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神」在我心——六十五周年校友访问片段

为庆祝学院创校六十五周年,本院今年特别拍摄了二十多段访问,一方面辑集各人对「浸神」不同历史阶段的回忆,另一方面制作感恩短片,于4月24日的「六十五周年院庆感恩音乐崇拜」中放映。受访者包括了「浸神」大家庭的成员和同行者,每一位的分享都为学院留下极其珍贵的记录,不单共同见证了神的信实和恩典,也成为「浸神」在众人、众教会面前一个延续不断的见证。

受访者以校友居多,今期《院讯》特别以「『浸神』在我心」为题,辑录了部分受访校友的分享。因篇幅所限,请恕这里只能辑录小部分受访校友的部分访问片段。本院特别在此向每位受访者、每位「浸神」的同行者致以衷心谢意!

叶筱春(1980年毕业)

「当年何文田山道的校舍,基本上是一个很具历史的建筑物。楼房的梯级古色古香,行过时还会发出很多声响,所以你不可偷偷上楼梯。特别在你迟到,急着上楼梯时,大家都会容易察觉到是谁迟到。」

「我最怀念校园的椰子树,以及那片很美的草地;还有一棵茂盛的葡萄树,我们在那里休息、倾谈。我和一些师兄每礼拜三在草坪踢足球,那是交谊的地方,我们的友情也在那里建立起来。」

「大部分老师都是西教士,所以很多都用英语授课,也有中国籍老师以山东国语讲课,同样不容易听懂。因此,语文是一大操练,这对自己日后的牧养及语言服侍,特别在语文的翻译或理解方面很有帮助。」

「在神学院的七年里,我经历了四位院长的年代,先有署理院长陈彦民博士,跟着是代院长Dr. Morgan,然后是Dr. Wilson 担任院长;最初我读预科时,则是唐佑之博士任院长。我经历了四位院长的年代,体会到不同的仆人或许会有各样不同的性格,以不同的方式带领神的事工。这给我提醒和信心,知道神愿意使用不同性格的人在祂的国度里服侍。四位院长给了我宝贵的教诲和榜样;特别是陈彦民博士,他在牧会工作和许多事工上都经验丰富,后期还亲自带领我,帮助我在事奉路途上有很多学习。我也感到老师给我许多提醒,特别是一群西教士,他们那奉献的生命、爱心和包容,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

「另外,我们那一届同学的下一代,有些也愿意继续踏上这条全时间事奉的道路,这是我们很感恩的地方!」

辜伟雄(2011年毕业)

「在知识的层面,或在理解信仰的层面,我们得着很多。三年的神学课程,操练我学习去思考——作批判性的思考。对我而言,这是很重要的体会。透过学习,我重新去思考许多从前以为『一定不会错』的东西,而在这个认真面对的过程,我对信仰有更深的理解。现今在牧养教会的时候,我也很希望将这种面对信仰的态度传递给我的弟兄姊妹,叫他们对上帝认识更深。」

「另一方面,我记得这几年在学院受装备时,院长经常教导我们要成为一个仆人的群体。我领会到事奉不是『单单一个人的事』,而学院里整个群体的学习生活,也让我体会怎样去塑造一个属灵的群体。这份体会对我毕业后的牧养事奉很有帮助。」

「我在2008年入学时,学院正经历一些风波。我感到这是上帝容许我们去经历的,当我有机会与学院一起去渡过这些艰难的日子时,我看到风波没有令老师、同学沮丧,反而大家是愈行愈坚稳!近年『浸神』收录的学生愈来愈多,而我回校修读ThM时,发觉原来许多旧同学都申请入学,大家都很愿意再回母校进修。我为神赐福学院而感恩,盼望在六十五周年以后的年日,学院能造就更多神国工人!」

陈喜谦(1960年毕业)
  • 陈喜谦牧师曾中风,说话较困难,故由陈刘洁贞师母代为分享。我们感谢他俩当日一同前来接受访问,更对学院表达了真挚的关怀和爱顾。

「当年的同学很多都由国内出来,年纪也稍长。老师大多是西教士,除了白箴士院长能操流利广东话外,其他老师都须要用英语讲课。由于很多学生听不懂英语,所以常由谢志伟同学、陈喜谦同学轮流翻译。那时,陈牧师要在课堂上为不少老师翻译,这些经验对他后来的学生工作很有帮助,因为他经常要在聚会上为一些神学家、思想家当翻译,让参加聚会的学生听得明白。课堂上的翻译操练着实很特别,也造就了他日后的事奉。」

「华福在1976年举行第一届大会,那是华福运动的开始。当年唐佑之院长负责华福大会节目部的工作,他既忙于神学院的院务,又要兼顾华福大会,因此想到找陈牧师帮手。这事奉机会使陈牧师在这重要领域有很实在的学习,想不到多年后他更成为了华福中心的总干事。」

「他在神学院里读书时,就像一个小传道人那样。当年的神学生不多,而他身为浸信会神学院的学生,使他在个别浸信教会里,尤其得到一些青少年人的信任,在青少年团契里有不少事奉机会。在那年代,很多人都叫他『喜谦哥』,现在那些弟兄姊妹已六、七十岁了,仍是叫他『喜谦哥』。」

「他觉得世界变得很快,要作出极大努力才能拿捏时代的不同需要。求神帮助曹院长和众位老师,让他们能清楚神的心意,掌握神学院应走的路线,并在竭力追求适应时代的转变和需要时,能持守不变的真理!又愿将来在神学院毕业的,都是群羊的好牧者,也是心念神国的工人。」

相关文章

新生蒙召见证

今学年我们的新生中有两对夫妇,憬仁和泳梅是其中一对。今期《院讯》刊出了三篇蒙召见证分享,首两篇正是憬仁和泳...

门徒.宣教士

梁碧瑜道学硕士一年级一份觉醒:学习作主的门徒我在一个未信主的家庭长大,神奇妙地安排我入读一所基督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