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充實的五年

訪羅翠珊傳道

  羅翠珊校友在二○○一年完成道學碩士課程後,開始加入大埔浸信會服侍。踏足工場近五年的她,嘗到了起步的惶恐,也嘗到了在羊圈裡與弟兄姊妹一同成長的歡樂。傳道者的路上,不會沒有高山低窪,更不會沒有父神的再三叮嚀。是這些叮嚀與教誨讓她踏步向前,走了很充實的五年……

嘗到起步的惶恐

  「我在小教會成長,初到一家陌生的大教會,感到很不習慣。例如我不習慣看到崇拜後有數百人從禮堂步出來,沒料到那種人頭湧湧的聲勢會給我一份壓迫感。後來我開始認識教會裡一些弟兄姊妹,環境不再那樣陌生,原先的壓迫感才逐漸消失。可是,我也發現這裡不少信徒都裝備充足,有些還在外面修讀了神學課程。這又讓我擔憂起來,我擔心自己還年輕,能力和經驗都不足,恐怕未能好好牧養他們。」

  一個多月後,在母校與她同班的恩華,也開始在大埔浸信會服侍。兩人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相約每天早上一起禱告,求神引領每天的事奉。除了恩華的同行,與她同年在母校畢業的未婚夫天生,也給予她不少支持。漸漸翠珊亦熟習了工作,開始在教會裡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每當要回頭……

  「神不單預備了同行和分擔的人,更多次提醒我:祂既呼召我來這裡,這裡一定有祂交託給我、是我可以承擔的工作。回想當日進入神學院前,母會的傳道人也曾多次叮囑我要緊記神的呼召。她說:『無論在神學院或事奉工場裡,你總會有想放棄的時候。每當要回頭,只要回想神對你的呼召,就知道該如何走下去!』放棄的念頭起初確實也曾一閃而過,但神的呼召卻堅固我,幫助我克服內心的憂慮,一天比一天更享受崗位上的事奉。」

  翠珊主要負責青年事工,是青年部顧問。當初青年部才剛剛設立,她在其他傳道同工的幫助下,找到一些願意投身青年事工的弟兄姊妹擔任部員。他們就是這樣「從零開始」,一起探索和計劃,讓青年部逐漸建立起來。此外,她也擔任聯誼部的顧問,與部員策劃教會的聯誼活動,如旅行、球賽和聖誕聚會。在聯誼部她與另一群部員合作,有機會從另一層面認識成年的弟兄姊妹。翠珊除了身兼兩部的顧問,也在主日學先後擔任青年級主任及教師,又當青年團契的導師。她並且擔任一個精神病康復小組的導師,在這個稱為「以馬內利」的小組裡關顧和牧養一群正在康復的組員,幫助他們建立信心、融入教會。昔日是社工出身、主要服務精神病患者的翠珊,沒想到如今在教會裡再次有機會關心這個群體。神的預備總是這樣奇妙和恰到好處。

傳道者的限制

  「在這五年裡,神給我許多學習機會,也讓我和牧師、各傳道同工可以同心服侍,互相配搭。在青年部我和大部分部員一起服侍了五年,也一起經歷成長。我們建立深厚的主內情誼,成了很投契的朋友。現時教會的聯誼部已轉為康體部,我也轉去負責「按齡牧養」的合作性活動和統籌。以往當社工時,我主要做「一對一」的個人工作,較少觸及行政。在教會裡我卻要在行政方面學習,也要從一個廣闊的角度去策劃一些整體性事工。起初曾擔憂做不來,但神教導我要倚靠祂,開放自己去學習。到今天神已讓我脫離了起步階段,不再感到事奉的壓力,可以享受事奉的喜樂!」

  看著羊圈裡的弟兄姊妹成長,內心固然有道不盡的喜樂。但另一方面,在青年團契裡,也有一些青年人在她勸導下仍會犯錯,作出錯誤的選擇;在以馬內利組裡,也會有一些組員病情反覆,陷於身心疲累的境地。看著弟兄姊妹犯錯,看著他們掙扎,翠珊也曾情緒低落,甚至傷心落淚,無法入睡。

  「神讓我體會到傳道者是有限制的,即使我擔憂或是不休息,有時依然無法幫助弟兄姊妹,無法改變一些景況。唯一可作的是把一切交託,盡了力量就放下,要讓自己休息。在禱告交託後,神每每讓我們看到祂的恩典和敎導,一次又一次我經歷到神能改變那些我改變不了的事情。」

留在心上的叮嚀和訓誨

  在這段事奉的歳月,神在翠珊心上留下許多叮嚀和訓誨:你身上有神的呼召,不要回頭,不要退縮;你也不要因別人的讚賞而沾沾自喜,不可搶奪神的榮耀;你要學習愛弟兄姊妹,這樣才懂牧養他們,不把事奉看為工作;在愛弟兄姊妹的同時,卻要學習放下,要知道你休息的時候神沒有休息;不可因忙於工作而疏於親近神,不可徒有事奉技巧,卻忘了你所服侍的主……。

  「事奉神讓我經歷神,許多事情都叫我難忘。去年與一群青年人往黃宜洲宿營,在那裡就經歷了兩件叫人難忘的事。當時我們在島上舉行戶外崇拜,一起唱詩歌。在結他起了前奏後,大家便一同加入,齊唱「你是蒙揀選,被父神重用」。奇妙得很,突然四周蟬聲齊鳴,樹林裡的蟬竟像校準時間,和我們同一時間發聲唱和,而且一齊唱下去!我們體驗到甚麼是萬物同和應,神也好像透過詩歌提醒我們是祂揀選的,要一起服侍祂。另一件事發生在當晚的野火會。傍晚時分下著毛毛雨,我們為天氣禱告後生火,結果整晚沒有下雨。可是,到野火會完結,大家正要淋水熄火時,竟霎時間傾盆大雨。大家一起跑回宿舍,各人都被雨水淋濕了,卻歡喜得互相擁抱!我很感謝神,祂讓整群青年人一起經歷祂的實在,祂像告訴我們:用心做你該做的,神也會做祂要做的;而神所作的,正是我們做不來的。」

踏上第二個事奉階段

  神讓翠珊度過了很充實的五年,這段日子,在與一群青年人一起成長的同時,她也經歷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在二○○一年底她與天生結婚,且在婚後三年當上母親。過去忙碌的事奉使翠珊沒有足夠時間照顧孩子,夫婦經過了禱告,已決定翠珊自今年七月起轉為半職,將來待兒子上學後,才重新全職事奉。從全職轉為半職令她依依不捨,她珍惜與其他同工的配搭,但也感到一個傳道人必須盡本分照顧自己的家庭,而且這段半職事奉的階段,正好是她在其他事奉範疇裝備自己,亦以母親的角色學習新事物的時候。她思想到隨著年紀加增,將來可能不再適合做青年事工,而需要在事工上「轉型」,轉而投身伉儷事工或兒童事工。

  離開了母校五年,今日翠珊快要踏上第二個事奉階段。五年來她與同班同學仍緊密聯繫,有時也會回母校與老師傾談、到圖書館借書,又或透過電郵向老師求教。但願同學和母校能不斷成為她的支持,在每一個事奉階段與她同行。

相關文章

熟悉的群體

訪葉敬德牧師   在本院擔任義務實習督導、剛在上月回校主講專題講座的葉敬德校友,已踏上事奉路途二十多年。一九八四年,在快要完成「浸神」的道學碩士課程時,他已開始在香港浸會學院的校牧處擔任基督徒學生活動聯絡主任的工作。三年後他申請休假,前赴美國修讀神學碩士。畢業後一年,他接續往英國進修。沒想到在那裡取得博士學位後,他還是返回這所院校任教,更沒想到經過十多年無風無浪的教學生涯,去年神竟引領他重返原初的校牧處──這一趟,他卻是當上校牧,這一趟,他面對不曾遇上的挑戰……...

畢業以後……

今期《院訊》訪問了老、中、青三位校友,與讀者分享他們事奉生命裡的種種經歷和體會。他們畢業後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儘管物換星移,歲月流轉,主恩卻依然不變──主的恩典在祂僕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祂的預備總是恰到好處。

與聖經的人物和時代認同的難題

梅智理(Jerry E. Moye) 舊約及靈修學教授   作為傳道人,也作為教授聖經和神學的老師,我們面對一個必然遇上的難題,也是一個很好的難題,就是我們必須來回於理論性的學術研究和知識的實際應用之間。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筆者作為聖經教師、顧問牧師兼傳道人,曾嘗試把聖經研究與釋經的問題和靈修學貫串起來,從中得到不少幫助。我們一方面注重正確的釋經法,防止濫用信仰群體這件基本工具,另一方面也注重一種健全而充實的靈修學,好讓我們對神更加敬畏,為人正直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