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年來的蒙召者之歌

一點歷史回顧

  不是每個蒙召者都天生一副好歌喉,但所有蒙召者的心靈裡,都有一首連繫於召命的頌歌;而一群蒙召者至真的歌唱,正是「浸神」詩班、「浸神」聖樂聚會的特色。

  五十九年來,我們一代代神學生、一代代蒙召者以歌聲共同見證了神的信實和恩典;他們的歌唱,也成為「浸神」在眾人、眾教會面前一個延續不斷的見證。

歷代神學生 歷代詩班

  本院創校於1951年,在博愛村校舍未落成前,曾有數月借用九龍城士他令道浸信會(九龍城浸信會前身)的鐘樓上課。一位年逾八十的校友這樣憶述當年的鐘樓歌聲:「那些日子我們都住在鐘樓裡,有時早上會一夥兒跟著張有光牧師練唱詩!」其後,教授聖樂課的老師漸漸加增,而早在五、六十年代,學院的師生已很著重聖樂的詠唱和詩班的訓練。當時校內的早會已有小組獻唱,各教會舉辦神學主日時,校方不單差派講員,還派出小組或詩班獻唱。同學也組成了影音及音樂佈道隊,在范得勝牧師(Rev. Victor Frank)領隊下,經常四出佈道。

  每個學生都加入詩班,在當中接受歌唱技巧操練,也體驗詩班事奉的意義與建立團隊精神。歷代神學生在詩班所受的訓練,不單是歌唱技巧的提升,更是事奉心態以至屬靈生命的鍛鍊。這個「同學皆為詩班員」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縱然其後同學參與詩班事奉的年日因課程的修改而有所增減。

  過去,一代又一代的詩班不單在學院的聖誕崇拜、畢業典禮等聚會獻詩,更經常到不同教會參與聖樂崇拜及佈道會的服侍。詩班也在校外舉辦公開聖樂聚會,又曾獲邀到浸聯會年會和葛培理佈道大會獻唱,以及到商場分享聖誕詩歌,到外地主領佈道會。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香港不少浸信教會的詩班已成熟發展,不像早年那樣需要學院詩班的服侍。不過,我們看見神在過去、在現今仍一直賜福和使用我們的詩班。無論是到一些人數較少、未有詩班的教會獻唱,或是前赴遙遠的他鄉短宣——在不同角落、不同地方,神仍然使用這群蒙召者的歌唱去觸動許許多多的心靈。

聖樂頌讚會 聖樂奮興會

  在創校第五年的1956年,我們在九龍城士他令道浸信會舉行了一個音樂崇拜晚會,這是學院檔案裡首個被記錄下來的公開聖樂聚會。此後十多年,礙於種種限制,我們一直沒有籌辦較大型的公開聖樂聚會。及至1972年4月,學院一個三十人的詩班在指揮葉惠康博士帶領下,首次踏足大會堂音樂廳,向一千三百位出席者唱出基督受難的信息。當晚的聖樂崇拜以「十架的呼聲」為主題,且有簡短的佈道。在神的恩領下,詩班的頌唱十分出色,不單成為香港多份報章的新聞,更為「浸神」日後的公開聖樂聚會揭開了刻有恩典印記的序幕。

  其後1976年,我們在大會堂舉行了二十五週年院慶音樂會;1982年在尖沙嘴浸信會舉行了聖樂佈道會;1986年在大專會堂舉行了三十五週年感恩音樂慶典。

  學院在1986年成立音樂部,音樂部主任鄭棣聲先生著力推動聖樂培訓。在他策劃下,1988年我們在學院詩班以外,再成立另一詩班——「山道之聲」。「山道之聲」由一群有聖樂事奉心志和恩賜、願意接受更多合唱鍛鍊的同學組成,由溫張蓮老師帶領。為了以詩歌向神獻上頌讚,並且與教會分享一年的學習成果,也讓弟兄姊妹認識我們的學院和學生,「山道之聲」在成立後一年,舉行了首次的「山道之聲」週年音樂會。同年,我們亦分別在香港浸信教會及尖沙嘴浸信會舉行聖樂讚美會。

  隨著1989年的週年音樂會及聖樂讚美會,學院開始每年籌辦公開聖樂聚會,並主要以「聖樂頌讚會」的形式舉行。參與的詩班包括「山道之聲」和學院詩班,有時還會邀請個別教會的詩班聯合獻唱;五年前校友會詩班開始加入,而教授團男聲詩班亦於去年加入。早期聚會的場地多為大會堂,後來多在文化中心舉行。在這段年日,大家尤其印象深刻的,是1994年鄭棣聲先生所譯的《彌賽亞神曲》中文新譯本的首演。當日特別邀請了凌忍揚博士指揮,由本院詩班聯同來自香港不同教會的詩班員,組成二百七十人聯合詩班獻唱。

  經過了二十年,「浸神」的週年音樂會在2009年開始離開文化中心的舞台,重新回到教會的台上,並且改以「聖樂奮興會」的形式舉行。即將於今年4月23日在九龍城浸信會舉行、以「剛強壯膽.勇闖前路」為主題的「聖樂奮興會」,亦是標誌著這個清晰的方向——我們期望向出席者清楚表達,週年音樂會是一個崇拜多於一個音樂欣賞會;我們不單渴望向上主獻上頌讚,也著重發出較挑戰性的信息,激勵弟兄姊妹起來一同事奉神。

  回顧過去五十九年,我們感謝神一直引領學院在聖樂上的培訓和服侍,並且為學院預備了一群十分優秀的音樂老師。雖然我們未能在這裡一一提述每位老師的名字,但我們衷心感謝他們在崗位上忠心服侍,為學院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詩班,讓歷代神學生的歌唱成為一個延續不斷的見證。

  願在樂韻歌聲中,將一切榮耀、頌讚歸予至高真神!

相關文章

學無止境 更上一層樓

曾思瀚 新約副教授   下筆之時,我正執拾行裝,準備遷往香港。雖然忙碌,但對我來說,這段日子也是反思生命的良機。因為我快要離開一個自己喜愛的國家,一個居住了三十六年的地方,返回我的出生地。近來為了預備寫第二本釋經著作,我涉獵了不少著述,包括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實用主義(pragmatism)和批判實在論(cri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