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的恩典

曾惠鴻 道學碩士 Wilson Tsang (M.Div.) 惠鴻與黃福光副院長(研究)及葉唐建同學   這兩年全時間的神學進修得著滿滿的恩典,在此想分享我的一些領受。 恩典:認識神和救恩歷史   如果我不認識神,又怎能經歷祂呢?我又怎能言說一位我沒有經歷過的神呢?如果我不認識神,儘管我屬於基督,甚至作了傳道人,又怎能活出在基督裏的生命呢?因此,這段進修期間,每一次更深入、更全面地明白三一神的奧義,我所得到的喜樂滿足都不是言語能盡說的,是一種進入內心深處的感覺,並且活現於我的生命中。...
閱讀更多

宣教之途.神學之路.生命的道

葉唐建 道學碩士 Samuel Yip (M.Div.) 宣教之途   踏入神學院那年,我同時受感動,開始對宣教差傳工作有負擔。獲得印證後,我在差傳聚會中流淚舉手回應呼召;流淚非因傷感之情,乃因看見宣教工場的迫切需要。一方面越來越確定神要差遣自己踏上宣教之途,另一方面自己正全時間修讀神學;兩者並非此消彼長,乃相輔相成。從那時起「宣教之途」和「神學之路」便同時交織於我的「生命的道」。儘管年歲已長,起步或甚艱鉅,但踏進這道路時,卻發現這是一趟蒙恩、無悔之旅。...
閱讀更多

豐盛的神學生涯

謝天賜 道學碩士 Tse Tin-chi (M.Div.) 天賜與太太及兩位女兒   四年兼讀加上兩年全時間修讀,我在神學院充實地度過了六年。社會事件和三年多的疫情期間,神學院和社會一樣,經歷了許多挑戰和困難,但和教會這信仰群體的歷史一樣,縱使歷盡艱辛,卻見證神恩處處。...
閱讀更多

屬靈父母的天職:保羅的典範

梁俊豪 新約副教授 Bernard Leu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教會大家庭   初期教會信徒視彼此為家人,稱呼對方為兄弟姊妹。這個家庭意象隱含另一層的關係,就是父母與兒女的特殊關係,這套用於少數地位特殊的教會創立者與他們引領信主並牧養的教會成員之間的特殊關係。這種關係十分重要,其恩情有如肉身父母給予孩子生命和養育之恩;父母是孩子的「恩人」,孩子要順服父親的權柄和吩咐,並要尊敬父母。...
閱讀更多

從詩篇第六十五篇看救恩的規模

張楷弦 新約助理教授 Dr. Chang Kai-hsu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神的救恩不只是指「罪得赦免」,更包括生命狀態的改變、群體的塑造,以及神國度的實現。正如保羅也是如此論述救恩,他在羅馬書五章1節寫道「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透過這句話,保羅從前面幾章「因信稱義」的觀念,推進到六至八章對「與神相合」這種生命狀態的描述;在這之後,他又更進一步從群體塑造的角度,論及不同族群在基督裏的相處,以及神的國度如何在歷史中和當代顯明出來(羅九~十五)。...
閱讀更多

「悟死.吾生」經驗談

  本院信徒神學教育部主辦、牛頭角浸信會協辦的「悟死‧吾生: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談會」於5月28日舉行。當日座無虛席,約有320人參加。是次聚會先是講座環節,由三位嘉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談論生死的課題或分享他們推動生死教育的經驗;然後是座談環節,三位嘉賓與台下參加者互動交流,氣氛熱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