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後的彩虹

吳國傑

基督教思想(教會歷史)副教授

  風雨過後,學院改由曹偉彤院長執舵;原來卡著的機輪,開始以屬靈辨識逐步維修調整。有問題的部件,有的打磨翻新,有的篩選更替;在暴風雨中遭破損的,也細心加以修補,並添上愛心作潤滑油。在天父恩典、基督救贖和聖靈能力的燃燒推動下,「年明號」借助神學智慧的導航,以宣講教導、靈性關顧作繩結,揚起殷切款待、宣教召命的風帆,奮力向前航行。

  風雨過後,教授團隊持續更新壯大;有事奉多年的退役,有踏上新工場的,也有全新面孔加入。這群委身神學教育的船員,有無懼時代風雨,站在桅杆頂上發聲守望;有不辭勞苦,關懷船上各個蒙召奉獻的乘客;有默默耕耘,在船倉以研寫守護機輪正常運作。各船員的崗位不同、個性不同、志趣不同,卻在基督是主的信念下彼此配搭,共同推動輪船奮力向前航行。

  風雨過後,登船接受裝備的乘客漸多,當中有熱心愛主的信徒領袖,有全時間奉獻的準傳道,也有進深研究的資深牧者。這群每年加增的乘客,對船上需要絕非袖手旁觀,卻親力親為,盡心協助。經過數年船上生涯,乘客先後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去;他們卻成為「年明號」的親密戰友,在各自的工場以禱告、以奉獻、以引介提供支援,協助輪船奮力向前航行。

  風雨過後,彩虹初現。然而,「年明號」的航道依然礁石滿途、波浪起伏、暗湧處處,必須小心慢駛,謹慎前行。願眾肢體一同禱告守望,祝福輪船朝著神的榮光,奮力向前航行。

相關文章

跨科際整合與好僕人

黃福光 舊約聖經教授   我在「浸神」服侍已超過十五年了,看見學院經歷了不少轉變。整體上,學院近年的學術水平顯著地提升了,學術氛圍也更為濃厚。在聖經研究這一範疇,我們現時有四位全職老師,還有三位固定的特約老師。這是我在「浸神」十多年來所見最強盛的陣容。學術水平提升的其中兩個重要因素,是學院開辦了神學博士(ThD)課程,也加強了神學碩士(ThM)課程。因著這兩個課程的發展,老師要更努力投入研究和寫作;而老師團隊的茁壯形成一股推動力,使校內其他課程的水平也相應提升。我與學生開玩笑說,他們寫的論文不過數千字,而且只由一位(很富同情心的)老師來閱讀,他們已叫苦連天;我們作為老師的,卻要寫一本本超過十萬字的書,而且任何人都能閱讀我們的著作和作出批評哩!相比之下,學生應該感恩,不要像曠野中的以色列人那樣抱怨。...

變化的源頭根本:門徒群體的確信與踐行

鄧紹光 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事物都在變化之中,問題只在怎樣的變化。「浸神」這五年來,也經歷著各種變化,逐漸讓人感到那種在耶穌基督裡總是不一樣的氣象。「浸神」這些日子以來的變化,並不止於一些外在可見的表現,也深入至這個群體的內在生命。表裡一致,是我這個局內人的體會,然而這是如何可能的?...

一對一師徒制

鄺振華 實用神學(世界宗教)副教授   學院在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就學生的靈性培育採用了「一對一師徒制」。這個轉變意義重大。回想三十年前,當我還是神學生時,學院主要是藉著早會、早禱會和晚禱會來培育學生的靈性,而靈性長進則被視為個人與神的關係。早會和祈禱會對靈性培育的幫助是毋庸置疑的。但聖經亦顯示師徒關係是靈性培育的重要管道,而耶穌與十二門徒的關係正是師徒的關係。所以透過師徒關係來培育靈性,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方法,其果效並不是其他方法可以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