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訊2024年10月號 不配.不忍.不願 岳光僕 神學博士 從戲言到聖言 畢業臨近,心中惟有感恩。 我叫岳光僕,來自河南鄭州。我出生的時候,父親希望我長大後作上帝的僕人;他從約翰一書一章5節「上帝就是光」得到靈感,就為我取名光僕,所以,「光僕」其實就是「神僕」的意思。我大概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為了討父母開心,就對他們說:「等我中學畢業了,不去讀大學,要在家裏把爸爸的神學書籍都讀完,然後去考神學院。」不想竟一語成讖,戲言成真,後來我真的去讀神學;不僅如此,還有機會繼續深造。 陶造之恩 我用三個詞語來描述自己現在心裏的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詞語是「不配」——不配領受恩典。我從小就被老師認定是個非常驕傲的人,但是近些年來,我在上帝裏面一直學習謙卑的功課。來香港讀書之前,我覺得自己似乎不知道應該學甚麽;來了之後,才意識自己所學的太少了。完成了神學博士學位課程,我才真正看到自己的缺乏,我所得的是我不配得的。我這才理解保羅的話:「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十五8)感謝上帝,「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10)! 牧者之心 第二個詞語是「不忍」——不忍羊群缺乏。父親是教會的牧師,以前講道總是超時,所以我總是不喜歡聽他宣講。有一次我跟母親吐槽,指父親講道超時,母親卻對我說:「你爸爸啊,總是怕信徒吃不飽,總想給他們多吃一點,怕他們餓著。」大約十年前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一九四二》,講述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事情。片頭的第一句旁白說:「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當我開始服侍,也漸漸體會父親的心腸,不忍看見羊群的缺乏,想他們多吃一點,吃好一點。所以我走過這段經歷之後,也渴望將自己所學的帶給弟兄姊妹。 事奉之志 第三個詞語是「不願」——不願有負使命。身為基督徒,我們有自己的使命;如今我快將畢業,當然也領受了新的使命。學位不是光環,也不是榮譽,而是責任;所以更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學習,謙卑服侍,不負使命。 曹操在《觀滄海》說:「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我也想用讚美詩《榮神益人歌》的歌詞來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使人前獲譽,也是我主裁成。願今一意向前奔,榮神益人。」 最後,感謝院長及各位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給予我極大的理解和幫助,使我能夠完成學業!感謝我的導師鄧紹光博士!他對我無微不至的指導、他治學的態度和風度,將牢記於心。感謝妻子、父母和孩子,在我無數次難以堅持的時候,都作我背後的力量和支撐!感謝無數弟兄姊妹的關心和代禱!感謝上帝一路的引領! 願榮耀歸於上帝。 wordpress_publish 9 月 30, 2024 評論已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