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资源宝库:梁根纪念图书馆
梁根纪念图书馆是「浸神」的教研资源宝库,是本院一个强劲的学术支援后盾,默默支援师生校友的学习及研究;它与学院教研的长远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回顾历史,1951年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成立之初,从士他令道迁入九龙城博爱村的时候,院舍就设有图书馆,并且自1953年起命名为「梁根纪念图书馆」,以纪念致力于中国布道的美南浸信会联会海外传道会的执行干事梁根博士(Dr. Milledge Theron Rankin, 1894-1953)。 1958年,图书馆随院舍一起搬至何文田山道一号。 1999年,图书馆又随院舍迁至现今西澳校园,且于2006年3月完成其扩建工程。现时图书馆位于西澳校园行政及教学大楼二楼,面积750平方米。藏书数量和种类在全港神学院中可算数一数二。
丰盛的学术资源
梁根纪念图书馆的馆藏十分丰富,种类多元。现有中、英文藏书近十三万册,期刊230种,期刊合订本6,440册,毕业论文逾230册,电子书34,900册,电子期刊1,260种,影音资料12,200件,光碟资料库840片。以合共超过十八万件的图书馆馆藏量而言,为本地神学院资源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除圣经及神学类别的资料,图书馆还提供其他学科的书籍及资料供师生校友作辅助参考之用,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科学等不同范畴;而且馆藏不断更新增长。图书馆搜购最近出版的中英文新书,每月约二百本,并且每月举行「新书展览」,务求让读者能有充足的资源去学习和研究,并掌握学术研究的发展。有不少研究生均表示图书馆资源丰富,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
馆内还有两个特藏。一是「主日学课程特藏」,搜罗与主日学相关的教材;现有多套依据年龄和学习阶段编写之主日学课程,并一批布偶及图画教具,供读者作圣经教导及宗教教育之用。二是「香港浸信会档案室」,收藏了浸联会出版物、各浸信教会及机构的周年纪念特刊、有关浸信教会的文献、本院的发展历程纪录等,数量多达3,100项。这些都是研究本地浸信会历史弥足珍贵的参考材料。
此外,本院为香港神学教育协会成员之一,读者除了可使用本院图书馆的资源外,还可使用馆际互借服务,借阅该协会成员神学院的图书馆藏书,拓宽可用的资源渠道。
革新电子资源
随着科技进步,学习资源亦迈向电子化,不断推陈出新。 2019年6月起,图书馆采用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Alma和Primo,取代已经使用超过二十年的Dynix系统。新系统更加便利读者,可以透过单一介面同时获得图书馆的纸本馆藏及电子资源的资讯;用书名、作者、主题或关键词搜寻馆藏资料,甚至书籍的目录;查询索书号码及借出状况;还可自行续借或预约。
图书馆也不断扩充及更新其电子资料库。现时订有六个提供全文(Full-Text)的网上资料库;除了电子书和期刊以外,还有合共二百四十多万份学术文章或研究资料索引。读者可以透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自由查阅,进行研究工作,十分便利。此外,图书馆还购备了大量多媒体电脑光碟,内容包括百科全书、字典、研经及释经工具、圣经地图、期刊索引、讲道集、神学人物、经典著述、宗教比较等,供馆内使用。
舒适的研习环境
图书馆清幽恬静,营造合适的环境给读者研习。馆内设有阅读座位三十五个,神学硕士生及博士生还可以申请固定座位,享有自己专属的空间读书和撰写论文。随着新教研大楼落成,供研究生使用的学习空间将会大大增加。此外,馆内设有一个导修室,可供二至十人进行小组研讨或会议。林建民先生表示导修室的使用率一直很高,不少同学预约作小组讨论或预备功课。
疫情下多走一步
近两年疫情反覆,学院因应情况推行防疫措施,图书馆有时只能维持有限度开放。但为方便同学、校友研习,图书馆尽量维持正常的开放时间至晚上。有时因受防疫措施限制,校友不能进入校园,但图书馆同工愿意多走一步,校友可预先致电图书馆,由同工到学院正门替他们处理借还书事宜。校友及同学借阅实体书籍或许多了限制,但林先生表示,根据数据显示,借书率维持平稳,并无下跌。在同工的帮助及丰富电子资源的辅助下,师生校友在疫情期间仍能善用图书馆的资源来学习和研究。
展望:扩充资源与空间
展望将来,两位副教务长都认为图书馆的发展,对学院成长十分重要。吴国杰教授表示,一所神学院要发展学术,不外乎两个决定性的关键:教授和图书资源。这二者是学术研究资源的重要核心,有好的教授和书籍才能吸引学生来学习,故图书馆在教研上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现时学院图书馆的藏书量在本地神学院中可算数一数二,但仍须继续努力维持,按学院实际的需要及研究方向,选购书籍及电子资源。
谈到图书馆资源电子化,吴教授指出现时图书馆的资源趋向电子化,但同时实体书又不可少。电子书固然更方便师生借阅,容易检索,而且节省空间,但基督教华文出版电子化的情况尚未普及,所以仍必须每年购买实体的中英文书籍。黄福光教授也表示同意。疫情期间,他看见同学、校友回图书馆借阅书籍受到限制,深感电子书的重要,认为要寻思扩展电子图书资源的方法,好更便利同学借得所需的资料。不过,他也认为现时基督教华文的电子资源仍不如英语世界的普及和方便。
若要扩充图书馆的馆藏,就必须考虑空间的问题。除了把图书馆资源电子化之外,另一正筹划的方案是重新规划图书馆现存的空间。随着新教研大楼落成,现存的校园空间将重新规划,而图书馆内的空间可重新规划,以腾出空间容纳更多藏书。此外,黄教授提议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复本,放置在校园以外的其他地方,方便同学借阅。吴教授指学院现时也有类似做法,例如位于旺角的信徒神学教育部有一个小型图书馆,馆内收藏了一些书籍和资料复本。
回望过去七十载,「浸神」的图书馆从博爱村院舍细小简朴的一室,发展至现在宽敞清幽的学术宝库,始终坚守使命,致力为每一代的老师学者、莘莘学子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和充足的学术资源。林先生表示图书馆将会继续扮演支援学院神学教育的角色,配合学院课程、老师的教学及研究,以及同学学习的需要,努力搜罗添置合适的书籍和电子资源,作「浸神」教研路上的硬件核心和强力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