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经学术交流会说起

「浸神」首届「圣经学术交流会」谈论什么?有何特色?
这场学术交流会与「浸神」推动的实践神学有何关系?
「浸神」的教研方向如何推动那以圣经为本的信仰实践?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不久之前举办了首届「圣经学术交流会」,反应热烈,取得理想结果。下文将为读者报导当日的盛况。我们又邀请了曹伟彤院长、两位副教务长黄福光教授和吴国杰教授谈论这场学术交流会,并探讨它与学院近年推动的「实践神学」有何关系、「浸神」的教研方向如何推动那以圣经为本的信仰实践等问题。

2023圣经学术交流会

亚洲华人圣经研究面面观

本院第一届圣经学术交流会于3月13日举行,主题为「亚洲华人圣经研究面面观」。会上邀请了来自亚洲四个不同地区的华人圣经学者,于刚启用的新教研大楼三楼会议厅聚首一堂,就新近的圣经研究成果彼此交流切磋。当日在场的除了讲员及回应讲员,还有本院一众老师、校内同学亲临参与,又有网上参与的校友及其他神学院的老师、同学,参与者超过一百人,可谓济济一堂,气氛热闹。

是次学术交流会共分为四节;每节约一小时,先由讲员发表研究成果,讲解文章,然后由另一教授回应,最后有公开讨论的时间。四位学者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理论、释经、实践等层面,并运用了不同的研究进路,例如历史评鉴、社会科学、文学等,甚或以神学与圣经研究交叉思考的方式探讨不同的圣经议题,呈现圣经研究的丰富面向及内涵,为读者探讨圣经及其实践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讲员的论文都与身分认同(Identity)有关:来自内地的游斌博士以中国学者的身分看中国的释经学;新加坡学者陈耀明博士从旧约历史探讨新加坡的华人身分;新约学者张楷弦博士从塑造门徒群体身分的角度探讨马太福音;另一位新约学者何善斌博士则谈论哥林多前书里建构基督徒身分的议题。前两篇论文是关乎政治文化处境下的身分问题,后两篇则关于新约的基督徒身分。

中国圣经学

第一节由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游斌博士主讲,主题为「中国圣经学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意识」,并由本院旧约教授黄福光博士回应。游博士提出中国圣经学与中国经学之间对话,将各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作对照,并举出中国经学著作为例与圣经作比对,认为研读中国经学的方法也可用于研读圣经。黄福光博士赞同以中国经学作切入点讨论中国释经学的进路,冀盼游博士及其学生能继续进深钻研这课题,甚至建构出一套「中国释经学」,成为神学院的一门学科让人学习及研究,这也是一件美事。

马太福音的叙事结构与门徒群体

第二节由本院新约助理教授张楷弦博士主讲,主题为「马太福音的叙事结构与读者回应:一个以『门徒群体』为焦点的提案」,并由中国神学研究院周永健教席副教授薛霞霞博士回应。张博士指出学界对马太福音的整体结构一直存在争议,因此他提出一个新的分析和见解,从剧情分析的角度,以核心事件为主线对马太福音进行结构划分。薛博士认为张博士的文章为过往只注重基督论的马太福音结构研究添加教会论的面向,尤其是「建立门徒群体」这个主题,又借此更新了我们对马太叙事结构的理解;而且,张博士的文章不同于过往的分析,强调讲论部分在福音书中整体叙事的功能和作用。

新加坡华人身分

第三节由新加坡三一神学院威廉‧奥尔德姆会督教席教授陈耀明博士主讲,主题为「新加坡华人身分:移民与超联通世界的双刃剑」,并由本院旧约客座副教授何溢信博士回应。陈博士以公元前六世纪回归犹大地的犹大人在民族身分上挣扎的处境为视角出发,辅以丰富的数据资料,从不同向度思考现代新加坡华人的身分问题。何博士回应时表示,陈博士的文章叫人开眼界,让他看见圣经能够有血有肉地应用于具体国家不同民族身分的人身上,展现两个群体在其处境中的挣扎。

在邪术风行的世界建构基督跟随者的社群身分

第四节由信义宗神学院新约教授何善斌博士主讲,主题为「在邪术风行的世界建构基督跟随者的社群身分:林前十二1-13『灵』的运用」,并由本院新约助理教授梁俊豪博士回应。何博士将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关于「灵」或「属灵」等相关用词放在古希腊行邪术的习俗背景去解读,从而突显保罗想借「灵」等相关字词建构读者的身分认同。梁博士回应时表示,很享受阅读何博士这篇文章,从中深受启发,又另外提出一些细节及论证的问题彼此交流讨论。他认为这些可进深讨论的地方正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值得读者仔细阅读。

融汇东西方文化的学术盛宴

交流会的讨论气氛热烈,每节的公开讨论环节均有教授或同学踊跃提出问题及回应,激发众人思考,讲员亦随之进一步作出补充或讲解,大家在学问上彼此切磋琢磨,实是基督教华人学术界一场美好而丰富的学术盛宴。

最后,曹伟彤院长向一众讲员及本院老师致谢。他表示这次会议是一场筵席,他相当享受讨论过程中彼此诚实、谦卑及互相款待的氛围,并且惊叹众学者阅读的仔细认真。曹院长对众人能一同推动亚洲华人圣经研究深感欣喜,又认为一众学者的学术研究融汇了东西方文化。虽然他们汲取的是西方学术的养分,但研究课题时能够把它们转化到东方的处境。他盼望日后学院能持续举办这类型的会议,促进华人圣经研究的交流讨论,一同享受美好的筵席。

参与者反应热烈

根据参与者的回应,大部分均表示交流会的内容深浅适中,从中获益良多。不少参与者表示最为深刻的是能够让不同研究专长的圣经学者有对话交流的机会,回应及讨论环节深具启发性,引人省思。这场交流会让他们认识不同领域的圣经研究成果,又可从中学习做学术研究的思路,大大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启发他们学习以多角度或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思考圣经。也有参与者表示备受激励,要更深入研读圣经,并在生活中实践出来。

不少参与者表示从讲员的演讲中受益不浅。例如游斌教授提出解读圣经的方法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视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与华人交流;陈耀明教授关于新加坡华人身分问题的探讨,加强了他们对身分认同观念的认识,能引起港人反思。

老师嘉宾乐在其中

老师们认为交流会气氛融洽,内容精彩,有很高素质的讨论,而嘉宾及讲员皆有很正面的回应,乐在其中,甚至透露其教授的神学院学生表示从会议中获益良多。黄教授对各学者的研究内容也表示欣喜,并且发觉同学享受阅读讲员的文章,以及运用批判思考的过程。曹院长亦对讲员的研究主题及内容表示欣赏,认为他们的研究能够确切应对社会现实的处境。

吴国杰教授对回应环节印象深刻,非常欣赏。他指回应者都是有备而来,回应皆切中核心,与讲员擦出不少火花;而且,更难得的是回应者的语气友善客气,讨论热烈,气氛却和谐。曹院长也表示赞同,认为这确实难得,欣赏讲员与回应者的态度真诚有礼。他喜见交流会上流露的情谊,既有学术氛围又有团契交通,这不单是学者的交流,也是朋友的交谊;这次可算是一个学问与友谊汇聚的场合。

不过,有老师和参与者反映,期望日后增加回应和发问的时间,让与会者有更多讨论空间;此外,交流会内容非常丰富,以致整个聚会的时间过长,希望日后可以有更适切的安排。最后,不少参与者都表示希望日后有更多这类跨地区、跨学院、跨范畴的圣经研究交流会,分享新近的学术研究成果。

以圣经为本的教学、研究与信仰实践

会后,我们邀请了曹伟彤院长、两位副教务长黄福光教授和吴国杰教授谈论这场学术交流会,以及「浸神」的教研方向。

圣经研究与实践神学

论到此次「圣经学术交流会」的缘起,曹院长指出过去十年社会和教会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随之兴起了各种神学思潮,但它们又能否帮助教会和信徒切实回应社会状况?这引发他不断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最后他认定圣经思维的重要,便想更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因此,在本院七十周年白金禧院庆感恩崇拜上,曹院长除了讲述「浸神」的「四页」故事,还为学院的未来发展画下蓝图,指出学院正努力构建的心灵及教研工程,其中就提出要推动「实践神学」。实践神学不仅是解释圣经和神学传统,还要指出什么是忠于圣经的实践。我们所做的神学必须「落地」可实行的,但这种实践必须回归圣经,圣经才是信仰实践的基础。

为了深化我们的圣经基础,推动圣经研究,曹院长邀请了黄教授负责举办是次圣经学术交流会。黄教授考虑了学院原有课程及活动的时间编排后,认为定于3月举行较为理想。随后他邀请了不同地区的圣经学者,发表他们新近的研究结果,恰巧各讲员也是来自亚洲各地,并且他们的研究也是关于「身分认同」。

推动圣经研究营造学术氛围

曹院长盼望这类交流会能营造圣经研究的学术氛围,更重要的是加强我们对圣经的重视和思考。除了可以像这次交流会那样邀请各地学者来本院分享,他认为也可以「礼尚往来」,我们的师生到其他地区作学术交流,因为这不单单是本院的工作,也是一众神学工作者的事。

因此,曹院长期望这次的交流会只是一个开始,冀盼这类会议恒常举行,持续不断办下去,以显示「浸神」非常重视圣经研究。而且,不用规模盛大,好像「大排筵席」,只要汇聚各方学者好友,几个学者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其中若有精彩的文章,作者又同意的话,还可以结集成书,让更多人认识。曹院长盼望这种学者间互相交流研究心得的聚会能细水长流地进行下去,成为「浸神」的特色。他也深盼华人圣经学者在此领域共同努力,并期盼有机会与其他学者携手合作。

两位副教务长也同意学院继续举行这类学术交流会,并以简单形式进行,或者每年举办一次。事实上,为配合本院研究院的课程改革,学院正计划于每年春季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让本院的神学硕士生及神学博士生发表其研究心得。将来举办的学术交流会可以考虑与这研讨会结合。

「浸神」与「以圣经为本的信仰实践」

圣经学术交流会是「浸神」深化实践神学的一环。信仰实践须扎根于深厚的圣经基础及思维,而高举圣经也正符合浸信会信仰的精神。曹院长强调不只圣经学术交流会,「浸神」举办的课程及活动也是相辅相成,共同迈向这同一方向:以圣经为本的信仰实践。

黄教授指出学院一直以来每年举办的「浸会周」、「宣教周」、每两年举行一次的「白箴士讲座」,加上未来每年春季举办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以及各式各样的讲座,都是朝这方向而努力:从圣经的层面进深到信仰实践。

吴教授认为这些活动、讲座、交流会,跟学院的课程学习不可分割,都是整体神学教育的一部分;而院内的课程设计,也同样是以实践为导向,期望同学能将圣经和神学知识落实于现实处境,并在未来牧养时继续反思和整合。举例说,本院的道学硕士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同的科目(例如圣经科、神学科、实践科等),但最重要的是毕业前要参加「高级整合研讨班」(Senior Integrative Colloquium)。同学要整合过往的学习,融会贯通,应用于自己将来事奉的处境,让同学作出属于自己的圣经研究和神学反省,将信仰践行于生活和牧养的层面。

与教会同行实践圣道

吴教授又说,神学学士及道学硕士课程提供的神学训练只是基本的,同学将来如何把圣经的教导落实于牧养处境,不是直接应用实践神学的理论就能解决。因此同学的自省、辨识和整合的能力极为重要,而学院在这方面也提供了支援。同学毕业后,成为牧者,学院会继续与他们同行。例如「浸神」的教牧持续教育课程,校友可以随时报读,延伸学习。更重要的是,假如校友遇上牧会上的困难,学院也欢迎他们回来寻求帮助。「浸神」希望持续帮助同学实践信仰,能够真正回应神的呼召。

同一道理,为协助众教会以圣经的教导来应对社会现实的种种挑战,曹院长近年多次举办「院长教室」和「院长茶室」,与众教会的牧者、长执、领袖、校友团契交流,彼此学习,共同努力。

最后,新教研大楼和人才的培育,对于推动「以圣经为本的信仰实践」也是相当重要。吴教授指出新教研大楼除了三楼的会议厅可以举办学术交流会,推动圣经研究交流,还预留了空间设立高阶神学研究中心及香港浸信会历史档案中心,以配合未来研究的发展,期望在将来切实协助服侍教会。

至于培育人才方面,曹院长指出学院除了积极吸纳各地具圣经及系统神学基础的学者外,也致力培育本地人才,特别是在实践神学科方面的。吴教授说,研究院的课程改革便是配合这个方向。神学硕士和神学博士课程的主修范围,除了「圣经研究」、「基督教思想」之外,如今还加上「实用神学」供同学选择,让他们可以专修宣教、牧养或宗教教育。这开启了培训从事实践神学教研的本地人才的一扇大门。

一同踏出信仰实践之路

浸信会获誉为「圣经子民」(People of the Bible)。面对个人生命、信仰群体,乃至社会各种困难挑战,愿我们首先回归上主的宝贵话语,以神圣启示为依归,踏出这条有血有肉的信仰实践之路。 「浸神」将继续与众教会、信徒同行,盼望借着校内校外的课程、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会及讲座、各项严谨的学术出版,以神话语启迪的亮光,一同将圣言化作行动,落实于生命之中,好让耶稣基督的门徒群体在地上成为明亮的灯台,照耀黑暗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