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的痕迹

杨家骏

道学硕士

杨家骏与刘振鹏老师

三年的神学生生涯转眼即逝,当中有艰苦的时间,亦有无数欢乐难忘的片段。紧凑的课堂学习、各式各样的学院活动、实习、学业、家庭,互相拉锯,当中承受的压力固然是三年神学生生涯的写照,再加上各人生命经历的不同挑战,例如结婚、生育、病患、失去至亲等,我们竟能够跨过众多难关,回头看来,一切都是神恩典的痕迹。

「浸神」的「隐蔽课程」

要计算三年神学生生涯最大的收获,除了得着神学知识的装备和更新、属灵生命的成长之外,就是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这认识有助预备我成为主的工人。在学院经常听到的,除了老师常常强调的「门徒群体」,就是「隐蔽课程」,这仿佛成了「浸神」另一项特色。相比于正式、在课堂学习的课程,「隐蔽课程」的「功课要求」却不比前者少,课程的范围和内容因人而异,着实是一种「埋身」、有血有肉的生命操练,是一个能够使人破碎、得建立和经历神的宝贵机会。

神学院生活其中一项挑战,就是课业繁重。每个学期平均要上六七科,故此自己第一个学年就感到不少压力。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好像都是用来上课、温习、做功课。而且,由于兼顾的科目颇多,要完成指定阅读和功课已经不容易,更遑论充分掌握每科的内容,经常有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觉得不是味儿,甚至埋怨。不过,后来有一次得到老师提醒,我才意识到这其实是「隐蔽课程」的一部分,让我更深地认识自己:自己就是一个不懂得如何「取舍」的人,高估了个人的学习能力,间接导致时间分配上失衡,同时也误解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感谢神透过学院的「隐蔽课程」,让我知道要调节对自我的期望,接纳自己的限制,学懂谦卑,明白在神学院里并非单单追求学问和知识,还有其他要学习的东西,包括与人相处、个人生活管理等。这些锻炼帮助我将来在繁忙的事奉生涯中,懂得如何自处,让我成为一个更全面、更成熟的牧者。要接受自己真正的本相并不容易,但如果没有学院给我这些「隐蔽」的生命操练,我就会错失更深刻认识自己和成长的机会了

休戚与共的同路人

另一个三年神学生生涯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了一班休戚与共的同路人。我们这一班很特别,是学院近年来学生人数最多的一班。当初入读「浸神」,我就常常忧虑:如何与众多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彼此磨合的时间要持续多久、会否经常发生冲突、当中会否出现多位「性格巨星」等等。

感谢神,虽然我这一班同学来自不同背景、性格气质各异、对事情的看法也分歧,却无损大家相处融洽的气氛。我们甚至坦诚倾诉自己的挣扎和难处,彼此扶持和分担。过去三年来,大家一同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同哭同笑。尤其感激同学愿意在我的婚礼中献诗。与众多不同背景的同学一同生活的经验,让我懂得将来如何与所牧养的教会肢体相处和同行。

三年来一点一滴的片段不单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也是主让我们预尝祂将来更丰厚的恩典,我深信这一切更会成为我们将来事奉的力量,支持着大家同走天路!

愿将一切荣耀归给神!

相关文章

这是一条恩典之路!

林嘉鸿道学硕士林嘉鸿与太太In His Time 转眼之间,我终于完成三年多的道学硕士课程,在「浸神」毕业了!回想过去几年的日子,满有欢笑、汗水、友爱、反省及知识的增长,真是空空的来,满满的离开。心中常常感恩,试问人生能有幸用三年多的时间,专心一致地全时间接受神学训练,在信仰生命上得着造就,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满有恩典!感谢神,祂让我有这个机会,放下工作,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新的领域,投入新的群体,在这里经历生命的更新、转化,让我可以进深思考:基督教信仰是怎么一回事?对我来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

梦想成真

韩玉芳道学硕士韩玉芳(左二)与同学合照进入「浸神」之前,对于在内地牧会多年的我,离开教会脱产读书是一个不敢奢望的梦想。然而,也许是神查看了我的苦情,知道我的缺乏,顾念我的渴望;有一天,我竟意外得到了参加出国考试的名额。于是我迫切向神祷告,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尽管过程中仍有坎坷,但出于神的保守,我的梦想终于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