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神學教育的想像

培育「等候室」裏的青年牧者   老師們贊同青年人是社會和教會的重要資產,是學院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群體。曹院長和林牧師都期望學院未來能夠繼續舉辧針對青年人的營會,每年都舉行,甚或邀請他們參與「焦點小組」,進行具意義的信仰對話,延續這個事工。...
閱讀更多

等候室

再思青少年牧養   曹院長在上一期《院訊》「院長的話」多次提及路恩哲的青少年牧養思想,認為值得參考,可以放諸香港教會的處境作為對照,加以反省。路恩哲在《青少年事工的終結?》(The...
閱讀更多

青年神學教育營

看見需要與時機   曹偉彤院長表示,這幾年來學院都在談論實踐神學,而青少年事工是實踐神學的重要一環。幾年前他開始會見校友,當時社會一片紛亂。青少年在其中參與積極,對時局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需要人去回應。他深感當下局勢要為服侍青少年的校友作出指導,提供支援。...
閱讀更多

從青年神學教育營說起……

  「浸神」首屆「青年神學教育營」是怎麼來的?   甚麼是「等候室」式牧養?「等候室」式神學教育?   「浸神」對青年神學教育有何想像?……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首屆「青年神學教育營」於去年9月18日舉行,取得理想結果,超乎預期。學院素來注重青年神學教育,近年越加重視。去年11月28日,七十週年院慶感恩崇拜上,曹偉彤院長曾以青少年牧養神學家路恩哲(Andrew...
閱讀更多

信望愛工程里程碑:新教研大樓

  新教研大樓是「信望愛工程」的一部分。2011年2月20日,曹偉彤院長在「六十週年鑽禧院慶」感恩崇拜上,提出學院的「信望愛工程」。曹院長強調要在「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這基礎上,建立一個以「信望愛」為標記的門徒群體。當中具體事工的落實,包括擴大教授團隊、發展研究院課程、改革和發展信徒裝備課程、開設神學研究中心。...
閱讀更多

教研資源寶庫:梁根紀念圖書館

  梁根紀念圖書館是「浸神」的教研資源寶庫,是本院一個強勁的學術支援後盾,默默支援師生校友的學習及研究;它與學院教研的長遠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回顧歷史,1951年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成立之初,從士他令道遷入九龍城博愛村的時候,院舍就設有圖書館,並且自1953年起命名為「梁根紀念圖書館」,以紀念致力於中國佈道的美南浸信會聯會海外傳道會的執行幹事梁根博士(Dr....
閱讀更多
,

浸神教研後盾:圖書館與新教研大樓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在推動基督教神學教育及學術研究,不遺餘力。老師們著書立說,出版不同程度的學術書籍;學院又出版學術期刊《山道期刊》,為華文學術界作出貢獻;並且開辦各類神學課程,為教會培育屬靈品格與學術知識兼備的人才;學院不時舉辦各類型的講座,推廣學術研究的成果,並教導信徒應用在生活上。...
閱讀更多

傳奇中的平常禱告

藍志揚 基督教教育助理教授 以利亞的傳奇人生   我們閱讀列王紀上第十七和第十八章有關以利亞的事蹟,就會發覺以利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傳奇人物。以利亞的名字最初出現在列王紀上十七章1節:「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以利亞的出場和他的第一句話,顯出非常鮮明的先知形象,「氣場」十足,深入每個讀者的心。...
閱讀更多

順服上帝的計劃

馮泳梅 神學學士 泳梅與丈夫憬仁及兒子活言   回想這六年的時光,發現很多事情並非如我所想地進行。猶記得2016年,我跟丈夫一同進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我的神學課程本應四年完成,卻因期間誕下孩子,由二年級開始,我以緩慢的節奏修讀科目,最後花了六年時間才取得這學位。一年又一年,眼看身旁的同學陸續畢業,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只能說上帝的計劃遠超過我們所預計的。...
閱讀更多

學習與實踐並重

黃兆基 道學碩士 兆基與太太、母親及姊姊 面對學習難關   入讀「浸神」第一個學期,心裏泛起不少疑問,例如:需要知道聖經的成書過程嗎?為何要了解這麼多教義發展史?加上自己沒看書的習慣,對撰寫學術文章更是新手一名,望著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面對測不透的功課要求,心中只能說:盡力而為吧!...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