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近年,香港已有多所神學院陸續開辦哲學博士、教牧學博士課程,我心裡想:為何「浸神」仍遲遲未開辦博士課程呢?相信這也是不少同學、校友、教牧心裡的期待。   最近,從老師口中得知「浸神」快將開辦神學博士課程,我著實為學院和神學生而感恩,也為教會和教牧而感恩。對「浸神」而言,這標誌著學院在培育教會接棒人的重要使命上,揭開了新的一頁。我相信新課程將秉承學院一貫重視的教學理念,也就是結合教導、研究、牧養的訓練,一方面栽培將來能投身神學教育的教學人才,另一方面亦提高在職教牧在教導、牧養職事上的質素。...
閱讀更多

走在年明路上——對教育與神學教育的反思

周佩珊 遙距教育課程主任   屈指一算,我走在年明路上,今年剛好十年了。年明路帶我走過三年道學碩士、三年神學碩士的晴天雨天,又一路領我走進遙距教育課程,成為這部門的同工。對我來說,年明路是一條通往教育的路途,帶領我在「浸神」接受神學教育,進而在這地方事奉神。窄長的年明路,穿插著老師、同工和同學的身影,在今年8月底開課的日子,路上更添上不少新足印。這群新踏上年明路、預備委身全職事奉的新同學朝氣勃勃,為年明路上的「浸神」景致,增添一番新氣象,也引發我對教育與神學教育的思考。...
閱讀更多

新一頁

區紹賢 道學碩士   三年前的盛夏,我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在「浸神」開展人生新一頁。我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是因為從上帝而來的呼召非常明確,而我心裡也有很實在的平安和確據。可是,由於居所距離神學院相當遙遠,上學後每天花在舟車往還的時間不少,身體難免感到疲累。況且放下書包已有差不多二十年,加上自己年紀不輕,要重新投入新環境,去攻讀一個全時間課程,著實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還有,在緊湊的學習之外,尚要適當平衡家庭生活、教會事奉,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以上種種的困難和壓力,究竟自己是如何走過去的,現在回想起來也無法一一記清,只知道上帝的恩典在這段期間一直沒有間斷,更是越來越豐盛!...
閱讀更多

無悔

羅明遠 教牧學文學士   還記得在一年級的一個早會之後,剛巧碰上曹偉彤院長,言談間他問我有否後悔入讀「浸神」。當時我答:「沒有。」如今,在「浸神」這個大家庭生活了四年,我更加衷心感謝上帝,感謝祂帶領我進入這所神學院,在這信仰群體之中學習和成長。...
閱讀更多

「浸神」歲月

賀志勇 基督教研究碩士   歷代志上二十九章15節記載了大衛的說話:「我們在祢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意思相同的說話,在創世記、詩篇、希伯來書都曾出現。這些言詞尤其叫我感觸,因為我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我獨自到香港求學,倍感旅途的風霜。有時候,看著校內的劉粵聲紀念大樓,我心裡想:「當年一群遷徙香港、創立『浸神』的先賢,會不會也一樣感受到旅途的風霜呢?」神就是這樣,把我們放入這大潮洪流中,讓我們在旅途上經受各樣歷練,也在不同的驛站獲取補給,在那裡棲息、療傷、加力,好讓我們深知這信仰是真實的——主耶穌不僅叫我們得生命,且得的更豐盛。...
閱讀更多

被選上的「漁家女」

黎淑芬 道學碩士一年級 「漁家女」的小小心願   「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詩一三九13)我深深體會這節經文的意義,因為我出生於一個信主的家庭,在母腹中已跟隨母親到教會去。能夠從小接觸福音、認識主耶穌,是父母給我最好的禮物,也是我一生中最美的祝福。...
閱讀更多

教會音樂事奉,質素才是關鍵!

劉永生 王劉燕容基督教崇拜與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教育改革風來   近一、二十年歐美各國相繼推行教育改革,連帶深受歐美經濟、文化影響的地區,如日本、台灣,甚至香港,都有相似的運動展開。可憾的是各地推展改革,莫不經濟掛帥,以致教育理想、意念、方向、政策等之發言權和決策權大都落在操掌財經事務的大員手上。自然而然,教育理想由「培育全人」、「發展完整人格」、「尋索真、善、美」等較形而上的導向,轉而考慮受教育的人成長於當今「經濟生活無限大」的世界,應有何裝備。...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