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韋爾斯、侯活士學祈禱
禤智偉
實用神學(社會倫理)助理教授韋爾斯(Samuel Wells)今年3月應邀來港,擔任本院「白箴士講座」的講員,帶領教會一同反思祈禱、牧養、使命,主題為「與上帝同在」。因這機會,我有幸向他請教,談及禱告的神學、倫理、靈性等課題。當談到我新近翻譯的一本著作——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的《禱告不是偽術》(Prayers Plainly Spoken),1 我們異口同聲地說:「侯活士的祈禱違反所有規矩(breaks all the rules)。」不過,韋爾斯微笑著補充:「但侯活士就是這樣我行我素的人(“But Stanley is Stanley”)。」究竟韋爾斯認為祈禱(特別是公禱)有甚麼規矩?2 從不守規矩的侯活士身上,我們又能夠怎樣學習祈禱?
即使信主多年,不少信徒對禱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仍然不甚了了,甚或充滿疑惑。對韋爾斯而言,祈禱徹頭徹尾是一件以三一上帝為主角的神學事件。人能夠向上帝說話(甚至被命令如此行),固然是極為奇妙的恩典。況且,基督徒的祈禱有別於其他宗教的求告、問卜或祭祀,因為我們所領受的祈禱職事,本身就啟示出:聖父、聖子、聖靈是一位聽我們禱告、親自指教我們如何禱告、更與我們一同禱告的神。基督徒禱告的對象,不像世間其他高高在上,偶爾稍施恩典、吝嗇地略行奇蹟的神靈,需要人類先去討好,事後且要還神謝恩。三一上帝極其豐盛,祂的恩典甚至多過我們所能承受——當人有限的想像力規限了上帝的豐盛,甚至令我們拒絕恩典,就生出罪——我們只懂向上帝祈求我們「想要」的,但祂為教會、為我們在世作主門徒所「需要」的一切,早已有豐足的預備。祂是一位在行動中、常與我們同在、憂戚與共、信實慈愛的三一上帝,而不是一個遙不可及、愛理不理,或者要我們將事情始末鉅細無遺地稟告之後,才慢慢憑喜好定奪的神;三一上帝的行動和計劃,不取決於教會做甚麼、不做甚麼,或教會開口求甚麼、不求甚麼。
於是,禱告就不是單純地向上帝說話,而是上帝向我們說話的一種方式,是我們學習聆聽上帝的一種方式;祂讓我們有機會親身去發現祂是怎樣的一位神,並且間接地告訴我們,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甚麼、我們是誰、我們屬誰、我們將往何處去。祈禱是以先於我們行動的上帝為中心,而並非人本中心、以人為主動 / 主導:我們開口祈禱以先,必須知道三一上帝過去已經為我們做了甚麼、現在正繼續做甚麼,並應許將來必定做甚麼。然後,我們才懂得分辨自己應該做甚麼,或者不需要做甚麼。原來,有些事上帝已經成就了,我們不必再做;有些事只有上帝才可以做,所以我們不應該僭越;但更耐人尋味的奧祕是,有些事明明上帝自己就可以成就,也只有祂才能夠成就,但祂偏偏定意,要我們這些不配的人與祂同工,有分於祂的計劃。
可以說,韋爾斯整套神學倫理學其中一個主題,就是如何造就教會成為一個能夠祈禱的群體,也就是首先認識三一上帝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行動者(agent),祂有何心意、品性、作風、計劃。然後,我們祈禱的時候,才曉得:有甚麼不應該求,因為是妄求;有甚麼不必求,因為上帝自會安排;有甚麼暫時不需要求,因為上帝要我們繼續聆聽、安靜、尋求祂的旨意。簡言之,就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其他東西自然會加給我們;基督徒的祈禱,特別是教會的公禱,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世界,為上帝對被造世界的計劃能夠成全,祈求在地若天、在天若地。
教會有怎樣的神學(上帝觀、教會論、終末論等),就會有怎樣的祈禱;教會怎樣祈禱,也反映她依據怎樣的神學而活。因此,並非凡事祈求(交託上帝)、凡事感恩(歸因上帝),就代表屬靈。例如,教會應否為下主日堂慶大旅行的天氣祈禱(或事後為好天氣而謝恩)?我們可以想想:上帝何曾應許天色常藍?再者,恐怕一年365日,各地教會都有不同的大小活動,假如上帝都應允這些禱告,普羅大眾所需的雨水和食水會否因此供應不足?無論這樣禱告是否合宜,教會確實有需要反思:我們的祈禱生活會否有時過於以自己為中心,而非以世界、更非以上帝為中心?會否有時只期望上帝為我們服務,而非求問如何服侍上帝——或有更壞的,會否有時假服侍上帝之名,要脅上帝為某些我們擅自開展的事工收拾殘局?
但這是否意味,即使在私禱中,基督徒也不能為自己和親友、主內肢體的個人需要祈求?在幾場白箴士講座,聽眾都重複問了類似的問題:假如我的親人(或自己)患上危疾、重病或絕症,面對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應該怎樣祈禱?韋爾斯無論在台上、台下,都耐心地回應這些信徒最關切的問題,而且他的回答充滿睿智及牧者的心腸。他將祈禱分成最少三種類型:
一、「復活的祈禱」(prayer of Resurrection):就是祈求上帝奇蹟的介入,改變一些人力不能改變的事情;例如,我們可以為病者代禱,求上帝自己直接或間接通過醫生的手,醫治一個不治之症。神蹟是上帝可以做、有能力做的,甚至只有上帝才能夠成就,因此這種祈禱符合創造主作為一個行動者的特質,是恰當的。只不過,我們也須熟悉上帝的品性和作風,學習體貼祂的心意,即使病者最終不能痊癒,也不等如上帝拒絕我們的祈禱,祂自有祂的方式來應允祂聽到的禱告。所以,信徒(以至教會)的祈禱生活,不能單調地、長期地、永久地停留在祈求上帝介入,滿足我們的需要;否則,我們的靈性和德性將無法成長。
二、「變像的祈禱」(prayer of Transfiguration):當信徒經歷艱難和困境,除了可以求上帝介入、除去苦難之外,還可以祈求上帝向受苦的人顯現,親自啟示祂自己,讓他們在患難之中更加認識祂,印證三一上帝是又真又活的。哪裡有苦難,上帝就特別在那裡顯現,與受苦的人同在,這是祂的應許,是反映祂品性的一種典型行動。上帝更可以將我們肉身的折磨、靈魂的困乏,轉化成榮耀、喜樂、平安,甚至使用我們受難的見證去祝福他人。
三、「道成肉身的祈禱」(prayer of Incarnation):不過,為經歷極大患難的人代禱(特別是叫全社會震撼的天災人禍),有時也是極為艱巨的任務,我們與受害者同情共感,以致自己也說不出話來。當我們連應該求甚麼也不知道,就可以求上帝的臨格同在,上帝享受與人同在,這是祂的本性。當我們信心不夠,就求信心;當我們不懂得如何祈禱,就求上帝親自教導我們怎樣祈禱,因為我們知道,這時聖靈正用祂的嘆息默默無聲地為我們代求。
所以,韋爾斯認為,祈禱(特別是崇拜聚會的公禱)有一條最基本而不能違反的規矩:祈禱的對象是三一上帝,而絕對不應是會眾。用最具體的方式表達:公禱的對象唯獨是「祢」,每當禱告者開始滿口「我 / 我們」,甚至將致籲的對象暗中換成「你們」的時候,就已經出錯,祈禱不成祈禱,而變成每週會務報告,或代禱者向會眾的訓話。
韋爾斯從聖公會的禮儀、大公的傳統,以及自己的神學倫理學出發,提出了撰寫公禱禱文、追求更美好的禱告(better prayers)可足參考的一些規矩。例如,他作為牧者,特別關注公禱的信息必須盡可能避免排斥性(exclusive),即其內容不應令部分會眾因他們的身分或個人狀況而無法認同,或感覺被排除於教會之外,而不能同說阿們。
韋爾斯半開玩笑地投訴他的好友侯活士的祈禱「犯規」,所指的,就是從格式、組織、體統、結構而言,侯活士都不守規矩。可是,侯活士的禱文其實並非那種用於崇拜的正式代禱(intercession),而是一種用於課堂上的禱告;既是授課前與學生一起的祈禱,也就不必拘泥於形式。況且,侯活士的禱文表面上看似隨心而發、率性而為、天馬行空(例如,他甚至可以在祈禱裡幽上帝一默),但事實上,禱文都經過深思熟慮,是他每次特別為當日課堂預先寫好的。另外,侯活士的祈禱最被人詬病的,是它們有過多的個人神學特色。不過,他的本意不在於炫耀自己的學識,或藉祈禱向學生灌輸自己的神學觀點。對侯活士這位傑出的神學家而言,公開地開聲祈禱,可以是非常尷尬的苦差,但作為老師,他有責任關顧同學的靈性需要,也就不得不動用他所擁有的任何信仰資源來完成任務。在〈我是誰,竟然可以禱告?〉(“Who Am I to Pray?”)這篇禱文裡,他向上帝有這樣的告白:
滿有恩慈的上主,我們感謝祢恩賜禱告。祢讓我們可以向祢祈禱,可以卸下我們的重擔,使我們將自己所思、所憂、所喜都擺在祢跟前,這是不可思議的。我向祢坦白承認,祈禱對我來說是一件艱難的差事。我不住省思:我是誰,竟然可以向祢祈禱?但我又知道,這不過是我虛偽的謙卑,掩飾我想成為自己的主宰這種傲慢的慾望。所以,我們祈求這個禱告成為喜樂的禱告,求祢使我們在祢裡面成為彼此的禱告。阿們。
無論侯活士的祈禱如何不守規矩,他從來不會搞錯祈禱的對象。我們固然不必(事實上,也不可能)模仿侯活士充滿神學色彩的祈禱,但他最值得我們學效的,是他對三一上帝的赤誠。他並且願意將這些最私密的、向創造主說的心底話,與學生和讀者分享。我們要向侯活士學習的,是明白祈禱對我們是一種真實切身的「需要」,祈禱的本質就是始於我們承認自己的需要、不足、甚至絕望,但就在人的缺乏和無助之中,上帝讓我們經歷祂的極其豐盛。在〈求教我乞求〉(“Teach Me to Beg”),侯活士示範了祈禱最基本的靈性態度和生命質素: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差派聖靈降臨在我們身上,教導我們如何禱告。禱告是艱難的,需要我們發力用功;但當我們真的開口祈禱的時候,卻又好像輕而易舉。我向祢坦白承認,我從不喜歡祈禱,因為禱告太似乞求。所以求祢寬大的聖靈親自教我如何乞求。求祢幫助我們所有人,使我們發現,我們的生命其實是由禱告所構成;我們在祢裡面,成為一種滿有力量、滿有喜樂的禱告;使我們在這種禱告裡得著安穩,因我們成為祢的子民而心滿意足,並停止殺戮。阿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侯活士:《禱告不是偽術:返璞歸真的祈禱》,禤智偉譯(香港:基道,2015)。
2 參Samuel Wells and Abigail Kocher, Shaping the Prayers of the People: The Art of Intercession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