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记的神在哪里?

没有神的书卷?

以斯帖记没有提及神,这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信徒或学者,大都认为这只是作者的修辞技巧而已,因为他们推论:作者肯定是个犹太人;若是犹太人,他便肯定是个一神论者;因此,他可能只是采用了某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叙述方式去讲故事,从而表达一种新颖的神学观点。旧约圣经曾以七个名字指称神,以英文音译这七个希伯来名字,就分别是YHWH(耶和华)、El(神)、Elohim(神)、El Shaddai(全能的神)、Elyon(至高者)、Tzevaot (万军)和Yah(耶和华的简称);有时候两个名字可合并使用,例如:YHWH-Elohim(耶和华神)、El-Elyon (至高的神)、YHWH-Tzevaot(万军之耶和华)。奇怪的是,神的这些名字竟没有一个出现在以斯帖记!

以斯帖记不单没有提及神,作者也好像刻意不提及任何与宗教有关的事情,例如:作者记述以斯帖要求末底改呼吁犹太人为她禁食,似乎刻意不在「禁食」之后加上「祈祷」二字,以免暗示这是与「神」有关。不过,犹太遭受灭族厄运,原因显然与「神」或犹太人的宗教信仰有关系。末底改违背王命,不肯跪拜哈曼(三2),可能是由于他认为除了神(和王?)之外,不可跪拜任何人或偶像,否则就触犯律法中禁止跪拜偶像的诫命。又例如:哈曼说犹太人只遵守他们那些与众不同的律例,不遵守波斯的律例(三8)。其中与众不同的地方,显然是与神的诫命有关,特别是与安息日和饮食的规定有关。

从机缘巧合的事件看见神?

另一方面,作者又似乎多次暗示,犹太人得救免于灭族的整个故事,其中每一个关键细节,都好像不是偶然发生的,背后好似有策划者在安排,使每个重要的机会适时出现: (一)以斯帖获选入宫,不单是因为她的美貌,更重要的原因,是王后瓦实提违背王命,不愿意向众臣民展示她的美貌,因此被废;(二)因而使以斯帖有机会获选中入宫;(三)末底改无意之中得悉两个太监想下手谋害亚哈随鲁王;(四)他救驾有功,却没有得到王的赏赐;(五)末底改不肯跪拜哈曼,促使哈曼计划除灭他,这事更连累整个波斯帝国内的犹太族群,他们将要跟末底改一同灭绝;(六)以斯帖知道后,答应末底改冒死晋见王,向他恳求,为族人请命,但要求犹太人要先与她一起禁食三日三夜;(七)以斯帖蒙王恩准赐见,王也愿意带哈曼赴她为王预备的宴席;(八)亚哈随鲁睡不着觉,起来读历史,发现末底改救王有功,但竟没有得赏赐;(九)哈曼刚好在御花园准备见王,想请王将末底改挂在特别为他而做的木架上,把他处死;(十)王征询哈曼意见,看看要如何赏赐末底改;(十一)末底改骑着御马,由哈曼牵着,巡游全城,以示王恩;(十二)王带哈曼第二次赴以斯帖的宴席,席间王后揭露哈曼灭族的阴谋,王愤极离席出去御花园;(十三)王从御花园回到酒席厅,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求情,以为他在凌辱王后;(十四)哈曼被处死,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造的木架上;(十五)王准以斯帖和末底改写谕旨给犹太人,准许他们以武力对付那些准备要伤害他们的人。以上十五个环节中有七个情节(粗体字标示的部分), 事情发生都是机缘巧合,不是刻意计划出来,且是缺一不可,缺少这其中一个,哈曼便不会被处死,局势便不能扭转。

若万事万物皆由神主宰,「机缘巧合」自然也是出于神的手。因此,虽然以斯帖记的作者没有直接提及神,但我们能否从其叙述就可以推论得知神无声无息地在历史中工作,拯救自己的百姓?可是,作者既然刻意避免在以上任何一个关键时刻谈及神的作为,我们为什么反而要刻意在它们当中寻找神呢?对于机缘巧合,传道书认为,在它们当中不单找不到神,找到的只有被死亡缠着的网罗:

凡临到众人的际遇都一样:义人和恶人,好人,洁净的人和不洁净的人,献祭的和不献祭的,都一样。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在日光之下发生的一切事中有一件祸患,就是众人的际遇都一样…… (传九2-3上)

传道者可以肯定的,是痛苦在人世间的共通性;人并不能借道德或宗教去避免苦难。他也否定人能借自己的努力或天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转而回顾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强壮的未必战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聪明的未必得财富,有学问的未必得人喜悦,全在乎各人遇上的时候和机会人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险恶的网圈住,鸟被罗网捉住,祸患的时刻忽然临到,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传九11-12)

传道者提出:无论是输赢、胜败、得粮食、财富或其他令人快乐的事情,都与我们的努力并无必然关系。不是由于人的努力或天分,而由于机会,我们才遇上这些令人开心雀跃的事物;也是由于机会,鱼或鸟才遇上网罗,陷入死亡之中。

若问传道者「然则谁掌管机会?」,他并没有答案,且不会认为人可以凭机会遇上神。他思索人生,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工作和死亡是任何人都不能逃避的事;既然死了便不能工作,我们就只好在工作中寻找神以及祂的恩赐:

难道一个人有吃有喝,且在劳碌中享福,不是福气吗?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 (传二24)
总而言之,人能够在他经营的事上喜乐,是最好不过了,因为这是他应得的报偿。他身后的事谁能领他回来看呢? (传三22)
看哪,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应得的报偿。而且,一个人蒙神赏赐财富与资产,又使他能享用,能获取自己当有的报偿,在他的劳碌中喜乐,这是神的赏赐。 (传五18-19)
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最大的福气莫过于吃喝快乐;他在日光之下,神赐他一生的日子,要从劳碌中享受所得。 (传八15)
在你一生虚空的日子,就是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日子,当与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一生中在日光之下劳碌所得的报偿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须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传九9-10)

传道者怀着「有今生、无来世」的人生观,不断重复「活在当下、努力工作、享受成果」的主题,却不去探究今生不能经验的永恒。永恒与现世重叠、「今生决定来世」这个视角或向度,要到耶稣的教导以后,才全面展开。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传道书和以斯帖记都不会认为我们可以从机缘巧合的事情,看到神的作为。

从人物的表现,寻找神的标记?

若神并不存在于偶然中,那就只会存在于必然里。每个人一生不能避免必须做的事便是工作,而工作总会带来可享受的成果;这是神赐给人类的普遍恩典,正如神使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太五45) 。因此,若排除以斯帖记那些巧合的环节,不在其中寻找神,那就要在其他由故事人物刻意经营的事情中,看看是否有明确的指标,指向神存在的地方。其中最有可能的,是末底改对信念的坚持、以斯帖愿意冒险救同胞的勇气和承担,以及犹太人为以斯帖禁食三日三夜的决心。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信念、勇气或决心,都是故事没有明确提及,却是我们必须假设存在的,否则犹太人就不会遭难,也不会得救。

看来我们不应从以斯帖记已说的事去寻找神,因为神不在那里,否则作者早已告诉我们;那么,我们只能从作者没有说的事去感悟。难道神就在末底改的信念、以斯帖的承担和犹太人三日三夜禁食的决心里吗?这个问题,是按我们对以斯帖记的分析,经过「除错」(error elimination)的思考过程所得出的结果,但这仍是个问题,并不是答案。

耶稣比喻的启迪

因此, 我们要继续问:圣经什么地方论及神,却没有提及「神」呢?马太福音二十五章31至46节似乎就是这样的一段经文。在耶稣「绵羊与山羊」这个比喻里,王向那些要承受天国的义人,称赞他们如何在祂有需要时伸出援手。他们却很愕然,因为他们在世上从未遇见主,何时在祂有需要时善待祂呢? (太二十五37-40)当王斥责在左边那些被诅咒的人,他们也如义人一样感到愕然,因为他们在世上也从未遇见主,何时在祂有需要时视而不见呢? (太二十五44-46)。

马太福音二十五章31至46节中的「绵羊」和「山羊」都从未见过神,这是他们共同的经验。他们相异之处,在于有没有对有不同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主乃按此判断他们有没有善待过祂自己,并且按此决定他们是承受天国,抑或下到地狱。因此,我们可以推论,主耶稣这个比喻的意思是:神是个灵而不是物,因此不能看见,却无处不在;祂最希望的是获我们接进心内,而我们遵守祂的命令时,祂便住在我们里面:

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 (约壹四16下)

审判的主没有说,那些「饿了、渴了、流浪在外、赤身露体、病了或在监狱里」的人就是祂自己;祂只说,向他们表达爱,就等于向主自己表达。若用我们今天的讲法来表达约翰的意思,那就是:神的存在,并非如我们存在于物理世界的时空中那样子,祂不受时空限制;神存在于我们中间,天国也存在于我们中间。

法利赛人问:「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神的国来到,不是眼睛看得见的。人也不能说:『看哪,在这里!』或说:『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心里」或译「中间」]。 」(路十七20-21)

路加福音这个「在你们心里/ 在你们中间」值得斟酌,其意思应该是指天国并非主观地存在于信徒个人心里,而是客观地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就如当义人向弟兄伸出援手,神(祂就是爱)就在他们中间,义人所做的就是做在主身上。按此推论,若以斯帖记是一个谜,是要我们苦思神存在的问题,那么新约圣经告诉了我们,神就存在于书中所有出于爱的行动中:末底改对养女的栽培、对王的忠诚、对信念的坚持、对民族存亡的焦急,以斯帖为救同胞而敢于冒险的勇气,以及犹太人禁食支持以斯帖的同心协力。使徒约翰说「神就是爱」,这应该就是以斯帖记的谜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改写自笔者于本院早会(2021年10月7日)之讲道而成。经文均采用和合本修订版,其中的粗体皆为笔者所加的强调。

相关文章

等候室

再思青少年牧养曹院长在上一期《院讯》「院长的话」多次提及路恩哲的青少年牧养思想,认为值得参考,可以放诸香...

青年神学教育营

看见需要与时机曹伟彤院长表示,这几年来学院都在谈论实践神学,而青少年事工是实践神学的重要一环。几年前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