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职事的乱与序

佘枝凤基督教教育助理教授

活在贫富悬殊的香港,不少堂会尝试走进社区,接触贫者,扶助经济困难邻舍。可是,亦有不少堂会浅尝了助人之乐,便热情不再,甚至失望离场。本文从实践神学省思的进路,探讨教会扶贫职事中容易出现的混乱和迷思,并以一个堂会个案作为说明例子,然后建议一个秩序有助理顺教会职事的乱象。本文目的有二:除了希望读者明白扶贫职事的乱与序外,亦想借此介绍实践神学可以怎样有助于堂会的牧养领导。

一个堂会故事

一所福音派堂会,几年前开始在圣诞节派发玩具给居住在邻近公屋的儿童。参与社关活动的信徒大多是中产专业人士,日常生活里甚少接触贫穷人。他们认为「贫穷」不过是「缺乏物质」,所以参加者在教会努力筹集物资,然后派发给贫穷的儿童,借此表达关爱。

堂会初次举办这类活动,信徒觉得派圣诞礼物的行动唐突又冒昧,担心惹来对方误会。牧者激励一番后,大家才鼓起勇气走进屋村,逐家叩门,开口介绍自己,然后送上圣诞卡和那些用礼物纸包裹好的玩具。检讨会上,大家分享经验,发现不少人都被那些接受礼物的小孩和他们母亲的笑容和热情所打动,于是大家决定下一年继续此活动。后来堂会更扩充服侍范围,还在复活节派糖果,新春派糕点。

可惜,几年后,牧师发现参加人数下降,难以招募足够人手维持这社关职事。牧师在会友大会上,公开询问会众为何热情消退。大家沉默片刻后,有一位弟兄站起来,说:

牧师,我们已厌倦帮助这些人了。我们给予他们东西已好几年,但他们的情况却没有改善。他们不过是一年又一年坐在那里,等着收礼物。你有没有发现,每次我们入屋送礼,从来未见过男人?住客通通是未婚妈妈,为了获得更多综援金额而生育孩子。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们帮助。1

若你是故事中堂会的牧师,将怎样回应那弟兄呢?堂会领袖可能倾向从个人灵性层面入手,理解事奉人员的埋怨不过是信仰浅薄、心志不坚定的表现,于是私下与他们倾谈;若不奏效,惟有无奈地任由事奉人员流失。

实践神学省思——开始、目的和方式

实践神学能有效梳理这类棘手的牧养困局。它对堂会的帮助,不在于提供即时答案,因为若果有的话,牧者和领袖就没有理由花时间进行繁复的实践神学省思了。正如普林斯顿神学院教授欧斯孟(Richard Osmer)在《实践神学:导论》(Practical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2 说明,实践神学省思有一个特定的起步点:当面对眼前的问题,堂会领袖呆若木鸡,穷一己所知也无法理解和改善,此刻就正是启动实践神学省思的时候。其目的是要寻求一个对上主忠诚的教会实践,正如苏格兰阿伯丁大学史云顿(John Swinton)在《实践神学与质化研究》(Practical The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所言,实践神学是「帮助教会在与世界互动中,忠诚地参与上主的救世行动」3。方法上,欧斯孟提出一个实践神学省思循环,由四项任务组成:(一)描述任务、(二)解释任务、(三)规范任务、(四)践行任务。下文我将应用欧斯孟建议的方法,反思上文那堂会的处境,借此展示每项任务的操作和结果。

任务一:描述

堂会发生了扶贫事奉人员流失的情况。按欧斯孟的建议,堂会领袖首要工作是有系统地收集资料,尽量解答这问题:「到底发生了何事?」欧斯孟建议运用质化研究方法,例如,邀请参加者个别面谈,或召聚小组交流,然后从中识别一些共同的言行模式(patterns)。举例说,受访的三位事奉人员,虽然离场原因各有不同,但皆对贫者不满,埋怨他们没有上进心,长期依赖别人救济。

任务二:解释

任务二是寻求一个对事情有说服力的解释。欧斯孟建议牧者领袖就任务一所发现的言行模式,参考相关学术研究来解答这问题:「为何事情会如此发生?」有不少文献指出,助人者容易对贫者不满,原因不在于扶贫者灵性欠佳,而在于他们对贫穷问题的误解。上文的个案其实改编自圣约学院(Covenant College)教授科比特(Steve Corbett)和菲克特(Brian Fikkert)着《如何扶贫而不害人害己》(When Helping Hurts)中的故事。两位作者从他们多年从事社区发展和教会扶贫工作的经验和研究,发现教会扶贫不能单靠良好意愿,因为对贫穷无知,容易对人造成伤害。他们归纳了一条害人害己的扶贫方程式:

简化
「贫穷」
为「物质
缺乏」
+
非贫者的
「上帝情
意结」
+
贫者的
自卑感
=
「害人害己」
的扶贫

故事中的堂会也出现了科比特和菲克特所描述的害人害己现象。首先,个案中的信徒把「贫穷」简化为「物质缺乏」。他们怀着「上帝情意结」,以为自己比贫者优越,能解救他们。最后,他们因期望落空而灰心,对贫者抱着负面的观感而退出扶贫职事。此外,会友也无意间加剧了贫者的自卑感,伤害了他们。科比特和菲克特的原著个案透露了穷爸爸的苦况。每当他们在家里听见教会报佳音的歌声,便感到羞愧而急步溜走。北美的非裔男性通常难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圣诞节是他们感到最难堪的日子,因为身为一家之主,却无养家能力,眼巴巴看着人家孩子收到自己父亲的礼物,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若有其他人取代自己送礼物给孩子,穷爸爸就感到非常难受,无地自容。

国际的研究发现自卑和羞耻对贫穷人所造成的伤害,远超过物质缺乏。纳拉扬(Deepa Narayan)等人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的研究,4 访问了四十七个国家的贫穷人士,发现最叫贫者痛苦的是「人际贫穷」,包括被孤立、被蔑视、被厌弃等。例如,一位来自摩尔多瓦(Moldova)的失明妇女说:

对穷人来说,每一样皆可怕——疾病、丢脸、耻辱。我们是跛子,害怕所有事,依赖所有人,却没有人需要我们。我们好像垃圾,人人都想抛弃我们。

以下的话,表达贫穷之痛在于失去话语权和无助感:

人处于贫穷之时,在公众地方就没有发言权,又自卑。她既没有食物,房子里就常有饥饿之事。她的家没有衣服,没有进展。

——一位乌干达妇女

今日贫穷的势头凶猛,政府或大型教会也只能勉强应付这问题,所以我们感到有点无助。这无力感叫人相当痛苦,甚至比贫穷本身更痛苦。

——一位乌干达老伯

2014年,有一个研究也发现羞辱是贫穷人共同的经验。沃克(Robert Walker)研究了包括中国和南韩在内的七个国家的贫穷人士,在《贫穷之耻》(The Shame of Poverty5 中指出,羞辱不单是贫穷的结果,更是延续贫穷的结构性元素。

为了避免「帮人」变成「害人」,教会理当重视纳拉扬等人和沃克的研究成果。扶贫时,教会应当聆听贫者心声,较全面地认识贫穷人的经验。但是,对教会来说,扶贫不单是人道救济,实属教会职事;因此,重建其目标和方向时,教会必须以其信仰传统为基础,不能完全依赖社科知识。

任务三:规范

欧斯孟建议牧者领袖进行实践神学省思的第三项规范任务时,要运用圣经和神学知识,回答这问题:「该当怎样?」就本文个案,我建议堂会参考那以圣道为中心的职事观和耶稣对贫者的理解,来重建教会扶贫职事的目标。

担任国际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国际计划策略部(International Program Strategy)副总裁多年的美国福乐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授迈尔斯(Bryant L. Myers),在《与穷人同行》(Walking with the Poor6 一书劝导教会不要为了扶贫工作的成果而失掉教会本质。他强调教会乃基督的身体,是神国在世上唯一的标记,是教导人认识和活出当初归信呼召的群体;教会恒常的圣道和圣礼职事,是信徒把福音带进世界的唯一推动力;教会要成为以圣言为中心的诠释群体,才晓得怎样在处身的世界忠诚地诠释圣经,建立群体的使命,才能够在偏离时获得悔改归正之恩。

迈尔斯以圣道为中心的职事观,有助个案中的堂会把扶贫职事置于宣讲职事之下,使它与教会恒常的圣道和圣礼生活接轨。这意味「作门徒」是教会社关职事的前设,而决定扶贫职事所向和所是的要理,是耶稣基督有关贫者的教导。不过,基督的教导,往往叫现代人惊讶。衪是那位称贫者为有福的主。

我认为约翰福音九章41节能够尽显基督颠覆贫富的教导;耶稣对法利赛人说:「你们若是失明的,就没有罪了;但现在你们说『我们能看见』,你们的罪还在。」(和合本修订版,下同)马丁路德在1518年的讲道解释了这第41节,7 指出假如法利赛人看见神医治那生来瞎眼的乞丐后,懂得说「我们真是比这个天生盲的更盲」,便没有罪,但他们没有这样说,所以仍在罪中。

「我们真是比这个天生盲的更盲」,这显然是对自己和别人能力的一个判断,但极不寻常;这即是耶稣吩咐有视力的人看自己比身旁天生盲的更盲,教导德高望重的领袖看自己比身边的乞丐更卑贱。马丁路德的诠释,说明福音的颠覆性,叫居上位的降卑,叫富有的人跟卑微的人认同,而卑贱的人反得高升,犹如约翰福音第九章那位瞎眼的乞丐;他获耶稣拣选,蒙主差遣作神的工作,「使不能看见的看见,能看见的反而失明」(39节)。

我认为马丁路德的讲解精湛之处,在于刻画了神借着贫者做在富者身上的工作:贫者成为神置放在那些自以为富足者身边的仆役,好让富者醒觉自己在神面前是何等贫穷——不但没有能力参透神的作为,连自己瞎眼也不知道。马丁路德劝勉富有的人要学习领受身边卑微邻舍的帮助,要跟贫者认同。如果他们蒙恩得医治,便该赞叹上主,说:

神啊!此人原来是你为我预备的。他是一面镜子,使我看见自己的面貌;又是一本书,写了我的本相。主啊!我终于看见,看到眼前弟兄的贫穷,正是我内里的本相。

马丁路德以上对约翰福音九章41节的诠释,有助突显教会和社福组织扶贫目标之别。教会走进贫者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贫者脱贫或充权(empowerment)——虽然这也是美事;教会乃在基督里且在圣灵的大能中学习与贫者认同,在自身贫穷中彰显神的大能,并且教导其他蒙恩之贫者如此行。门徒群体根本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蒙光照自知贫穷的人,是自觉在认知神的事上瞎眼的人,是自知需要基督医治救助的人。所以,教会是以贫者的身分进入贫者的世界,以「与贫者认同」的模式去扶贫,犹如一个乞丐告诉另一个乞丐在哪里有免费饭吃。

任务四:践行

实践神学省思最后一步,是总结以上三项任务的成果,然后建议一个新的教会实践。回顾个案中的堂会,其扶贫实践之失序,源于对贫穷经验的误解、偏离圣道职事,以及对神、对己认知不足。所以,新的教会实践,除了要聆听贫者心声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事奉人员聆听主,重置外展社关行动于圣道职事之下。作为教会职事,信徒走进贫穷社区,严格地说,目的不在于救济,而在于展现基督的中保工作。首要的不是筹集资源,而是作门徒;要常常站在基督的身后,以基督的目光看眼前的贫穷弟兄姊妹,借基督的耳朵来聆听他们,随时准备领受基督借贫穷的弟兄姊妹向我们施予怜悯,然后赞扬这位怜悯自己和邻舍的基督。

总结

本文透过一个堂会扶贫的个案,探讨教会扶贫职事的失序和秩序,并同时展示实践神学省思在堂会领导中的功能,如何帮助堂会领袖梳理牧养困境,剖析其方法、步骤和结果。期望本文有助教会在与世界的互动中,理顺那可能出现的乱象,重建一个以圣道为中心的职事秩序,最终能够忠诚地参与上主的救世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改写自笔者在第七届使命商道论坛「实践神学的社群转化」工作坊(2018年10月27日)的演讲稿。

1 以上故事改编自Steve Corbett and Brian Fikkert, When Helping Hurts: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and Yourself (Chicago: Moody, 2009), 66。
2 Richard Osmer, Practical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8).
3 John Swinton and Harriet Mowat, Practical The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London: SCM, 2016), 7.
4 Deepa Narayan et al., Can Anyone Hear Us?: Voices from 47 Countries (Geneva: World Bank,1999).
5 Robert Walker, The Shame of Pov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2014).
6 Bryant L. Myers, Walking with the Poo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Maryknoll: Orbis, 1999).
7 Martin Luther, “Sermon on the Man Born Blind, John 9:1-38” (17 March, 1518), in Luther Works, vol. 51, ed. Jaroslav Pelikan and Helmut Lehmann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59), 35-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