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克与「浸神」义工团队

林国彬

院牧、实习主任、实用神学科讲师

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1909-2005)是当代知名的管理大师,对于管理非营利机构尤其有创新独到的见解,深受各界推崇。而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在神的恩领下,得以稳步前行;这除了有赖一群老师、同工努力之外,默默付出的义工团队也是功不可没。杜拉克对于管理非营利机构的见解,值得我们参考,并且对「浸神」发展其义工团队,也可以有所启发。

第三类机构

杜拉克指出,以往谈论组织管理,一般来说,只会想到两类,即商业机构政府。商业机构就是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即第二或第三产业),政府就是负责规划和监管;前者是工商管理,后者是公共行政。其实,还有第三个类别,常被人忽略。它既不是政府的监管机构,也不是为了利润而营运;从前称为「非营利机构」(或「非牟利机构」,即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现代则多称为非政府组职(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当时美国有非常多这类机构,很多都是依靠义务工作者来营运及推动。于是杜拉克问:「为何如此?有何重要性?」由此他展开了研究。

杜拉克本身为基督徒,他撰写的《非营利机构的经营之道》(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也记录他访问了不少基督教组织。此外,杜拉克将一些机构如医院、大学、教会等也界定为「非营利机构」。很多人认为「管理」,就只是指「工商管理」,而非营利机构或义工则不需要管理,但杜拉克却不认同。他着力研究非营利机构,指出就算是非营利机构或义工也需要管理,只是方式不同,其管理方式甚至值得商界借镜。

使命与群体

谈论非营利机构的经营时,杜拉克首先指出,它必须具有使命。不少人本身已有全职工作,但仍愿意付出公余时间当义工,就是因为被该机构的使命所吸引,认为所做的事情有价值。透过参与义务工作,他们感到对社会有贡献,并且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是饶有意义的。

此外,参与非营利机构的义务工作,让人可从中获得社群的经历。那时,不少美国人居于市郊的独立房屋,缺少社群的经验;在教会或童军组织做义工,他们便可获得社群的经历。一般工商机构因牵涉升迁的利害关系,同事间可能出现冲突,但义工群体却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这样的社群经验会较为理想;众人一起服侍,社群性较强,不存在为了升职而互相争竞,争取表现。

成长与管理

杜拉克认为人做义工不是为酬劳,那么机构能给予他们的,就是帮助他们履行使命,帮助他们成长,发挥所长。因此,领导层必须让他们清晰了解机构的使命,并且要随环境转变而不断界定使命,将使命化成具体可行的行动。此外,要让义工学习新的技能。杜拉克强调义工培训,要让义工有能力作出贡献。

有些机构对于义工的态度是来者不拒,其实管理者要先了解参与者有什么长处或特质,然后安排他们于适合的岗位,作好人力资源分配。他认为不要把参与者看作「义工」,而要看作「非受薪员工」(unpaid staff)。虽然他们只是部分时间参与,但大家也要协议上班的时间,看看所处岗位是否配合其所长。此外,还要定期评核,不是用作升迁的依据,而是审视义工是否从其工作获得满足感、其贡献是否符合机构的使命、个人生命有哪些方面需要成长或发展等等。

「浸神」与义工

杜拉克对非营利机构的见解,如何应用在学院的情况?「浸神」的使命是什么呢? ──训练下一代传道牧者。学院的义工如何在这使命上作出贡献呢?我们既有事务性质及行政方面的义工,例如院董、院长参议团成员,以及各式各样的工作小组成员、行政人员、文职、影音义工等等,也有教学上的义工,例如参与本院实习督导委员会的现职牧者。他们均无私地为了大使命,以自己的专长及时间协助学院发展,一同培育将来的教会领袖,一起为神国作出贡献。

我们可以如何更清晰地把学院的使命传递给义工?如何加强他们在「浸神」的社群经历?除了邀请他们参与「浸神」的早会、崇拜聚会、感恩节、圣诞崇拜、旅行等活动之外,还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加强他们的培训?如何给予他们成长及发展的机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关文章

让爱传出去

麦兴强道学硕士一年级兴强与太太瑞贞及儿子麦博小学高年级时,我在学校举办的福音营会决志信主,可是心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