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基督教生死教育

  面對死亡,是怎樣的感受?
  「說再見」之前,我們所言、所思、所想、所盼的,又是甚麼?
  「說再見」的那日之前,我們有甚麼可以早作預備?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自去年推動基督教生死教育以來,收到不少正面回應。本院信徒神學教育部今年再次和教會合辦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談會,主題為「在我們說再見那天……之前」,探討人面對死亡的感受和需要,以及如何幫助他們與家人好好道別。此外,信徒神學教育部又將於10月開辦新的「基督教生死教育深造證書」課程,為信徒提供碩士程度的訓練。

  以下先為讀者報導座談會的盛況及精彩內容,然後有信徒神學教育部主任彭君成先生談論是次座談會的緣起,分享他的感想,並且介紹新課程的特色及內容,還有現時正就讀本院生死教育課程的學員,分享他們的得著和感受。

在我們說再見那天……之前

  這次座談會由本院信徒神學教育部主辦,牛頭角浸信會協辦,5月5日下午假牛頭角浸信會現場舉行,並於本院弼街應用神學教育中心設即時轉播點。當日場面熱鬧,出席現場及轉播點的參加者合共四百人。聚會分為兩部分,先是講座環節,由三位嘉賓分享自身的經驗和得著;然後是座談環節,嘉賓主持聯同三位嘉賓講員與參加者互動交流,反應熱烈。雖然整個聚會長達三小時,但參加者都被講員真誠的分享、精彩的內容深深吸引。

病患中體悟生死

  講座環節的第一節由本院講師、信徒神學教育部「藝術與靈修實踐證書」課程委員劉永生先生主講。劉老師分享他患病的經歷及箇中的體悟,以及從閱讀書本所得到的啟發。

時間的意識 靈魂的甦醒

  劉老師講述三年前因急性胰臟炎入院,一度瀕危,情況穩定後仍需長時間住院休養。正當身體稍為恢復,又發現患上癌症,要接受手術和化療。他憶述化療期間,自己曾為浸聯會培靈大會作分享見證,如今為了預備是次座談會再看那時的講稿,才發現寫錯了年份,驚覺自己當時對時間的意識相當模糊。這讓他醒悟時間並非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縱然頭腦上知道,但實際的生活方式卻是另一回事。他又深深感悟,時間的主宰怎樣看時間與我們截然不同,因此上帝的取態和做法並非我們能夠想像或相比。另外,他患病的經歷,旁人視之為「死蔭幽谷」,他倒覺得是「青草地、溪水旁」,因為這段歷程使他的靈魂稍稍甦醒

孤單的人不孤單

  劉老師喜愛閱讀,向大家推薦四本書,並分享從中所得的啟發。首先是葉禮廷(Michael Ignatieff)著的《生命是一場尋求慰藉的旅程》。作者透過歷代重要的人文文本,思考詩篇中生命的意義,以及人與造物主及其他受造物的關係,並深深體會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扶持。作者發現各文本的作者都面對不同的傷痛,而在這些黑暗場景,人會感到孤單。但其實他們並不孤單,因為有很多孤單的人彼此作伴,就可以慰解孤單,照亮黑暗。劉老師住院期間,跟素不相識的病友彼此關懷照應,對此有深刻體會。

人在時空流域中

  第二本是費雪(Richard Fisher)著的《深時遠見》,能幫助我們在生死關頭稍稍清醒過來。書中提到有些情境使人在時空流當中迷失,有些事情又令人清醒過來。大部分人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都會經歷這種時空流中的迷失或清醒。對劉老師而言,失去時間意識是一種迷失,而預備這次座談會讓他清醒過來。另外,劉老師挑戰我們,面對無能為力的狀況(例如生死關頭),應當化整為零,好好思考從甚麼層面可以找到切入點

從新視角看生死

  其餘兩本書是麥克菲(John McPhee)的《盆地與山脈》和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的《死神放長假》。前者從生死的角度看時間,說明人類的渺少;後者是一個以死亡戰勝死亡的故事,令人聯想起基督。劉老師盼望參加者透過這些書籍,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並從新的視角看生死。

我們預備好說再見嗎?

  第二節由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專業發展及牧關教育督導盧惠銓牧師主講,他以自身的經驗和兩段短片,說明人離世的日子是不可知的,我們要為「說再見」早作準備。

知道是哪一天嗎?

  盧牧師表示,他十四歲發現自己有長期病患,後來知道必須與這病一世共存,而且根據化驗報告和統計數字,他比一般人患癌的機率高八百倍。他知道「那天」必定來到,然而是哪一天呢?我們並不知道!因此,為「說再見」作好預備就十分重要。

人本文獻 生命篇章

  要預備「說再見」,其實並不容易。盧牧師勉勵我們讀好眼前的「人本文獻」(living human document),就是人的生命故事,彼此分享大家的生命篇章:對方想對我說甚麼?我想向對方說甚麼?有甚麼想了結的事?有甚麼遺憾或後悔的事?有沒有機會處理或補救?新冠疫情期間,盧牧師經歷了幾位親人離世,讓他思想這些問題。他又透過一段短片說明醫院裏有不少瀕危病人內心帶著許多遺憾、後悔和想了結的事,有的甚至已沒有機會挽回或處理。當我們還活著,會選擇如何生活

何時說再見?

  學習實踐「說再見」,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要說甚麼?何時說?盧牧師指出,當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事」將會發生,就要跟對方說了;再等也許就沒有機會了。最好是趁對方還有反應、能夠溝通、心靈交流的時候,那時才能好好道別。至於怎樣才算是好好「說再見」,盧牧師透過另一段短片,說明甚麼是生死兩相安:讓死者安樂、有盼望地離開;讓生者可以從哀傷中康復過來,重新生活。

如何說再見?

  對於如何預備在「那天」之前好好「說再見」,盧牧師指出,神學教育是重要的一環,要以信仰的原則談論生死。我們可以選擇從甚麼樣的視野,進到甚麼樣的視野。是從光輝的歲月,進到灰暗、衰敗、腐朽嗎?信仰叫我們相信仍有燦爛的將來。他又指出信徒面對的一個困難,是沒法接受心愛的人離世,或他 / 她離世的方式。但我們知道死亡不是終結,我們是「出生入死」,又「出死入生」;這救贖已經預備好,只看我們如何選擇。盧牧師又提出,「臨終」不一定是「壽終」(長壽),「壽終」不一定是「善終」(懷著盼望、安詳地離世),而善終的牧養關顧,總則就是復和:與自己、與身邊的人、與神和好

  最後,盧牧師勸勉我們珍惜活在地上的日子,好好思考神給我們生命是用來做些甚麼,要做好每一天,履行神交付的使命。「(何時)失去無法預計,珍惜永不太遲。」

五道人生 面對生死

  第三節由善別輔導員、生死教育導師陳敏兒女士主講。她憶述當年丈夫患病離世,一個臨終病人的心理狀態呈現她眼前,讓她深感臨終是人生重要的時刻,若不好好處理,就會留下遺憾。這促使她決定在生死教育這個範疇好好學習,並投身這方面的工作。

臨終病人的心理困擾

  陳女士指出臨終病人存在複雜的心理困擾:被動地等待死亡的無奈感、對死亡有很大的不安、失去康復或生存的希望、擔憂病情及懼怕要承受的痛苦、對未能預計的事情感到迷惘和焦慮。而且人對過去的遺憾、對未來的遺憾,以及對生死意義的看法,都影響其焦慮程度。她憶述丈夫患病期間也經歷這些困難,丈夫就好像被宣判了死期,感到焦慮和無奈。她曾說出不該說的話:「你為甚麼怕死呢?難道你不知道死後要到哪裏去嗎?」她提醒我們,作為病者的家人,應該多理解和包容。

滿足靈性的五大需要

  陳女士指出,生死雖不受控,但在生與死之間,我們仍可選擇面對死亡的態度,以及應對死亡的方式。只要滿足靈性的五個需要,就可以減低對死亡的焦慮:生存的意義和目的、自我形象、愛與歸屬、寬恕、盼望。她參考了「四道人生」,提出能滿足靈性五大需要的「五道」:道謝、道愛、道歉、道諒、道別。

  「道謝」是感謝對方給我的祝福,給對方的人生予以具體的欣賞和肯定。

  「道愛」是我向對方表達感情(愛),可採用五種「愛語」:言語肯定、準備禮物、服務行動、精心時刻、身體接觸。其中她特別強調全然臨在的陪伴(精心時刻)和身體按摩(身體接觸),是對病者很有效的支持及舒緩。

  「道歉」是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也是對自己的釋放。切忌「卸膊」式道歉,道歉要具體清晰,並須有相應的悔改行動。

  「道諒」是寬恕你我他的不足,理解對方成長過程所受的傷害,並承認自己也不完美。她又指出,我們是原諒那個人而不是原諒那人的行為;想像對方嬰兒時的樣子也可能讓我們容易些寬恕。她又鼓勵大家在自己心裏寬恕對方,不必等待對方承認或改過。

  「道別」是承諾延續生命的連結,並約定天家再見。我們可以透過儀式、場地、照片、物件、昔日活動等,再次感受與逝者的連結;又可以透過實現對方的價值觀和夢想,讓生命的影響力延續,從而與逝者建立延續的聯繫。

  她最後強調,五道不是臨終的一個課題,乃是我們的生活態度

談生論死 活用五道

  最後的座談環節,由香港生死學協會總監、本院信徒神學教育部「基督教生死教育證書」課程委員梁梓敦先生擔任嘉賓主持,他與三位講員一起跟參加者互動交流。有參加者提問,如何跟父母展開有關生死的話題。主持及講員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勉勵大家先預備好自己,找出困難所在,尋求解決方法。適合的場景,適當的時機,有助自然地進入話題。如有需要,可向醫院的院牧、教會牧者,以及其他受過訓練的人士(例如社工、醫護人員等)尋求幫助。又有參加的醫護人員問及如何在醫院的場景運用「五道」幫助他人。盧牧師勉勵我們要常作準備,多加練習;又要對病者及其家人展現關懷和誠意,這是十分重要的;並要給他們締造私人空間實踐「五道」;有需要時,可尋求院牧幫忙。大部分參加者對這次座談會的安排表示滿意,認為內容切合主題,講員的分享對他們很有幫助及啟發,並期盼未來繼續舉辦更多這類講座。

從感動到進深追求

  會後,我們邀請了本院信徒神學教育部主任彭君成先生,談談舉辦這場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談會的緣由,過程當中的感想,並請他介紹新開辦的「基督教生死教育深造證書」課程:

從宏觀到微觀的探討

  去年5月本部首次舉辦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談會,當時反應熱烈,不少參加者均表示對於從基督教角度探討生死的議題十分感興趣,盼望我們能多辦這類聚會。因此,我們今年5月再辦一次座談會,以回應廣大信徒的需要。另一方面,本部繼去年開設「基督教生死教育證書」非學位課程後,將於今年10月增設「基督教生死教育深造證書」學位課程,故此我們期望透過這次座談會,喚起更多朋友關注生死議題,並鼓勵他們接受進深的基督教生死教育裝備。

  粗略地說,去年的座談會從個人、教會以至社會的層面,「宏觀」地談論推動生死教育的經驗,今年座談會的內容則比較「微觀」、「切身」:透過三位講員的分享,加上他們與參加者的互動交流,我們嘗試從更為個人的層面,探索人在死亡以先、「說再見」之前,如何在基督信仰的基礎上,作好「身、心、社、靈」全人的準備

熱切渴望 認識生死

  當然,兩次座談會的內容雖不同,但有一特色倒是不變:我們盼望出席的參加者除了聽到講員的分享外,還可以有機會與講員互動交流。汲取了去年交流時間不足的經驗,今年我們特意把聚會時間延長半小時至三小時。我們起初認為此舉有點「冒險」,擔心參加者會覺得時間太長。但原來這憂慮是不必的,聚會後大多數參加者都認為這安排合適,更有參加者表示意猶未盡呢!

  今次座談會參加者的熱誠給我很深刻的感受。由於今年報名反應非常熱烈,早在舉行前一個月,聚會場地牛頭角浸信會的名額已告爆滿,因此我們決定增設本院弼街應用神學教育中心作為轉播點。我們很感動,參加者當中除了本港信徒,也有來自深圳、澳門等地的朋友。他們有些因遲了報名,不能參加在牛頭角浸信會的現場聚會,卻仍願意遠道來港,在弼街觀看轉播。我們知道有參加者剛經歷喪親之痛,看到這次聚會的海報,就連同家族中十多位成員一同報名參加。我們又很感恩,看到有教會的牧者帶頭積極鼓勵會友參加,自己又身體力行與多位教友一起出席。

  我們深願是次聚會既能夠回應參加者的需要,幫助他們認識有關課題及面對生死,又同時激勵他們繼續進深,接受基督教生死教育,在「出生入死、從死看生、出死入生」的路上裝備自己,作好準備。

進深學習 基督教生死教育

  本部去年已開設「基督教生死教育證書」(下稱「證書」)課程,旨在為具備中學程度的學員,提供合乎基督信仰、且有系統而全面的生死教育基本裝備。這一年來,我們先後透過「生死教育導引」、「生死議題透視」、「認識哀傷的真面貌」、「生死教育事工觀摩與體驗」等事工科目,協助學員向上述目標進發。我們邀請了其中六位「證書」課程同學在今期《院訊》跟大家分享修讀此課程的感受。現時,本部正招收新學年的學員,歡迎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報讀。

  然而,誠如前述,「證書」課程的目標是為具備中學程度的學員提供基本裝備,故在課程規劃上,仍有進深的空間,而且我們希望能夠為合適又有感動接受深入裝備的信徒,提供更進一步的學習機會。因此,今年10月,本部將推出新的「基督教生死教育深造證書」(下稱「深造證書」)課程。概括而言,「深造證書」課程旨在為有感動從基督教角度探索並進而確立自己生命意義的信徒,提供碩士程度、具反思、整合及實踐基督教生死教育知能的裝備。可以說,此課程在學時長度、研究深度、學員對象等方面,都比「證書」課程進深一層。

  一方面,跟「證書」課程不同,「深造證書」課程是採用學分制的學位程度課程。相比「證書」課程每科上課18小時,「深造證書」課程每科上課時數為30小時(2學分)或42小時(3學分)。既有更多的學習時數,學員就有更多機會深入學習、探討及研究跟基督教生死教育相關的課題。例如「牧關生死學」、「哀傷輔導理論」、「喪禮設計與牧養神學」、「生死倫理學」、「生死心理學」等科目,我們計劃列入「深造證書」課程,好讓學員有更多時間進深研讀。此外,由於「深造證書」課程的性質為進深學習及研究,對象為具有大學學位的信徒,而「證書」課程的對象則為中學程度人士。

  另一方面,雖然「證書」和「深造證書」有其不同之處,但兩者一致的是同樣有精良的師資。本部的基督教生死教育課程,除了有本院具相關專長的老師坐鎮外,很感恩,同時還有一群具豐富臨床經驗且學有專精的特約講師支持我們。自去年起,曾經或將為我們任教的特約講師,包括(排名不分先後):香港生死學協會總監梁梓敦先生、社企「一切從簡」創辦人伍桂麟先生、律師林國文先生、前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主任院牧林偉廉牧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李泓女士、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黃彩蓮牧師、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臨床牧關教育顧問督導湯新南院牧、本院校本部特約教授尹美儀女士、前沙田區醫院院牧主任鄭德儀傳道、九龍城浸信會傳道梁勞家怡師母等,在此謹向他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最後,藉此機會,誠邀每一位對基督教生死教育有感動的信徒,加入「浸神」的大家庭,接受裝備。如對本部基督教生死教育課程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711 2552或電郵 ltedinfo@hkbts.edu.hk 與我們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