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可以「已讀不回」麼?

張秋明 道學碩士一年級 Jade Cheung (M.Div. 1) 秋明與丈夫貴豪   自小學起,我就有很多機會接觸基督教,但因著種種原因和藉口,我一直到工作後,才在一次聖誕節佈道會上決志信主。昔日我的生命一心追求金錢、物質,渴求別人的重視和愛;但信主後,神改變了我,去除我的物質慾望,讓我學懂知足和感恩,也不再追求人的認同和讚賞,並教導我無條件地愛身邊的人。...
閱讀更多

踏上全職事奉之路

劉祉康 道學碩士一年級 Lau Tse-hong (M.Div. 1) 祉康與母親綺華   我出身自基督教家庭,是個「信二代」。我還未上學讀書就已接觸聖經知識和信仰的觀念,自小有穩定的教會生活。可以說,我的信仰是潛移默化而形成的,這成長經歷是我人生最大的恩典。中三那年我正式決志跟隨主耶穌。我雖然是「信二代」,卻很清楚自己的信仰不是「二手」信仰,也經常提醒自己要把信仰內化,成為自己的價值觀。...
閱讀更多

走過幽谷 回應召命

梁緯信 道學碩士一年級 Wilson Leung (M.Div. 1)   我自小就讀基督教小學,學校的聖經科要求我們背誦金句,而我漸漸地亦將神的話語背進心中。中一的時候,我在學校的佈道會決志信主。往後的日子,神在我的生命慢慢動工,改變了我事事追求完美的價值觀,學懂凡事交託,並接受神賦予我的價值。...
閱讀更多

神的時間表

湯俊傑 道學碩士一年級 Jason Tong (M.Div. 1) 俊傑與太太建茵 掌管生命的主   我從小就在教會成長,參與不同的事奉。中五會考令我明白到神就是掌管生命的主,因此願意受浸,委身跟從祂。其後神感動我學習在教會以外事奉,於是先後在中學的團契和大學的學園傳道會參與事奉,並接受學園傳道會的門訓,又開始接觸不同神學院的信徒課程。我漸漸發現自己有一顆願意進深學習真理的心,且渴望與弟兄姊妹一同成長,互相造就。...
閱讀更多

以斯帖記的神在哪裏?

何溢信 舊約客座副教授 Craig Ho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Old Testament 沒有神的書卷?   以斯帖記沒有提及神,這是顯而易見的。無論信徒或學者,大都認為這只是作者的修辭技巧而已,因為他們推論:作者肯定是個猶太人;若是猶太人,他便肯定是個一神論者;因此,他可能只是採用了某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敍述方式去講故事,從而表達一種新穎的神學觀點。舊約聖經曾以七個名字指稱神,以英文音譯這七個希伯來名字,就分別是...
閱讀更多

青年神學教育的想像

培育「等候室」裏的青年牧者   老師們贊同青年人是社會和教會的重要資產,是學院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群體。曹院長和林牧師都期望學院未來能夠繼續舉辧針對青年人的營會,每年都舉行,甚或邀請他們參與「焦點小組」,進行具意義的信仰對話,延續這個事工。...
閱讀更多

青年神學教育營

看見需要與時機   曹偉彤院長表示,這幾年來學院都在談論實踐神學,而青少年事工是實踐神學的重要一環。幾年前他開始會見校友,當時社會一片紛亂。青少年在其中參與積極,對時局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需要人去回應。他深感當下局勢要為服侍青少年的校友作出指導,提供支援。...
閱讀更多

從青年神學教育營說起……

  「浸神」首屆「青年神學教育營」是怎麼來的?   甚麼是「等候室」式牧養?「等候室」式神學教育?   「浸神」對青年神學教育有何想像?……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首屆「青年神學教育營」於去年9月18日舉行,取得理想結果,超乎預期。學院素來注重青年神學教育,近年越加重視。去年11月28日,七十週年院慶感恩崇拜上,曹偉彤院長曾以青少年牧養神學家路恩哲(Andrew...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