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神」与「院长参议团」

曹伟彤院长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的「院长参议团」(「参议团」)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来,参议团的发展放缓,成员彼此见面交流的机会亦逐渐减少。直至2009年,我重新招聚参议团各成员,每年举行定期聚会,情况才开始改善。经过十年时间,喜见成员彼此的关系日趋紧密,并且日益能够发挥参议的角色。由于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每年聚会的讨论气氛都相当炽热兴奋,成员热情投入,将所知心得倾囊相授,毫不吝惜。

给我新知的良师

基本上,我是一位牧师、一位学者;世上有许多事情,我既不知,亦不懂。参议团成员成为我吸收外界新知的良师益友。每次周年聚会,我都可以无拘无束地显示自己的「无知」,将一些实验性质的构思抛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这群参议团成员,乃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各自在银行、金融、保险、市场推广、建筑、贸易、教育等不同专业领域,独当一面。在他们当中,我不怕没面子,也不怕被揶揄,反而希望透过自己的「无知」,让他们贡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弥补我的不足。所以,我很喜欢细听他们的故事和睿见,吸收他们的经验。

过去十年,我就是这样从他们身上吸取宝贵的人生经验。诚然,通过聆听和想像所学习得到的,是有限的,但总体加起来,能够集腋成裘,开启我的眼界,丰富我的人生,增添我的经验,以致我能够将这些经验转化,应用在教会的牧养及神学院的发展之上。

彼此团契的益友

此外,我不时个别约见参议团成员。一方面,这可以深化会议的讨论内容,加深彼此对某些课题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这也是主内肢体之间促膝谈心;大家畅所欲言,一同分享事奉的情趣,一同享受生命的交流和团契。

双向的交流学习

近年,由于参议团成员的关系日益坚固,彼此的信任度也日见提升,大家都愿意敞开心扉,放胆将自己的心事和见解在众人面前表白。我顺着这个大好势头,除了继续吸收他们的经验,亦越来越多给予他们在教会牧养方面的意见和支持。

而且,可以说,我在他们中间不单扮演学习者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教导他们有关神学教育的知识。他们固然是各自行业的精英,是教会的领袖,但神学教育这个领域,始终不是他们最熟悉的范畴。因此,我将自己对神学教育的理念、所知道的故事、第一手的经验,与他们坦诚分享;希望他们从中有所吸收领会,以致他们对神学教育提出的意见,也能够更适切到位。反过来说,我吸收他们的社会和教会经验,也有助我所打造的神学,能够对教会更加适切到位。所以,我期望跟他们越来越多分享我埋首钻研的神学学问。可见,我们彼此的认识和学习是多方面的。当然,我们透过这事奉岗位最终极认识的,是我们所事奉的神。这是我们一生中最终极、最重要的学习。

扩建工程与参议团成员

「浸神」的校园扩建工程,经过十年时间的酝酿,最近在5月23日刚举行了动土礼。我细数当中的故事,其中不乏参议团成员的影子。

我就任院长初期,有一位热心的参议团成员打算奉献港币780万元,用于神学院扩建的工作。那时,我已想将这工程命名为「信望爱工程」。但当时学院实在百废待兴,究竟是否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行校园扩建呢?于是,我咨询董事会正、副主席的意见,最后确定当时并不是一个启动扩建计划的合适时机。因为,当时神学院进入了历史转捩点,到底经历拆毁后,是否可以重新建立,或是每况愈下?无人知道,只有神知道。因此,我透过她教会的执事向姊妹说:「暂时不要捐献,求神引领。当神学院将来真的有美好的事工,知道那是神的心意,我们才扩建神学院的硬件;并且,要扩建的话,那时必定是欢天喜地的,喜乐地扩建校园。」

无论如何,这位姊妹及她家人的心意正正成为学院的打气,叫我们知道这所神学院是属于教会,是属于神。神必赐下阳光雨水,充足的供应,只要我们忠心回应,与神同工。此后,我就专心建立整个学院的灵性氛围,加强其教学和研究写作的力量。

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现了很多新的日常用语,例如「殷切款待」(hospitality)、「神学智慧」,( theologia )、「同心协作」(synergy)、「作主门徒」(discipleship)、「整全宣教」(integral mission)、「休戚与共」(solidarity)、「团契相通」( koinonia )等。随着相当的日子过去,学院「信望爱工程」的软件和内容部分的草图,初步成形了。

记得2011年2月20日举行的六十周年钻禧感恩崇拜上,我分享了「浸神」的「信望爱工程」的憧憬,而具体事工的落实,包括:扩大教授团队、发展研究院课程、改革和发展信徒装备课程,以及构思开设浸信会神学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社会研究中心和伦理研究中心的可能性。这些年间,「浸神」无论在师资、学生、出版、研究院课程、信徒装备课程、遥距教育课程等各方面,在质和量上均有显著的发展。我们的研究院课程和出版,尤其取得美好的成果。很自然地,学院须要继续成长,为香港教会和中国教会继续成长。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方和设备去配合事工的发展,所以我们旧事重提,再次提出扩建校园的计划。

属灵印证与参议团成员

其实,今次「校园扩建」的工作,不单是由院长提出,也是由董事和院长参议团热烈推动。我反而有点却步,因为想到需要那么多金钱,是否真的可以成事?但董事和院长参议团成员异口同声,一致认为机会难得,这既是神的工作,祂就必定负责到底。这样,我们就一同承担校园扩建的工作。

扩建工程由始至今,均有许多属灵的印证。首先,董事会非常齐心,对校园扩建计划没有争吵,没有争议。经过深思熟虑和祷告寻求,各人都同心说「阿们」。

另一个印证是「730」会议。事缘于2018新学年之始。当时开学在即,我有不同的营会和会议须要出席,但「建筑小组」和「校舍环保研究小组」的工作又密锣紧鼓地展开了,各委员(其中部分也是院长参议团的成员)竟然愿意在早上7时30分前来神学院开会。开会的时候,大家脸上没有苦情,而是非常愉快。有一位成员说:「我们一早前来神学院敬拜团契!」我们每次开会,都是用心用力,又非常快乐,好像见老友饮早茶似的。至今,我们继续在7时30分聚会。这些建筑工程界和教会的精英,愿意看别人比自己强,谦卑地聆听对方的意见,将神学院的益处、教会的益处放在首要位置,让我十分感动。或有人说「理想的浸信会信仰实践,应该就是这样」,但我看到的,更是一个属灵的团契。

另一个重要的印证是参议团日趋成熟。今年4月13日,参议团开了五个小时的会议。各人尽抒己见,互通交流。他们曾于数年前的周年聚会,大力鼓励学院在扩建工程上要勇敢多走一步。原初构思的扩建工程,只是兴建一幢总面积约一万平方呎的四层高教研大楼,但参议团鼓励学院要重新规划整所神学院的地方使用,并进行全面的翻新维修工程。

看见了这些属灵的印证,我深信整项扩建工程有神在当中领航。为着这一切,我们献上感恩,一同赞美神!

为神而摆上自己

这些年间,「浸神」在各方面着实渐见成熟,可惜口碑仍未建立得稳固。过往发生的憾事,所带来的影响十分深远,旁人很难想像「浸神」如何能够复生。近年,参议团为建立「浸神」的见证和口碑而努力,希望神学院能对教会有更大的益处。他们对神学院的网页、形象、财务管理、校园扩建等事情,给予很多意见。今年会议上,我们讨论了神学院如何建造神学,帮助教会应对香港的社会。他们很愿意担任辅助、支持,甚至发动的角色。

十年前,我说,老师是推动神学院前进的引擎,现在神学院还增添了一些辅助引擎,其中之一就是院长参议团。每一次举行参议团会议,我的内心总是欢喜快乐,并且带给我很多思想。参议团成员似乎也在会议后继续思考,并且每每以短讯、书信将他们的想法传递给我。

「浸神」有这么一群不辞劳苦、愿意为扩展神的事工而摆上自己的参议团成员,实在是它的莫大福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