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聖經的人物和時代認同的難題
梅智理(Jerry E. Moye) 舊約及靈修學教授 作為傳道人,也作為教授聖經和神學的老師,我們面對一個必然遇上的難題,也是一個很好的難題,就是我們必須來回於理論性的學術研究和知識的實際應用之間。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筆者作為聖經教師、顧問牧師兼傳道人,曾嘗試把聖經研究與釋經的問題和靈修學貫串起來,從中得到不少幫助。我們一方面注重正確的釋經法,防止濫用信仰群體這件基本工具,另一方面也注重一種健全而充實的靈修學,好讓我們對神更加敬畏,為人正直不阿。...
閱讀更多
從聖經的教導到品格的培育
短訪:候任副院長談教學方向 曹偉彤教授將於8月1日起承擔副院長(學術)的新職務,並繼續兼任教務長一職。 在《院訊》這次短訪裡,曹教授回顧了過去數年的教務發展,進而從聖經的教導談到品格的培育,強調這兩方面將是學院著力發展的教學方向。...
閱讀更多
有關舊約倫理學的一點反思
黃福光 舊約副教授 倫理學本質上是一門跨學科的科目。舉個例子,在討論墮胎這個議題時,除了要對哲學、社會學及聖經的教訓有足夠知識,還要對懷孕和生產有一定的認識。同樣,在探討基因治療的一些議題時,除了要對入手的學科有所認識,還必須認識所涉及的各樣科學。舊約倫理學是倫理學的一個範疇,它探討舊約的價值觀、假定和實踐,察看它們與今天人們所面對的議題有何關聯。「舊約倫理學」這名稱並不意味要忽略其他學科,它只是意味要從舊約聖經的觀點去討論當今的議題。在學術上,這樣探討倫理會有「弄錯時代」的毛病,因為舊約時代與現今的時代本來就不可以比較。不過,舊約倫理學的存在和實踐的合法性乃是神學性的:神的話語能超越時間、文化和地域。...
閱讀更多
浙滬之行──文化與信仰反思
周佩珊 神學碩士生 感謝孔憲紹博士員生進修基金的資助,讓我有機會在曹偉彤副院長的帶領下,與林諾欣和賀志勇同學於去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到杭州和上海一行,探訪當地的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神學院,與國內教授及學生分享交流。在學術交流的過程中,我體會到國內師生對深層的人文精神如世界觀、人觀、真理觀和價值觀的關注。另一方面,在整個行程中,我又察覺到消費文化和市場經濟所代表的生活和思維方式,正無孔不入地滲透國內,而且對於他們所關心的人文精神正構成長遠的威脅。這次學術交流與文化考察不但擴濶了我的視野,更引發我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對中港兩地文化作出思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