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属灵航程

代圣明

道学硕士

代圣明与刘振鹏老师

踏上一趟属灵航程

2016年1月4日,我正式入境,从内地来到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 「浸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宁静而祥和,干净又整洁。 「浸神」面向大海,像一艘停泊在岸边的大船,随时准备出海远航;画面感极强,可以说是美不胜收,远超过我想像中的样子。置身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我祷告神,把自己前面两年多的学习和生活交托祂,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触动心弦的三堂课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度过两年半的宝贵光阴!两年半的光阴充满着神的恩典和眷顾。感谢神的引领和恩助,让我顺利完成学业!对于「浸神」,有三点体会,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

  其一,复兴了我的灵命(Spirituality)。从2006年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步入教会事奉至2016年,已有十个年头。 2015年是我事奉生涯中灵性的低谷期,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虽然我像往常一样在教会按部就班地事奉,但身心灵的疲乏实在难以言表,非常渴望能找到一个地方休憩调整一下,给自己充充电。神是爱听祷告的神,祂应允了我的祷告,把我引领到「浸神」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神透过「浸神」使我重新得力——灵命不但得到复兴,而且得以升华。

  其二,开阔了我的视域(Vision)。 「浸神」所倡导的办学理念:「神学智慧」、「殷切款待」、「门徒群体」、「灵性关顾」、「基督教教育」、「仆人领袖」、「实践神学」等等,在我的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曹院长所理解的「实践神学」,就是辨明耶稣基督心肠的「神学智慧」(theologia)。这具体落实于宣讲、宣教、教牧关顾、基督教教育等不同领域,帮助我们以耶稣基督的思想、感受和榜样去践行、生活、见证、教导,并以「爱」为最重要的规范,落实于与神、与人的关系中。这对我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各科目的老师在神学方面的造诣,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域。

  其三,坚定了我的信心(Faith)。 「浸神」重视培育门徒群体,强调师傅必须兼具能力与品格;那就是说,学生于「在学」的群体中,得着老师门徒式、学徒式的教育,学生的品格受老师的品格所薰陶、塑造,以生命影响生命。这使我获益匪浅。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十二26)我在「浸神」体验了这经文的真实。在2017年我的第四个学期,我面对极重的功课压力。在这学业进程中最艰难的阶段,老师和同学都热心帮助我。 2017年3月,我的父亲又患上突发急性阑尾炎。当时,老师和同学也来关心我们,为我们代祷。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浸神」的师生陪我渡过了难关。

生命历程的转折点

「浸神」是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透过学院老师的言教身教、同学的互相扶助,神帮助我重整了自己的事奉方向,拉近了我与神、与人的关系;特别重要的,是重塑了我对教会论的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教牧职分。所以,在此我要感谢「浸神」的培育,感谢院长,也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及同工!愿神继续赐福给「浸神」,带领「浸神」!

相关文章

在「浸神」的属灵航程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的校园设计,就恍如一艘大船。弟兄姊妹蒙神呼召踏上这艘大船,展开一趟满载恩典的属灵航程。他们不但在门徒群体中接受神学装备,更在其中经历磨炼,生命得以成长、更新、突破。这趟「信仰寻求理解」的旅程,最终成了一生「信仰演示理解」之旅,叫人无论在言行教导,无论在大小事情上,都要忠心作主门徒,展现基督的真实,以及祂所成就的一切! ...

从渴慕圣道到转化生命

陶婉珠基督教研究硕士起初怀着一颗「如鹿渴慕溪水」的心,进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就读,转眼已四年了。感谢神让我认识真道,让我生命得饱足,得转化!回顾这段岁月,就像一段冒险的旅程,当中却充满神的预备和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