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火花四溅

邓绍光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

除了「研究与写作」及「毕业研讨班」,我近年与其他老师合教的科目包括「教会敬拜学」、「教会神学观」、「韦利蒙:崇拜、伦理、宣讲」等。最容易的教学安排,是各老师各按自己的专业讲解同一课题,但这样的话,老师之间却缺乏互动。虽然学生可以在同一科之内尽听不同老师的专业知识,却难以看见整全图画。因此,在课堂设计上必须花点心思。

至少,共同兴趣是必须的起点。有分教授上述三科的老师都对相关课题有所涉猎、做过批判硏究,甚至曾发表学术文章;他们早已累积了基本知识,因为教学的机会,就可以对有关课题加深了解,有所得益。这种共同兴趣的培养,也得力于平时交流。那么,敎学就不是「搬字过纸」了。

因为以共同兴趣为起点,所以采用「协同教学」的科目有些是选修科。 「教会神学观」跟「韦利蒙:崇拜、伦理、宣讲」,就是这样的例子。教授后者的那三位老师,原来各自对韦利蒙的某一方面特别感兴趣,且按照教会的实际处境对他的学说加以批判和吸纳,而非不假思索地照单全收。这科目授课的要求不只是老师讲解自己的部分,也要互相听课,参与堂上讨论。这样,老师不单拓宽了自己的知识,也跟同学一起整合,得出融会贯通的了解,而非零碎的资料。

加强老师与同学的互动,也是「协同教学」的新尝试。这主要是透过学生阅读指定书籍或文章和老师的考问。指引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学生容易茫无头绪,失去方向。负责的老师拟出几道题目,指出须注意之面向、思考之重点,好帮助学生不致失焦,并且讨论也要扣连学生自身的教会经验,好活学活用。课堂上带动全体的互动,对老师是考验。这既要求老师自身的知识要通透,也要有了解学生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相当之应对能力,能提升及启发思考。一位老师可能勉强应付,两位老师则可以互相补足,三位老师很多时火花四溅。这是愉快的学习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