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社区的属灵操练

林国彬

院牧

开课前的属灵操练

本院在8月开始新学年;我们每年都以三日两夜的「属灵操练营」来预备师生迎接新学年。到了1月,我们则以「属灵操练日」开始新一学季。

我们分别以属灵操练营和属灵操练日来开始新学年和新学季,是用具体行动来表达学院极重视师生的灵命培育。有位神学家说:「只祈祷,不学习,使人空洞;只学习,不祈祷,使人盲目。 」对于神学教育来说,学习与祈祷,两者互相融合,不能分割。在属灵操练营里,我们学习群体生活:一起敬拜,一起听道,又分组彼此分享。在属灵操练日,则每年有不同的灵命培育主题,让师生一起学习、思考和体会。

「走入社区」的属灵操练

今年1月16日的属灵操练日,主题是「走入社区」。上午,全院师生在西澳校园聆听禤智伟老师主讲「深耕细作实战手册」;下午,我们把师生分成七组,分别到九龙五个地区,参加社区导赏,了解社区的实际情况。

今年属灵操练日的构思,源于去年1月。去年属灵操练日完结之后,我与曹伟彤院长倾谈今年属灵操练日的安排。我提议要让师生有亲身体验,认识真实的香港,例如参加社区导赏或去基督教机构做义工。因为近代实用神学强调从现实信仰经历开始,然后作跨科际的整合和神学反省。再者,从福音派的发展历史来看,自斯托得牧师(Rev. John Stott)和洛桑运动以来,福音派重申「福音布道和社会政治关怀都是我们基督徒的责任」。曹院长非常赞同这意念。

事实上,曹院长也是如此主张的:「……传福音的目的不单是救恩知识的传扬,更是生命的转化;……整全的宣教使命不是单用嘴唇去说服别人信福音,却同时是一种行动——爱的行动(太二十二37-39)。……爱邻舍是整全宣教使命的实践。因着爱,传福音与社会事工结合在一起。……宣教使命是爱的转化,要叫别人成为门徒,在社会中去荣耀神……。教会的目的是透过圣灵的权能,爱邻舍、爱贫穷人,转化人生命的各个层面,叫他们在当中经历耶稣基督的爱。」(引录自曹伟彤:〈整全的宣教使命——贫穷人的福音?〉,载《神学智慧的锻炼》,页128-132。)

社区导赏.深耕细作

此后,我就开始留意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看看如何落实这个意念。去年6月,我联络孔维乐传道。他曾在教会担任传道,后来投身服侍油麻地社区。他也是本院神学硕士同学,现于天水围教会事奉。我与他分享这个构思,请他帮忙,邀请在不同地区服侍社区的基督徒,带领学院师生参与社区导赏。去年9月,我又得悉本院禤智伟老师不久就在一个本土宣教活动系列中,分享「深耕细作」的操作实践。于是,我邀请他在属灵操练日分享讲解,如此整个属灵操练日的安排就具体成形。

谢谢禤老师在上午的讲解!让我们在社区导赏之前,先有一些基本概念,知道要看些什么,体验些什么,不致失去焦点,白走一趟。也谢谢孔传道的联络和安排,让我们师生百多人分成七组,去到五区(油麻地、土瓜湾、大角咀、石硖尾、深水埗)午膳,参加社区导赏!学院衷心感谢带领我们社区导赏的十位弟兄姊妹!他们有的是传道同工,有的是基督教机构同工,有的是义工,有的是以前曾接受机构爱心服侍的过来人。谢谢诸位的爱心服侍!

「走入社区」的祷告

今年属灵操练日,主题是「走入社区」;但严格来说,这个主题是有语病的:我们本来就生活在香港,从来没有离开过社区。教会这个信仰群体,根本就是社会一部分。可惜,事实上,却愈来愈多未信者觉得教会很「离地」。

属灵操练日当天,开始时由我领祷。我的祈祷以马太福音九章35至38节为基础:「耶稣走遍各城各乡……看到一大群人困苦无助,好像没有牧人的羊,就怜悯他们。」(新汉语译本)愿我们跟从主耶稣基督,看到身边困苦流离的人,就怜悯他们

相关文章

走入社区.深耕细作

今年1月16日,本院举办了「属灵操练日」,为要预备老师、同学迎接新一学季。是次主题为「走入社区」,但认识社区、服侍社区又怎么是属灵操练?在社区「深耕细作」是什么意思?这一切又与传福音、宣教使命有何关系? ...

无家者的好邻舍

吴肇文神学学士同学第六组与第七组(深水埗)合照是次社区导赏活动,由位于深水埗区的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带领。这个机构服侍的「无家者」包括露宿者、面临无家可归的人,以及住在恶劣居所的人士。我们的导赏员是这个协会的受助者,导赏的路线主要按照受助者日常生活的地方来编排,包括烧腊店、中式凉果店、麦当劳、网吧。烧腊店及中式凉果店是这位导赏员时常光顾的店铺,而麦当劳及网吧则是他休息及消闲的地方。 ...

默默耕耘,跟随基督

吴彬彬道学硕士同学第二组(土瓜湾)合照属灵操练日下午,我们往土瓜湾进行社区勘察。社区导赏员带领我们来到「土家」(土瓜湾故事馆)。这里提供了一个地方,支援社区的居民,把街坊凝聚起来,并且透过简单的家居维修,建立互助的关系网络。她们在社区默默「深耕细作」,这岂不是昔日来华宣教士所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