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义.社交媒体——从「主祷文」的上下文看祷告

林国彬

院牧、实习主任、实用神学科讲师
同样,你们的光也应当照在人前,好让人见到你们的好行为,就颂赞你们在天上的父。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超越律法教师和法利赛人的义,就绝不能进天国。
你们要谨慎,不要故意在人面前表现你们的义,让人看见;这样的话,你们就得不到从天父而来的奖赏。

——太五16、20,六1.新汉语译本#

主祷文与上下文

本文尝试从马太福音第六章「主祷文」的上下文(五13~六18)来看祷告。 「主祷文」其实只是简称,是约定俗成的传统名称。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主耶稣教导我们这样祷告」。我们先看看那包含「主祷文」之大段落(六1-18)的结构。这十八节经文可分为五小段:

六1 整个段落的主题
六2-4 论施舍
六5-6 论祷告(一)
六7-15 论祷告(二)记载了主祷文
六16-18 论禁食

从这结构可见,「论祷告」在这个大段落占有很独特的位置:「论祷告」是置于三个主题(施舍、祷告、禁食)的中央,并且篇幅比另外两个主题长得多。

此外,第二小段(论施舍)、第三小段(论祷告一)及第五小段(论禁食)均有相同的公式:

你们〔施舍/ 祷告/ 禁食〕的时候,不要像伪君子……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得到他们的奖赏了。 (六2、5、16)
你〔施舍/ 祷告/ 禁食〕的时候……你父在隐密中察看,必定奖赏你。 (六3-4、6、17-18)

第四小段(论祷告二),乍看之下,也似乎采用了这公式,但仔细察看,却发现不尽相同。这一小段不是说「不要像伪君子」,而是说「不要像外族人」(六7)。再者,小段结尾也没有说「你父在隐密中察看,必定奖赏你」,而是解释天父极其看重我们是否宽恕别人的过犯(六14-15),借此强调「免去别人的罪债」(六12)的重要性。

由于本文是尝试从「主祷文」的上下文来看祷告,所以不在此详细讨论这祷文的内容。由于六章1节是整段的主题和总纲,反而值得我们在此仔细玩味。

渴慕谁的奖赏? (六1)

六章1节首先劝诫我们,无论施舍、祷告或禁食,要注意我们的动机。 「不要故意」做在人前,「让人看见」。其次,这节经文暗示了,我们在暗中施舍、祷告、禁食,结果会得到「从天父而来的奖赏」。换句话说,经文把「人的奖赏」与「天父的奖赏」并列,作出强烈的对比。耶稣警告我们要小心,切勿追求人的赏赐,却要渴慕神的赏赐。

很多年前,我初返教会聚会,常听到上一辈信徒说:「我热心事奉,但不追求赏赐。他日上到天堂,也不求冠冕。我在天堂扫地,也于愿足矣。」我当时年少,听后很受感动。我也想学习他们这样谦卑和清高。但现在读了马太福音六章1至18节,却有不同领悟。是的,我们的确不要追求人的赏赐,这是不良的动机;但耶稣教导我们,要渴慕神的赏赐。我们在暗中施舍、祷告、禁食,「你父在隐密中察看,必定奖赏你」(六4、6、18)。

耶稣的吩咐与社交媒体

切勿追求人的赏赐,却要渴慕神的赏赐。在我们现今的处境如何实践?

在「浸神」这门徒群体,成员大都是神学生和传道人,生活在社交媒体泛滥的时代。这是我们处身的环境。社交媒体预设的机制,就是要让别人注意我们。社交媒体泛滥的世代,实际上就是鼓励自恋的世代。我们活在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被自恋风气感染。在心理辅导范畴,甚至有关于自恋型人格异常(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讨论。

假如马太福音六章1至18节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只是限于施舍、祷告、禁食,而是以这三项最重要的敬虔表现作为说明例子,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大胆「翻译」这段经文,应用在我们今天的处境:神学生和传道人,切勿随便在Facebook(脸书)上埋怨,投诉事工繁重、做得很辛苦,有意无意之间让别人看到自己忠心的表现、很忙碌的事奉。信徒参加了「平等.分享.行动」,也不要随便在Instagram上张贴相片。

当然,我要补上附注:现时大部分的社交媒体,都可以自订私隐度。我想说的是,在私下的群组,或在守望我们、深得我们信任的人面前,我们绝对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事奉、做过的事工、服侍过的人。但要是在社交媒体随便公开自己做过的「善事」让所有人看到,我想这段经文就正正告诫我们要小心,不要这样做。

最近,有友人在Facebook谈及,教牧(我会加上神学生)及性格类型为「助人者」的人,其中一个危机,是以受助者的反应为满足。据我的经验,若受助者欣赏我们的付出,就会加添我们不少动力;相反,若受助者不领情,我们就会沮丧。可是社交媒体上的like(给个「赞」)的功能,偏偏就在无形中助长这种风气。

葛洛契尔(Craig Groeschel)的著作《#社群瘾:如何在这个爱自拍的世界中跟随耶稣》(#Struggles: Following Jesus in a Selfie-Centered World),其附录提到「社群十诫」,其中一点就是「不要把你的身分建立在别人的看法上」。活在社交媒体泛滥的世代,我们更要操练「不追求人的赏赐,却要渴慕神的赏赐」。

「你们的好行为」要如光照在人前(五13-16)

读者可能问:真的有必要这样隐密吗?做了「善事」,也不能在Facebook或Instagram分享,是否矫枉过正?耶稣在马太福音六章1至18节这段话,明显用了夸张和形象化手法来描述,怎可以按字面来应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六章3节:「你施舍的时候,右手所做的,不要让左手知道」;除非人真的懂得分身术,否则这一定只是形象化和夸张的讲法,我们不能按字面极端的描述来应用于实际的生活。

况且,读者甚至可能追问:上文马太福音五章13至16节说,信徒的光「应当照在人前,好让人见到你们的好行为,就颂赞你们在天上的父」(五16);如果真的按照六1至18节的吩咐那样隐密,又会否与这里的吩咐(「光照在人前」)互相矛盾?

本文并非释经文章,不会在此详细讨论。不过,圣经学者一般认为,马太福音五章13至16节和六章1至18节这两段经文并无冲突,因为两者背后的动机不同。第五章咐吩跟从者的「光照在人前」,为的是要神得荣耀;第六章说要在「隐密中」行事,为的是要操练:不追求人的赏赐,却要渴慕神的赏赐。

「你们的义」(六1,五20)

值得细看的,反而是六章1至18节与其紧接之上文的关系。

和合本把六章1节译作:「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新汉语译本则按照原文将「善事」译为「你们的义」,并且加上详尽的附注:

你们的义或译作「虔诚」。这「义」可理解为「善事」,但第1节是1-18节的引言,所概括的不仅是2-4节的主题(「施舍」),而且接着的两个主题(「祈祷」和「禁食」)就很难列入善事的范围了。这「义」较合理的理解是指宗教上的虔诚。因为就算是施舍,在犹太人眼中也不是我们今日一般人所理解的善事,而是履行神的律法,是与神交往的一部分。

「义」的名词(δικαιοσύνη)在新约圣经出现九十二次,其中七次在马太福音(三15,五6、10、20,六1、33,二十一32)。在这七次中,有五次出现在「登山宝训」内。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五章20节和六章1节谈及「你们的义」,并且「义」在这两处经文,原文都是单数。五章17至48节正正就是六章1至18节紧接的上文。

换言之,马太福音只有两次提及「你们的义」,分别出现在「登山宝训」内两段紧接相连的经文。就让我们看看六章1至18节的上文五章17至48节。

公开的义/ 隐密的义(五17-48,六1-18)

每当提到「义」,信徒自然而然想起「称义」、「信心与行为」等等教义上的课题。现在,让我们先搁下这些想法,看看马太福音五章17至48节这段经文本身要表达的意思。马太福音五章17至48节可分成两大部分:

五17-20 整个段落的主题
五21-48 六个例子:杀人、奸淫、休妻、起誓、报复、爱邻舍

耶稣在此教导门徒如何(重新)理解旧约圣经。换句话说,这是天国子民人际关系和伦理之原则。

至此,我们应该看到六章1至18节的结构和五章17至48节十分相似:

六1 整个段落的主题
六2-18 三个例子:施舍、祷告、禁食

这两段相连的经文不单结构平行,「你们的义」也同样分别出现在两段经文那讲述主题的单元之内(五20,六1)。把两段经文并排一并来看,甚至可以说「你们的义」有两方面的表现:公开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之原则,以及隐密的在神面前之虔诚操练。两者同样是耶稣对我们这些跟从祂的天国子民之教导。

行文至此,要补充一点。讨论「主祷文」和「义」当然绝不能忘记「主祷文」的下文(六19-34),特别是其中的「你们要先追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六33)。但篇幅所限,只能略去这方面的讨论。

从上下文看祷告

我们讨论了马太福音第六章「主祷文」的上下文(五13~六18),现在可以总结一下这对我们怎样看祷告有什么启迪。

首先,从这三段相连的经文(五13-16,五17-48,六1-18),我们看见耶稣的教导主要采用的代名词都是「你们」。可见天国子民的祷告,并非只是关乎我个人与神的关系;相反,祷告是群体性的:我们向「我们在天上的父」祷告。

其次,吊诡的是,祷告既有其群体性,也同时有其隐密性:「你祷告的时候,要进入内室,关上门,向那位在隐密中的父祷告;你父在隐密中察看,必定奖赏你。」(六6)祈祷,与其他众多虔诚的属灵操练(例如施舍与禁食)一样,是隐密的工夫。

此外,马太福音把「论祷告」放置在「你们的义」(五20,六1)、「你们的好行为」(五16)这个脉络之中,似乎要提醒我们:天国子民的祷告,除了有「群体」和「隐密」这两个向度,还有「见证」和「伦理」的向度。见证和伦理的向度,帮助我们更深体会主祷文的「三愿」和「三求」;特别是耶稣提出「主祷文」之后,就立即提醒我们,天父极其看重我们是否宽恕别人的过犯(六14-15),好强调祷文中「免去别人的罪债」(六12)的重要性。

结语

今天是社交媒体泛滥的时代。在社交媒体的社群性、自恋倾向、不同私隐度的设定种种特性之下,信徒践行耶稣所教导的敬虔和义,面对巨大的考验:信仰群体性、隐密的属灵操练、天国子民的见证和伦理这四方面,如何同时兼顾和平衡?

在神学院里,我们这门徒群体又如何应用这教导?在一众追捧「网红」(网路红人)和KOL(Key Opinion Leader,即网上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风气之下,我们师生如何自处?如何好好运用社交媒体?此外,神学院是一所训练机构,设有不同的制度,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课程、成绩平均积点(GPA)、实习、早会、灵命建立小组、师生同行计划(faculty -student mentoring)。在这些制度和框架下,我们如何实践「不追求人的赏赐,却渴慕神的赏赐」?我们如何可以不只是看重外面的表现,更着重隐密处的工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除注明以外,本文均采用新汉语译本。经文中的粗体皆为笔者所强调。

* 本文改写自笔者在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早会(2017年10月11日)的讲章,原讲题是「祷告与『虔诚』(太六1-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