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浸神的協同教學

曹偉彤 院長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有不少科目都是採用「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的模式,即兩位或以上的老師彼此合作策劃並教授同一科目。* 老師們或輪流教授,或同場互動,或一位老師教授,其他老師觀察及補充……形式林林總總,靈活多變。近年,「浸神」以老師合教模式恆常開辦的核心科目包括「研究與寫作」、「畢業研討班」、「教牧關顧與輔導概論」及「教牧領袖學與事工」。此外,因應情況及需要,以這模式開辦的核心科目和選修科目,也有不少(參附表);當中,有些科目更是由五六位老師協力教授,可謂十分熱閙,多姿多采,包括2014年秋季的「教會敬拜學」和2016年春季的「教會神學觀」。...
閱讀更多

「浸神」的「協同教學」

  「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是指兩位或以上的老師合作教授同一科目。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有不少科目均採用「協同教學」的方式,所以今期《院訊》邀請曹偉彤院長談談「浸神」課程中的這個教學模式,並且邀請了那些曾參與「協同教學」的老師及同學,一同分享他們的經驗及感想。
閱讀更多

時代明燈

受訪者:溫恩智執事   溫恩智弟兄是九龍城浸信會執事,殷勤侍主,不遺餘力。他在教會擔任義務司庫三十年,並且還參與其他各方各面的事奉,包括主日學、助道會、基址的開拓,以及差會。1996年,他更主動支持「浸神」獎助學金計劃。溫執事從事公共工程建設四十年,現已退休十五年了。...
閱讀更多

團結合一 向前發展

受訪者:權百歲先生   權百歲弟兄是九龍城浸信會會友,熱心事奉,尤其是傳福音和參與社區關懷的事工。他在教會差會事奉二十年,拓展海外及國內事工;在傳道部服侍十五年,負責本土差傳、關懷神學生、關懷本土社區,發展印傭事工。他又擔任聯誼部部長,且作成長班的導師。權弟兄經營生意,並且開設工廠。他和太太育有一子一女。...
閱讀更多

有如團契的參議團

受訪者:馬沃明先生   馬沃明弟兄是彩坪浸信會會友,信主近四十年。馬弟兄曾任教會執事會主席,十多年前卸任後,修讀神學文憑課程,多年來一直在教會主日學部事奉。馬弟兄三十年前創立自己的公司,蒙神供應,獲得驕人的發展。為感激神的厚恩,他和妻子於2016年成立基金,支持一些初起步的福音事工。...
閱讀更多

浸神與教會 環環相扣

受訪者:黃兆輝教授   黃兆輝教授自幼便上教會,先後在鑽石山浸信會及大角嘴浸信會聚會及事奉,至今五十年了。黃教授除了在教會事奉之外,還積極參與辦學團體的義務工作,在本地及海外興辦學校,以教育造就學生,傳揚福音。黃教授從事建築顧問及環保行業,他成立的公司現已發展成為跨國企業。黃教授和太太育有三名子女,均已信主。...
閱讀更多

「浸神」與「院長參議團」

曹偉彤 院長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的「院長參議團」(「參議團」)成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來,參議團的發展放緩,成員彼此見面交流的機會亦逐漸減少。直至2009年,我重新招聚參議團各成員,每年舉行定期聚會,情況才開始改善。經過十年時間,喜見成員彼此的關係日趨緊密,並且日益能夠發揮參議的角色。由於大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每年聚會的討論氣氛都相當熾熱興奮,成員熱情投入,將所知心得傾囊相授,毫不吝惜。...
閱讀更多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李江勇 道學碩士 李江勇與曹偉彤院長 不忘初心   記得剛來到「浸神」,老師不久就安排內地同學介紹自己。當時,我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來意:我來「浸神」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好傳道人;在講台上供應扎實的信息,好好牧養信徒。這兩年半,我的目標非常清楚;本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我不斷努力學習,在靈、德、智、體、群等五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