学智慧的导航,以宣讲教导、灵性关顾作绳结,扬起殷切款待、宣教召命的风帆,奋力向前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