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跟隨基督

吳彬彬

道學碩士同學

第二組(土瓜灣)合照

  屬靈操練日下午,我們往土瓜灣進行社區勘察。社區導賞員帶領我們來到「土家」(土瓜灣故事館)。這裡提供了一個地方,支援社區的居民,把街坊凝聚起來,並且透過簡單的家居維修,建立互助的關係網絡。她們在社區默默「深耕細作」,這豈不是昔日來華宣教士所作的事?

  這位社區導賞員(教會傳道人)在土瓜灣服侍只有兩年,而筆者卻是在這區土生土長;今天從別人口中才得知這區的歷史和文化,心裡既感恩又慚愧。細心思考,社區導賞員所作的,豈不就是教會(以及牧者)須要作的事嗎?教會若不認識處身的社區,不明白身邊眾人的需要和處境,又如何與他者建立關係?怎樣與別人談論信仰或傳福音?更談不上幫助他人吧!社區導賞期間,導賞員不時問同學:「如果你的教會搬遷,周圍的人或商店會否發覺你們離開了?他們會否因為你或教會的離開,感到捨不得或可惜?

  看見她們默默的勞苦,使我想起當日早會禤老師的話:「有人提出一些做法,我們或教會就迅速回應,說『這個不可行,那個不可能』,相信這些都是我們未曾深思熟慮而作出的反應。」這使我思想到自己將來畢業後,究竟會怎樣回應工場的需要,會在哪裡服侍。我是不是老師和導賞員所說的那類人,不願思考、不敢嘗試、不作實踐,就馬上說「不可行,不可能,這些事和預備工作,要花很多時間」?

  在學院裡,最常聽到老師提出的問題,就是:「你將來想成為一個怎樣的牧者 / 人?」在「浸神」,老師常常強調我們是門徒群體,而門徒正是一個信仰群體,委身於耶穌,效法祂,跟隨祂,活出擁有基督使命的人生,在生活不同的層面踐行信仰。我相信,這就是我們在這裡受訓練之目的。

相關文章

與他者同行

李家輝 神學學士同學 第六組與第七組(深水埗)合照   1月16日,屬靈操練日當天,我們第七組去了深水埗。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帶領我們導賞該社區。大家對深水埗的認識不深,希望能透過這次旅程認識更多。...

愛街坊 愛全人

吳紀言 神學學士同學 第四組(大角咀)合照   是次屬靈操練日讓我有機會參與大角咀新福事工協會舉辦的社區導賞。這所機構讓參與者以「落區體驗」的方式,親身學習認識貧窮人的需要,從而學習對他們的需要作出正確的回應。...

維修.修復.復和

曾競聰 道學碩士同學 第三組(土瓜灣)合照   「土家」導賞員領我們一行二十人完成了在土瓜灣舊區的導賞後,給我們一個額外的行程,就是參觀一個殘舊的天台。這天台在區內一棟唐樓的屋頂。由於此處長期荒廢,加上該樓宇快將重建,左右四鄰的住客就索性視此地為垃圾收集站,把舊家具電器通通丟在這裡,省掉拿它們到街上垃圾站的氣力。有一日,有些居民忍無可忍,便決定清理那地方。但垃圾眾多,他們便聯絡那一直義務幫助他們維修電器的「維修香港」義工,一同清理。據說義工花了至少整整七天的工餘時間,以人鏈傳遞的方式搬運,才把大大小小的垃圾清理好。如今這處十分整潔,繪上了美麗的圖畫,成了觀看日落、兒童遊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