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基督教生死教育

面对死亡,是怎样的感受?
「说再见」之前,我们所言、所思、所想、所盼的,又是什么?
「说再见」的那日之前,我们有什么可以早作预备?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自去年推动基督教生死教育以来,收到不少正面回应。本院信徒神学教育部今年再次和教会合办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谈会,主题为「在我们说再见那天……之前」,探讨人面对死亡的感受和需要,以及如何帮助他们与家人好好道别。此外,信徒神学教育部又将于10月开办新的「基督教生死教育深造证书」课程,为信徒提供硕士程度的训练。

以下先为读者报导座谈会的盛况及精彩内容,然后有信徒神学教育部主任彭君成先生谈论是次座谈会的缘起,分享他的感想,并且介绍新课程的特色及内容,还有现时正就读本院生死教育课程的学员,分享他们的得着和感受。

在我们说再见那天……之前

这次座谈会由本院信徒神学教育部主办,牛头角浸信会协办,5月5日下午假牛头角浸信会现场举行,并于本院弼街应用神学教育中心设即时转播点。当日场面热闹,出席现场及转播点的参加者合共四百人。聚会分为两部分,先是讲座环节,由三位嘉宾分享自身的经验和得着;然后是座谈环节,嘉宾主持联同三位嘉宾讲员与参加者互动交流,反应热烈。虽然整个聚会长达三小时,但参加者都被讲员真诚的分享、精彩的内容深深吸引。

病患中体悟生死

讲座环节的第一节由本院讲师、信徒神学教育部「艺术与灵修实践证书」课程委员刘永生先生主讲。刘老师分享他患病的经历及箇中的体悟,以及从阅读书本所得到的启发。

时间的意识灵魂的苏醒

刘老师讲述三年前因急性胰脏炎入院,一度濒危,情况稳定后仍需长时间住院休养。正当身体稍为恢复,又发现患上癌症,要接受手术和化疗。他忆述化疗期间,自己曾为浸联会培灵大会作分享见证,如今为了预备是次座谈会再看那时的讲稿,才发现写错了年份,惊觉自己当时对时间的意识相当模糊。这让他醒悟时间并非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纵然头脑上知道,但实际的生活方式却是另一回事。他又深深感悟,时间的主宰怎样看时间与我们截然不同,因此上帝的取态和做法并非我们能够想像或相比。另外,他患病的经历,旁人视之为「死荫幽谷」,他倒觉得是「青草地、溪水旁」,因为这段历程使他的灵魂稍稍苏醒

孤单的人不孤单

刘老师喜爱阅读,向大家推荐四本书,并分享从中所得的启发。首先是叶礼廷(Michael Ignatieff)着的《生命是一场寻求慰藉的旅程》。作者透过历代重要的人文文本,思考诗篇中生命的意义,以及人与造物主及其他受造物的关系,并深深体会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扶持。作者发现各文本的作者都面对不同的伤痛,而在这些黑暗场景,人会感到孤单。但其实他们并不孤单,因为有很多孤单的人彼此作伴,就可以慰解孤单,照亮黑暗。刘老师住院期间,跟素不相识的病友彼此关怀照应,对此有深刻体会。

人在时空流域中

第二本是费雪(Richard Fisher)着的《深时远见》,能帮助我们在生死关头稍稍清醒过来。书中提到有些情境使人在时空流当中迷失,有些事情又令人清醒过来。大部分人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种时空流中的迷失或清醒。对刘老师而言,失去时间意识是一种迷失,而预备这次座谈会让他清醒过来。另外,刘老师挑战我们,面对无能为力的状况(例如生死关头),应当化整为零,好好思考从什么层面可以找到切入点

从新视角看生死

其余两本书是麦克菲(John McPhee)的《盆地与山脉》和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的《死神放长假》。前者从生死的角度看时间,说明人类的渺少;后者是一个以死亡战胜死亡的故事,令人联想起基督。刘老师盼望参加者透过这些书籍,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并从新的视角看生死。

我们预备好说再见吗?

第二节由香港医院院牧事工联会专业发展及牧关教育督导卢惠铨牧师主讲,他以自身的经验和两段短片,说明人离世的日子是不可知的,我们要为「说再见」早作准备。

知道是哪一天吗?

卢牧师表示,他十四岁发现自己有长期病患,后来知道必须与这病一世共存,而且根据化验报告和统计数字,他比一般人患癌的机率高八百倍。他知道「那天」必定来到,然而是哪一天呢?我们并不知道!因此,为「说再见」作好预备就十分重要。

人本文献生命篇章

要预备「说再见」,其实并不容易。卢牧师勉励我们读好眼前的「人本文献」(living human document),就是人的生命故事,彼此分享大家的生命篇章:对方想对我说什么?我想向对方说什么?有什么想了结的事?有什么遗憾或后悔的事?有没有机会处理或补救?新冠疫情期间,卢牧师经历了几位亲人离世,让他思想这些问题。他又透过一段短片说明医院里有不少濒危病人内心带着许多遗憾、后悔和想了结的事,有的甚至已没有机会挽回或处理。当我们还活着,会选择如何生活

何时说再见?

学习实践「说再见」,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要说什么?何时说?卢牧师指出,当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事」将会发生,就要跟对方说了;再等也许就没有机会了。最好是趁对方还有反应、能够沟通、心灵交流的时候,那时才能好好道别。至于怎样才算是好好「说再见」,卢牧师透过另一段短片,说明什么是生死两相安:让死者安乐、有盼望地离开;让生者可以从哀伤中康复过来,重新生活。

如何说再见?

对于如何预备在「那天」之前好好「说再见」,卢牧师指出,神学教育是重要的一环,要以信仰的原则谈论生死。我们可以选择从什么样的视野,进到什么样的视野。是从光辉的岁月,进到灰暗、衰败、腐朽吗?信仰叫我们相信仍有灿烂的将来。他又指出信徒面对的一个困难,是没法接受心爱的人离世,或他/ 她离世的方式。但我们知道死亡不是终结,我们是「出生入死」,又「出死入生」;这救赎已经预备好,只看我们如何选择。卢牧师又提出,「临终」不一定是「寿终」(长寿),「寿终」不一定是「善终」(怀着盼望、安详地离世),而善终的牧养关顾,总则就是复和:与自己、与身边的人、与神和好

最后,卢牧师劝勉我们珍惜活在地上的日子,好好思考神给我们生命是用来做些什么,要做好每一天,履行神交付的使命。 「(何时)失去无法预计,珍惜永不太迟。」

五道人生面对生死

第三节由善别辅导员、生死教育导师陈敏儿女士主讲。她忆述当年丈夫患病离世,一个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她眼前,让她深感临终是人生重要的时刻,若不好好处理,就会留下遗憾。这促使她决定在生死教育这个范畴好好学习,并投身这方面的工作。

临终病人的心理困扰

陈女士指出临终病人存在复杂的心理困扰:被动地等待死亡的无奈感、对死亡有很大的不安、失去康复或生存的希望、担忧病情及惧怕要承受的痛苦、对未能预计的事情感到迷惘和焦虑。而且人对过去的遗憾、对未来的遗憾,以及对生死意义的看法,都影响其焦虑程度。她忆述丈夫患病期间也经历这些困难,丈夫就好像被宣判了死期,感到焦虑和无奈。她曾说出不该说的话:「你为什么怕死呢?难道你不知道死后要到哪里去吗?」她提醒我们,作为病者的家人,应该多理解和包容。

满足灵性的五大需要

陈女士指出,生死虽不受控,但在生与死之间,我们仍可选择面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应对死亡的方式。只要满足灵性的五个需要,就可以减低对死亡的焦虑:生存的意义和目的、自我形象、爱与归属、宽恕、盼望。她参考了「四道人生」,提出能满足灵性五大需要的「五道」:道谢、道爱、道歉、道谅、道别。

  「道谢」是感谢对方给我的祝福,给对方的人生予以具体的欣赏和肯定。

  「道爱」是我向对方表达感情(爱),可采用五种「爱语」:言语肯定、准备礼物、服务行动、精心时刻、身体接触。其中她特别强调全然临在的陪伴(精心时刻)和身体按摩(身体接触),是对病者很有效的支持及舒缓。

  「道歉」是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是对自己的释放。切忌「卸膊」式道歉,道歉要具体清晰,并须有相应的悔改行动。

  「道谅」是宽恕你我他的不足,理解对方成长过程所受的伤害,并承认自己也不完美。她又指出,我们是原谅那个人而不是原谅那人的行为;想像对方婴儿时的样子也可能让我们容易些宽恕。她又鼓励大家在自己心里宽恕对方,不必等待对方承认或改过。

  「道别」是承诺延续生命的连结,并约定天家再见。我们可以透过仪式、场地、照片、物件、昔日活动等,再次感受与逝者的连结;又可以透过实现对方的价值观和梦想,让生命的影响力延续,从而与逝者建立延续的联系。

她最后强调,五道不是临终的一个课题,乃是我们的生活态度

谈生论死活用五道

最后的座谈环节,由香港生死学协会总监、本院信徒神学教育部「基督教生死教育证书」课程委员梁梓敦先生担任嘉宾主持,他与三位讲员一起跟参加者互动交流。有参加者提问,如何跟父母展开有关生死的话题。主持及讲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勉励大家先预备好自己,找出困难所在,寻求解决方法。适合的场景,适当的时机,有助自然地进入话题。如有需要,可向医院的院牧、教会牧者,以及其他受过训练的人士(例如社工、医护人员等)寻求帮助。又有参加的医护人员问及如何在医院的场景运用「五道」帮助他人。卢牧师勉励我们要常作准备,多加练习;又要对病者及其家人展现关怀和诚意,这是十分重要的;并要给他们缔造私人空间实践「五道」;有需要时,可寻求院牧帮忙。大部分参加者对这次座谈会的安排表示满意,认为内容切合主题,讲员的分享对他们很有帮助及启发,并期盼未来继续举办更多这类讲座。

从感动到进深追求

会后,我们邀请了本院信徒神学教育部主任彭君成先生,谈谈举办这场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谈会的缘由,过程当中的感想,并请他介绍新开办的「基督教生死教育深造证书」课程:

从宏观到微观的探讨

去年5月本部首次举办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谈会,当时反应热烈,不少参加者均表示对于从基督教角度探讨生死的议题十分感兴趣,盼望我们能多办这类聚会。因此,我们今年5月再办一次座谈会,以回应广大信徒的需要。另一方面,本部继去年开设「基督教生死教育证书」非学位课程后,将于今年10月增设「基督教生死教育深造证书」学位课程,故此我们期望透过这次座谈会,唤起更多朋友关注生死议题,并鼓励他们接受进深的基督教生死教育装备。

粗略地说,去年的座谈会从个人、教会以至社会的层面,「宏观」地谈论推动生死教育的经验,今年座谈会的内容则比较「微观」、「切身」:透过三位讲员的分享,加上他们与参加者的互动交流,我们尝试从更为个人的层面,探索人在死亡以先、「说再见」之前,如何在基督信仰的基础上,作好「身、心、社、灵」全人的准备

热切渴望认识生死

当然,两次座谈会的内容虽不同,但有一特色倒是不变:我们盼望出席的参加者除了听到讲员的分享外,还可以有机会与讲员互动交流。汲取了去年交流时间不足的经验,今年我们特意把聚会时间延长半小时至三小时。我们起初认为此举有点「冒险」,担心参加者会觉得时间太长。但原来这忧虑是不必的,聚会后大多数参加者都认为这安排合适,更有参加者表示意犹未尽呢!

  今次座谈会参加者的热诚给我很深刻的感受。由于今年报名反应非常热烈,早在举行前一个月,聚会场地牛头角浸信会的名额已告爆满,因此我们决定增设本院弼街应用神学教育中心作为转播点。我们很感动,参加者当中除了本港信徒,也有来自深圳、澳门等地的朋友。他们有些因迟了报名,不能参加在牛头角浸信会的现场聚会,却仍愿意远道来港,在弼街观看转播。我们知道有参加者刚经历丧亲之痛,看到这次聚会的海报,就连同家族中十多位成员一同报名参加。我们又很感恩,看到有教会的牧者带头积极鼓励会友参加,自己又身体力行与多位教友一起出席。

我们深愿是次聚会既能够回应参加者的需要,帮助他们认识有关课题及面对生死,又同时激励他们继续进深,接受基督教生死教育,在「出生入死、从死看生、出死入生」的路上装备自己,作好准备。

进深学习基督教生死教育

本部去年已开设「基督教生死教育证书」(下称「证书」)课程,旨在为具备中学程度的学员,提供合乎基督信仰、且有系统而全面的生死教育基本装备。这一年来,我们先后透过「生死教育导引」、「生死议题透视」、「认识哀伤的真面貌」、「生死教育事工观摩与体验」等事工科目,协助学员向上述目标进发。我们邀请了其中六位「证书」课程同学在今期《院讯》跟大家分享修读此课程的感受。现时,本部正招收新学年的学员,欢迎有兴趣的弟兄姊妹报读。

然而,诚如前述,「证书」课程的目标是为具备中学程度的学员提供基本装备,故在课程规划上,仍有进深的空间,而且我们希望能够为合适又有感动接受深入装备的信徒,提供更进一步的学习机会。因此,今年10月,本部将推出新的「基督教生死教育深造证书」(下称「深造证书」)课程。概括而言,「深造证书」课程旨在为有感动从基督教角度探索并进而确立自己生命意义的信徒,提供硕士程度、具反思、整合及实践基督教生死教育知能的装备。可以说,此课程在学时长度、研究深度、学员对象等方面,都比「证书」课程进深一层。

一方面,跟「证书」课程不同,「深造证书」课程是采用学分制的学位程度课程。相比「证书」课程每科上课18小时,「深造证书」课程每科上课时数为30小时(2学分)或42小时(3学分)。既有更多的学习时数,学员就有更多机会深入学习、探讨及研究跟基督教生死教育相关的课题。例如「牧关生死学」、「哀伤辅导理论」、「丧礼设计与牧养神学」、「生死伦理学」、「生死心理学」等科目,我们计划列入「深造证书」课程,好让学员有更多时间进深研读。此外,由于「深造证书」课程的性质为进深学习及研究,对象为具有大学学位的信徒,而「证书」课程的对象则为中学程度人士。

另一方面,虽然「证书」和「深造证书」有其不同之处,但两者一致的是同样有精良的师资。本部的基督教生死教育课程,除了有本院具相关专长的老师坐镇外,很感恩,同时还有一群具丰富临床经验且学有专精的特约讲师支持我们。自去年起,曾经或将为我们任教的特约讲师,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香港生死学协会总监梁梓敦先生、社企「一切从简」创办人伍桂麟先生、律师林国文先生、前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主任院牧林伟廉牧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讲师李泓女士、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黄彩莲牧师、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临床牧关教育顾问督导汤新南院牧、本院校本部特约教授尹美仪女士、前沙田区医院院牧主任郑德仪传道、九龙城浸信会传道梁劳家怡师母等,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最后,借此机会,诚邀每一位对基督教生死教育有感动的信徒,加入「浸神」的大家庭,接受装备。如对本部基督教生死教育课程有任何查询,欢迎致电2711 2552或电邮ltedinfo@hkbts.edu.hk 与我们联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