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四期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吳國傑

  主耶穌頒佈大使命,內容除了吩咐跟從者要在人群當中為主作見證,努力領人歸主外,還包括把主所吩咐的一切,都教導信徒遵守。也就是說,要裝備信徒,使他們成為能夠明白聖經、實踐真道的門徒。近年香港出現移民潮,許多教友相繼移居他方,其中有部分甚至是堂會曾經銳意培育的下一代領袖接班人,香港靈命成熟的信徒數目驟減,堂會內能夠承擔重要事奉崗位的領導團隊,漸漸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培訓更多信眾起來承擔使命,成為不少堂會解決當前困境的應急策略。今期《山道期刊》以「信徒裝備」為主題,期盼藉著眾學者對聖經、歷史和實踐神學的研究,給華人教會帶來啟迪。

  今期專題文章共有五篇。周兆真的〈馬太福音的門徒裝備觀〉首先從舊約和希臘世界入手,分析那時代普遍的門徒觀和門徒訓練。雖然存在多元性,但在耶穌時代有關老師和學生的概念已廣為人所接受。因著耶穌屬神的獨特身分,祂要求門徒單單以祂為師。祂通過不同的方法裝備門徒,包括直接教導真理,藉問答誘導思想,糾正錯謬,並透過責備敵人來間接警惕門徒。文章最後提醒今日教會,愛神愛人才是門徒裝備的目的,故此必須追求敬畏上帝、活像基督、建立教會、追求合一、領人歸主、榮耀上帝。

  第二篇專文是葉沛森的〈平信徒主導的信徒追求與更新:中世紀晚期「新靈修」運動〉。雖然學者對「新靈修」的定義存在分歧,但基本上是指「共同生活弟兄會」及其衍生的修道群體。作者回溯當時的處境,扼要簡介這運動的五個發展時期,描畫這運動其中三位關鍵人物的獨特經歷和思想,以及其順服權柄的傳統,從而呈現這運動的主要特色和信念。「新靈修」運動對後世教會有多方面的影響,主要改教家如馬丁路德和加爾文均深受其啟發。文章最後嘗試從運動的精神和意義方面,指出今日教會可從中借鑑的地方。

  筆者拙作〈宗教改革期間信徒裝備的需要和應對〉,首先回溯在中世紀羅馬公教主導的制度下,改教家要裝備信徒認識真理遇到的種種困難,包括現存維護傳統的教育制度、充滿迷信的宗教實況、當時偏差錯謬的信仰教導,以及淫亂敗壞的生活踐行。針對當前的需要,改教家全面推動教育改革,更新崇拜的語言和模式,將新舊約聖經翻譯成各地語文,努力宣講和寫作以解釋真理,按新教信仰教導核心教理,並糾正信行不一的問題。他們推動信徒裝備,既是基於聖經真理、顧及不同層面、配合時代需要,並且信仰與實踐兼重,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這正是對今日華人堂會的寶貴提醒。

  另一篇歷史研究專文,是由宋軍撰寫的〈論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基督教團的信徒裝備〉。文章首先根據明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出版的三部代表日本官方立場的文獻,指出當時皇國意識形態的核心,就是以天皇神聖、國家至上為崇拜對象,人民要去私奉公,以扶翼皇運。經過半個世紀的灌輸,這套皇國信念已在民眾間養成高度的劃一性,支撐著日本民眾的戰爭侵略行動。在此處境下,日本的基督教團也透過變質的佈道、禮拜和服務,將國家神道與基督信仰混合起來,培育信徒成為盲目地忠君愛國、積極投入帝國侵略擴張行動的共犯。

  本期最後一篇專題文章,是潘玉萍的〈基督教靈修學的訓練在信徒培育過程中的角色:學習者經驗個案分析〉。文章首先以兩個受訪實例指出靈修學的學習和操練,如何幫助受訪者拉近信仰認知與經驗之間的距離,幫助他們檢視個人的信仰經驗,從而獲得更新的體會。文章後半部分就基督教靈修學培育的設計和安排提出意見,強調要正視不同屬靈傳統的差異,呼籲發展福音派信仰傳統的寶貴之處,檢視那些影響華人教會的神學觀念,鼓勵持定信仰與生命整合的神學教育目標。文章最後主張妥善發揮靈修學在信徒培育過程中的連結角色,將碎片化的神學教育重新整合。 本期另有兩篇討論文章。朱美娟、梁以利亞的〈神學教育之靈命塑造理論與實踐模式〉涉獵多所神學院的靈命塑造藍圖及安排,指出它們彼此的基本理念雖然不盡相同,但實踐上仍可歸納為三個類別:開設整合性科目、開設獨立的靈命塑造科目,以及在現有的科目加入靈命塑造因素。文章最後建議神學教育界建構一個廣受認同、整全的靈命塑造理論,以及更具包容性的靈命塑造實踐模式。

  另一篇是林諾欣的〈教會在世界的意涵——再閱讀潘霍華的《倫理學》〉,嘗試在耶穌基督作為替代性代表這基礎上,指出教會的雙重身分:它既是上帝的目的,也是祂的工具。它是上帝在地上建立的屬神群體,是以基督為中心的新人類;也是上帝給世界展示的替代性代表,向世界見證和宣告耶穌基督和祂的拯救。這雙重身分是不能分割的。

  一如既往,本期還有多篇書評,涉及近年出版的多本中、英文書籍,涵蓋聖經、神學、歷史等不同範疇。期望今期的文章給香港及海外的華人堂會帶來點點亮光,幫助教會群體更全面、更有智慧地裝備信徒,緩解今日信眾流失的困境。

評論被關閉,但引用和禁用Pingbacks是開放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