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義.社交媒體——從「主禱文」的上下文看禱告

林國彬

院牧、實習主任、實用神學科講師
同樣,你們的光也應當照在人前,好讓人見到你們的好行為,就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
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超越律法教師和法利賽人的義,就絕不能進天國。
你們要謹慎,不要故意在人面前表現你們的義,讓人看見;這樣的話,你們就得不到從天父而來的獎賞。

——太五16、20,六1.新漢語譯本#

主禱文與上下文

  本文嘗試從馬太福音第六章「主禱文」的上下文(五13~六18)來看禱告。「主禱文」其實只是簡稱,是約定俗成的傳統名稱。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主耶穌教導我們這樣禱告」。我們先看看那包含「主禱文」之大段落(六1-18)的結構。這十八節經文可分為五小段:

六1     整個段落的主題
六2-4   論施捨
六5-6   論禱告(一)
六7-15    論禱告(二)記載了主禱文
六16-18 論禁食

從這結構可見,「論禱告」在這個大段落佔有很獨特的位置:「論禱告」是置於三個主題(施捨、禱告、禁食)的中央,並且篇幅比另外兩個主題長得多。

  此外,第二小段(論施捨)、第三小段(論禱告一)及第五小段(論禁食)均有相同的公式:

你們〔施捨 / 禱告 / 禁食〕的時候,不要像偽君子……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得到他們的獎賞了。(六2、5、16)
你〔施捨 / 禱告 / 禁食〕的時候……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定獎賞你。(六3-4、6、17-18)

第四小段(論禱告二),乍看之下,也似乎採用了這公式,但仔細察看,卻發現不盡相同。這一小段不是說「不要像偽君子」,而是說「不要像外族人」(六7)。再者,小段結尾也沒有說「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定獎賞你」,而是解釋天父極其看重我們是否寬恕別人的過犯(六14-15),藉此強調「免去別人的罪債」(六12)的重要性。

  由於本文是嘗試從「主禱文」的上下文來看禱告,所以不在此詳細討論這禱文的內容。由於六章1節是整段的主題和總綱,反而值得我們在此仔細玩味。

渴慕誰的獎賞?(六1)

  六章1節首先勸誡我們,無論施捨、禱告或禁食,要注意我們的動機。「不要故意」做在人前,「讓人看見」。其次,這節經文暗示了,我們在暗中施捨、禱告、禁食,結果會得到「從天父而來的獎賞」。換句話說,經文把「人的獎賞」與「天父的獎賞」並列,作出強烈的對比。耶穌警告我們要小心,切勿追求人的賞賜,卻要渴慕神的賞賜。

  很多年前,我初返教會聚會,常聽到上一輩信徒說:「我熱心事奉,但不追求賞賜。他日上到天堂,也不求冠冕。我在天堂掃地,也於願足矣。」我當時年少,聽後很受感動。我也想學習他們這樣謙卑和清高。但現在讀了馬太福音六章1至18節,卻有不同領悟。是的,我們的確不要追求人的賞賜,這是不良的動機;但耶穌教導我們,要渴慕神的賞賜。我們在暗中施捨、禱告、禁食,「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定獎賞你」(六4、6、18)。

耶穌的吩咐與社交媒體

  切勿追求人的賞賜,卻要渴慕神的賞賜。在我們現今的處境如何實踐?

  在「浸神」這門徒群體,成員大都是神學生和傳道人,生活在社交媒體泛濫的時代。這是我們處身的環境。社交媒體預設的機制,就是要讓別人注意我們。社交媒體泛濫的世代,實際上就是鼓勵自戀的世代。我們活在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被自戀風氣感染。在心理輔導範疇,甚至有關於自戀型人格異常(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討論。

  假如馬太福音六章1至18節所要表達的意思,不只是限於施捨、禱告、禁食,而是以這三項最重要的敬虔表現作為說明例子,那麼,我們就可以這樣大膽「翻譯」這段經文,應用在我們今天的處境:神學生和傳道人,切勿隨便在 Facebook(臉書)上埋怨,投訴事工繁重、做得很辛苦,有意無意之間讓別人看到自己忠心的表現、很忙碌的事奉。信徒參加了「平等.分享.行動」,也不要隨便在Instagram上張貼相片。

  當然,我要補上附註:現時大部分的社交媒體,都可以自訂私隱度。我想說的是,在私下的群組,或在守望我們、深得我們信任的人面前,我們絕對可以讓他們知道我們的事奉、做過的事工、服侍過的人。但要是在社交媒體隨便公開自己做過的「善事」讓所有人看到,我想這段經文就正正告誡我們要小心,不要這樣做。

  最近,有友人在Facebook談及,教牧(我會加上神學生)及性格類型為「助人者」的人,其中一個危機,是以受助者的反應為滿足。據我的經驗,若受助者欣賞我們的付出,就會加添我們不少動力;相反,若受助者不領情,我們就會沮喪。可是社交媒體上的like(給個「讚」)的功能,偏偏就在無形中助長這種風氣。

  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的著作《#社群癮:如何在這個愛自拍的世界中跟隨耶穌》(#Struggles: Following Jesus in a Selfie-Centered World),其附錄提到「社群十誡」,其中一點就是「不要把你的身分建立在別人的看法上」。活在社交媒體泛濫的世代,我們更要操練「不追求人的賞賜,卻要渴慕神的賞賜」。

「你們的好行為」要如光照在人前(五13-16)

  讀者可能問:真的有必要這樣隱密嗎?做了「善事」,也不能在Facebook或Instagram分享,是否矯枉過正?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1至18節這段話,明顯用了誇張和形象化手法來描述,怎可以按字面來應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六章3節:「你施捨的時候,右手所做的,不要讓左手知道」;除非人真的懂得分身術,否則這一定只是形象化和誇張的講法,我們不能按字面極端的描述來應用於實際的生活。

  況且,讀者甚至可能追問:上文馬太福音五章13至16節說,信徒的光「應當照在人前,好讓人見到你們的好行為,就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五16);如果真的按照六1至18節的吩咐那樣隱密,又會否與這裡的吩咐(「光照在人前」)互相矛盾?

  本文並非釋經文章,不會在此詳細討論。不過,聖經學者一般認為,馬太福音五章13至16節和六章1至18節這兩段經文並無衝突,因為兩者背後的動機不同。第五章咐吩跟從者的「光照在人前」,為的是要神得榮耀;第六章說要在「隱密中」行事,為的是要操練:不追求人的賞賜,卻要渴慕神的賞賜。

「你們的義」(六1,五20)

  值得細看的,反而是六章1至18節與其緊接之上文的關係。

  和合本把六章1節譯作:「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新漢語譯本則按照原文將「善事」譯為「你們的義」,並且加上詳盡的附註:

你們的義或譯作「虔誠」。這「義」可理解為「善事」,但第1節是1-18節的引言,所概括的不僅是2-4節的主題(「施捨」),而且接着的兩個主題(「祈禱」和「禁食」)就很難列入善事的範圍了。這「義」較合理的理解是指宗教上的虔誠。因為就算是施捨,在猶太人眼中也不是我們今日一般人所理解的善事,而是履行神的律法,是與神交往的一部分。

「義」的名詞(δικαιοσύνη)在新約聖經出現九十二次,其中七次在馬太福音(三15,五6、10、20,六1、33,二十一32)。在這七次中,有五次出現在「登山寶訓」內。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五章20節和六章1節談及「你們的義」,並且「義」在這兩處經文,原文都是單數。五章17至48節正正就是六章1至18節緊接的上文。

  換言之,馬太福音只有兩次提及「你們的義」,分別出現在「登山寶訓」內兩段緊接相連的經文。就讓我們看看六章1至18節的上文五章17至48節。

公開的義 / 隱密的義(五17-48,六1-18)

  每當提到「義」,信徒自然而然想起「稱義」、「信心與行為」等等教義上的課題。現在,讓我們先擱下這些想法,看看馬太福音五章17至48節這段經文本身要表達的意思。馬太福音五章17至48節可分成兩大部分:

五17-20 整個段落的主題
五21-48 六個例子:殺人、姦淫、休妻、起誓、報復、愛鄰舍

耶穌在此教導門徒如何(重新)理解舊約聖經。換句話說,這是天國子民人際關係和倫理之原則。

  至此,我們應該看到六章1至18節的結構和五章17至48節十分相似:

六1 整個段落的主題
六2-18 三個例子:施捨、禱告、禁食

這兩段相連的經文不單結構平行,「你們的義」也同樣分別出現在兩段經文那講述主題的單元之內(五20,六1)。把兩段經文並排一併來看,甚至可以說「你們的義」有兩方面的表現:公開的人際關係和倫理之原則,以及隱密的在神面前之虔誠操練。兩者同樣是耶穌對我們這些跟從祂的天國子民之教導。

  行文至此,要補充一點。討論「主禱文」和「義」當然絕不能忘記「主禱文」的下文(六19-34),特別是其中的「你們要先追求他的國和他的義」(六33)。但篇幅所限,只能略去這方面的討論。

從上下文看禱告

  我們討論了馬太福音第六章「主禱文」的上下文(五13~六18),現在可以總結一下這對我們怎樣看禱告有甚麼啓迪。

  首先,從這三段相連的經文(五13-16,五17-48,六1-18),我們看見耶穌的教導主要採用的代名詞都是「你們」。可見天國子民的禱告,並非只是關乎我個人與神的關係;相反,禱告是群體性的:我們向「我們在天上的父」禱告。

  其次,弔詭的是,禱告既有其群體性,也同時有其隱密性:「你禱告的時候,要進入內室,關上門,向那位在隱密中的父禱告;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定獎賞你。」(六6)祈禱,與其他眾多虔誠的屬靈操練(例如施捨與禁食)一樣,是隱密的工夫。

  此外,馬太福音把「論禱告」放置在「你們的義」(五20,六1)、「你們的好行為」(五16)這個脈絡之中,似乎要提醒我們:天國子民的禱告,除了有「群體」和「隱密」這兩個向度,還有「見證」和「倫理」的向度。見證和倫理的向度,幫助我們更深體會主禱文的「三願」和「三求」;特別是耶穌提出「主禱文」之後,就立即提醒我們,天父極其看重我們是否寬恕別人的過犯(六14-15),好強調禱文中「免去別人的罪債」(六12)的重要性。

結語

  今天是社交媒體泛濫的時代。在社交媒體的社群性、自戀傾向、不同私隱度的設定種種特性之下,信徒踐行耶穌所教導的敬虔和義,面對巨大的考驗:信仰群體性、隱密的屬靈操練、天國子民的見證和倫理這四方面,如何同時兼顧和平衡?

  在神學院裡,我們這門徒群體又如何應用這教導?在一眾追捧「網紅」(網路紅人)和 KOL(Key Opinion Leader,即網上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風氣之下,我們師生如何自處?如何好好運用社交媒體?此外,神學院是一所訓練機構,設有不同的制度,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課程、成績平均積點(GPA)、實習、早會、靈命建立小組、師生同行計劃(faculty-student mentoring)。在這些制度和框架下,我們如何實踐「不追求人的賞賜,卻渴慕神的賞賜」?我們如何可以不只是看重外面的表現,更著重隱密處的工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除註明以外,本文均採用新漢語譯本。經文中的粗體皆為筆者所強調。

* 本文改寫自筆者在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早會(2017年10月11日)的講章,原講題是「禱告與『虔誠』(太六1-1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