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頁
區紹賢
道學碩士三年前的盛夏,我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在「浸神」開展人生新一頁。我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是因為從上帝而來的呼召非常明確,而我心裡也有很實在的平安和確據。可是,由於居所距離神學院相當遙遠,上學後每天花在舟車往還的時間不少,身體難免感到疲累。況且放下書包已有差不多二十年,加上自己年紀不輕,要重新投入新環境,去攻讀一個全時間課程,著實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還有,在緊湊的學習之外,尚要適當平衡家庭生活、教會事奉,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以上種種的困難和壓力,究竟自己是如何走過去的,現在回想起來也無法一一記清,只知道上帝的恩典在這段期間一直沒有間斷,更是越來越豐盛!
對於三年的學習生涯,感覺是既苦且樂。苦的是沒想到神學院的課業是如此緊迫,上課時間固然長,要完成的指定閱讀材料、小組研究報告、專題論文亦相當多,是需要花上極大心思和耐力才能應付。與此同時,學院還有林林總總的課餘活動和隱蔽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要在每一學科、每一項目都取得好成績或有所表現,可說難度極高。然而,為了更好裝備自己,也作一個美好的見證,我堅持絕不敷衍了事,卻盡量在能力範圍內嘗試做到最好。我明白這樣不是為了追求個人成就或爭取別人讚賞,而是要在各方面有所操練和成長,讓自己日後能承擔有多重職任的牧養職事。
學習生涯固然有樂的一面。我為學院提供的生活和學習資源而感謝神——寬敞的校園空間、青翠恬靜的環境、豐富的圖書館藏書,還有飯堂美味的食品,為我們帶來身、心、靈的飽足。置身如此幽雅舒適的地方,艱苦的學習有時也變成賞心樂事。
不過,在學習上感覺最樂的事情,卻是能在校內享受一種嚴謹而又開放的學術氛圍。學院本身雖有宗派背景,但在取錄學生及對待許多信仰問題的觀點上,卻能夠打破門戶之見,並且不囿於傳統之說,容許我們有思辨的空間。正是在這兼容並蓄的學習環境下,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得以認真而自由地思考信仰,以嚴謹的態度建立自己的信念。同學可暢所欲言地發表個人的想法,並在互相尊重的原則下聆聽他人的觀點,繼而進行熱烈討論,在其中再三反省自身的限制或不足之處。對於我這個長期只在浸信會群體中活動的人來說,學院自然成為一個讓我反思和整理固有觀念的場所。在神學和信仰的反思上,老師給了我寶貴的提點,引導我自己去認識許多不同的神學理念、聖典禮儀,甚至屬靈經驗。三年時間不長,所能接觸的新事物畢竟有限,部分也只能淺嘗,但已足夠開拓視野,讓自己的眼光看得更遠更闊。我確信這樣的訓練能幫助我建立穩固的神學根基,對未來的事奉是重要的。
另外,學院雖鼓吹開放的學習氛圍,卻不表示它縱容不負責任的言辭,特別在引用聖經作為行動的理論根據,或對經文意義進行詮釋的時候,就更是嚴格。因此,我經常督促自己要謹記院訓所強調的「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努力學習聖經原文及釋經方法,避免錯解經文。可惜由於天資與悟性有限,至今只能掌握一些基礎工夫,我實在有點慚愧。我祈求神讓我在這基礎上繼續學習和鍛鍊,竭力「作無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二15)。
除了要感謝老師三年來的身教言教,還要感謝與我一起在「浸神」學習的許多同窗,無論是攻讀何種課程的、全時間或兼讀的、不同級別的,他們都成為激勵我成長的一股動力,亦是在眾多艱苦困惱之中,時刻伸出援手的一股助力。整個學習群體就仿似一家教會,當中聚集了性格與背景相異的許多個體,大家的觀點和處事方式自然也有不同。故此,這裡提供了一個可貴的活動課室,讓我學懂如何與不同類型的人相處及合作,以適應未來工場的挑戰。
回顧神學院三年的學習歲月,實在是生命裡一段奇妙的經歷,當中充滿上帝豐盛的恩典。雖然如今已畢業離開母校,但那份濃厚的懷念之情仍常存心底,伴隨我進入工場,開展另一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