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站再出發

梁耀明

道學碩士

耀明、思恩與兒子歷言

既欣喜又感慨

  回顧三年的全時間神學裝備,是「既欣喜又感慨」。欣喜,因進神學院是出於神的恩典,是自己對上帝呼召的回應,是投入全時間傳道服侍的一個起始點。在讀神學的日子,我常憧憬畢業後可以進入教會服侍;縱然自己也有軟弱乏力的時候,但感謝主的保守,叫我並沒忘記服侍主是自己期盼已久的事。感慨,因學習的時間匆匆流逝,我慨嘆這幾年在神學院接受多方面的操練時,自己沒有把握機會多讀一點、多學一點。

  欣喜和感慨縱橫交錯,兩者既矛盾,卻又互相填補。這讓我想起自己兩歲大的兒子,當我在家中照顧他,看著他天真地笑著嚷著,心裡總是欣喜。不過,在十分疲累的時候,我又會因他有不少感慨,為沒有足夠時間兼顧學習和家庭而惆悵。然而,每當兒子在公公、婆婆家中「宿營」,我又會牽掛著。「既欣喜又感慨」就是過去學習時的矛盾感受,我相信這也是每個神學生的真實處境。那麼,這情況有沒有出路?路途上的探索和思考沒有給我一個解決方法,卻讓我更明白一件事——三年的神學裝備只是幫助我到達首站,在這個不斷以信心尋求理解和進行神學反思、叫信仰更新的旅程上,我還要繼續奮力前行。

  這幾年的裝備是一個艱辛的旅程,因為當中有非常大量、新鮮、互相關連的知識湧過來。神學院所教導的,是教會較少提及卻又非常重要的東西。神學知識是幫助我們建構神學智慧的基本材料,是老師口中的ABC。面對神學這個奇異新世界,每走一程都有驚喜,有時也有迂迴險峻之處。問題不在於數量,乃在於可用的時間。時間不會為我們停下來,而功課卻接踵而來。面對不停的學習,卻沒有時間消化和整合大量的ABC,著實有害怕和感慨的時候。

路途上總有補給的地方

  在這個矛盾的學習過程中,自己便須懂得選取恰當的材料及為自己設限。不過,更為重要的是,我漸漸領悟到神學裝備並非只局限於三年,而是一個用一生歲月來奔走的旅程。我們不須期望自己畢業時擁有一切的神學知識。若我們只將眼光放在短短三年內,只會讓自己走迷。

  當然,放眼一生並不能改變現實,但卻改變了自己如何觀看這奇異新世界,能將重擔放下。回想自己讀大學時曾到瑞典交流,那時傳道人駕車載我們下到南部一個營地,整段車程足有四個多小時。當車子行走了兩個多小時後,傳道人便將車子駛進油站補充燃油,還跟我介紹油站一番。原來油站是很重要的,因為瑞典不同地區之間的車程須用上多個小時,司機會在這些油站為車子注入燃油,亦為自己購買一點食物(瑞典的油站也售賣熟食)。司機並不會在車上存放額外的燃油,以免增加重量而減低車子的效能。所以,他們只會在起程時,按油缸的大小注入燃油。

  回想起來,上帝不是在適當的時候為我的生命注入燃油嗎?在進入神學院以先,上帝已按祂的心意為我預備了足夠的東西。在神學院學習時,上帝不也是供應所需,又時刻賜下力量嗎?在往後的日子,我只管在聖靈的引導下,朝著終極目標奔跑,在途中繼續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縱然偶有軟弱,但路途上總有補給的地方。

修正對信仰的理解 對應當下處境

  另外,我也想起自己駕車到香港區的一個片段。那次,我要由沙田駕車到中上環地區,因自己對香港島的路面情況完全不認識,所以早已準備好電子導航系統。然而,中環的路面非常複雜,司機要在某些路段預先切入連接的路線,才能到達目的地。結果,我一次又一次切入錯誤的路線,最終我圍繞目的地行了三個大圈。雖然現今的導航系統已經非常進步,但原來地圖的差異、路線的改變、個人對導航系統指引的理解,都要不斷修正。

  神學裝備的旅程也是如此。我們的處境正不斷改變,實際環境與神學之間的對應也是不斷更新,人的理解也會有所差異,持續的反思和修正是必不可少的。真理有其絕對性,但我們對真理的理解,卻並非絕對。我盼望自己在聖靈的引導下,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生命,也恰當地修正自己對信仰的理解,使之能對應當下的處境,並迎向耶穌基督。簡單地說,導航系統的地圖也須不停地更新,才能適切合用。只有透過不斷反思、修正和踐行,才能活出信仰,讓信仰真實地對應我們生活的處境。在這路途上,我或有忐忑、戰兢及迷惘的時候,但我體會到這是信仰群體的共同工作,我無須獨自上路。與我一同上課的同學,經歷了三年的磨合,就在這信仰旅程上成為我一生的同路人。

  三年的神學裝備,只是領我到達這個旅程的首站,讓我經歷路上的欣喜和感慨。曾有老師提出一條問題:「在畢業後,別人若問起你接受神學裝備的經歷,你期望自己會想起甚麼?只有困難和艱苦,還是當中滿有喜樂?」既然服侍主是上帝的呼召,又是我期待已久的,求主幫助我從首站再出發,在新世界中帶著喜樂的心,展開一個持續以信心尋求理解、不斷叫信仰更新的旅程。

相關文章

蒙召是要……

陳妙濃 道學碩士 妙濃與陳展鳴老師合照 「我們蒙召,是要愛一切恩賜的賜予者,勝於愛恩賜本身。」「我們蒙召,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