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浸神的協同教學

曹偉彤 院長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有不少科目都是採用「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的模式,即兩位或以上的老師彼此合作策劃並教授同一科目。* 老師們或輪流教授,或同場互動,或一位老師教授,其他老師觀察及補充……形式林林總總,靈活多變。近年,「浸神」以老師合教模式恆常開辦的核心科目包括「研究與寫作」、「畢業研討班」、「教牧關顧與輔導概論」及「教牧領袖學與事工」。此外,因應情況及需要,以這模式開辦的核心科目和選修科目,也有不少(參附表);當中,有些科目更是由五六位老師協力教授,可謂十分熱閙,多姿多采,包括2014年秋季的「教會敬拜學」和2016年春季的「教會神學觀」。

「協同教學」與「協合作用」

  「浸神」發展「協同教學」的模式,與我出任院長之初提出的理念,不無關係。2008年11月,董事會主席劉少康牧師邀請我作院長候選人,由那時開始,我便思想應當如何做一個院長,如何按神的心意去引領學院。在預備面見董事會的一個禮拜裏,一些重要的概念,諸如神學智慧(theologia)、殷切款待(hospitality)、協合作用(synergy)、跨科際(crossover)、面向教會、迎對世界等,便在腦海中清晰地一一湧現。我整合這些意念,撰寫了一份計劃書與董事會分享;其後一年裏,也在不同場合(如院長參議團會議、老師退修會、早會等)與各人分享。我視這一切為神的啟迪和指引,須按部就班地踐行。

  自2009年我出任院長以來,學院改革的步伐加快了。神加強了聖經科老師團隊的陣容,讓「浸神」可以致力建構具有「神學智慧」的實踐神學。2010年,學院踏進了教授團隊的新階段──一個實踐「協合作用」的階段。我逐一訪問老師,了解每位老師的主、副教研領域,以及他們對教會和社會的一些關注;我把各老師的教學專長和研究領域綜合起來,奇妙地拼合出一幅美麗的隊工圖畫。我看見大家必須有跨科際的整合,才能互補不足,落實那具有「神學智慧」的實踐神學。當時,我們的共識是老師不單埋首於自己的專科研究領域,還涉獵其專科以外的範疇,朝向更具創意的跨科際研究和對話。不過,不管我們說得多麼美好,想得多麼美好,有可能配合得多麼美好,若然沒有互信的關係,一切都是空談,都是枉然。感謝神,教授團隊經過多年同心同行,對彼此的研究志趣及認識,日益了解,互相的信任和情誼也與日俱增,大家產生了緊密的互動關係和良好默契。所以,大家都願意摒除門戶之見,再邁進一步,與其他老師一起合教同一科目。以說,「協同教學」是「協合作用」的延伸發展。

「科際整合」與「支離破碎」

  此外,教會面對世界和社會各式各樣的挑戰,諸如教會世俗化、全球人口老化、貧富日趨懸殊,以至種種政治、經濟、氣候、生態危機;神學院培育的教會領袖,必須有耶穌基督的心腸和智慧,並且具備廣闊的視野,能夠整合各個範疇的識見,融會貫通,理論與實踐並重,才能面向教會,迎對世界。當代西方的神學教育,卻偏偏傾向百科全書式分門別類,講求專門化,容易造成支離破碎的現象;彷彿聖經科與神學科彼此分家,實踐與理論各走各路。這不利於培育教會牧者領袖的全面發展,不利於培育他們的神學智慧。西方神學教育界裏也出現了反對這教育趨勢的聲音。我相信「協合作用」能夠化解這個困局,讓不同專業的老師聚合起來,同心協力,為培育教會卓越的僕人領袖這共同的目標齊心貢獻。我相信惟有上下一心,發揮團隊精神,學生才能真正獲益,學院才能邁步向前!

  老師合教的科目,有些是老師主動提出(例如2016春季的「教會神學觀」),有些則是我們刻意安排,好匯聚各方專長,發揮協合作用,或讓一科之內同時兼備神學知識的教導和實踐經驗的分享(例如「教牧關顧與輔導概論」),或讓同學拓寬視野,或讓各具專長的教師互相補足(例如2014秋季的「教會敬拜學」,就由神學科、舊約聖經科、新約聖經科、歷史科及音樂科等五位老師合教)。這幾年來,我看見老師們全心全意付出自己的教研專長及實踐經驗,不糾纏於面子之爭,不拘泥於門戶之見,在課堂上聚合各人之長,互相交流學問。老師自己的學問因此得到提升;學生也可從不同老師身上,拓寬視野,學習跨科際的整合。

「協同教學」與「實踐神學」

  其實,「浸神」發展「協同教學」,最終也是為了建構具有「神學智慧」的實踐神學,幫助同學怎樣辨明耶穌基督的心腸,以祂的思想、感受和榜樣去踐行、生活、見證、教導,具體地落實於教會的場景,即宣講、宣教、教牧關顧、基督教教育等範疇。因為聖經、神學、歷史等不同學科的知識,最終都匯聚於實踐神學之中,學以致用,化成教會生活中的踐行。我期望學院能夠採用「協同教學」的模式,繼續開辦更多關乎實踐神學的科目,例如,有關社會倫理課題、教會牧養課題、精神健康、教會教育發展等科目,但這還要視乎老師學問的精進、教授團隊有沒有新成員,以及老師之間的互動及協合作用了。

  期盼神繼續帶領「浸神」,使用這群忠於祂又同心協力的老師、同學!


* J. R. Davis,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and Team Teaching: New Arrangements for Learning (Phoenix: ACE/Oryx, 1995), 8.

近年老師合教之科目(2014-)

核心科目
神學學士課程 道學碩士課程
研究與寫作
多位老師,劉振鵬博士統籌
研究與寫作
多位老師,鄧紹光博士統籌
畢業研討班
多位老師,每年由一個三位老師組成的委會員統籌
教牧關顧與輔導概論(一)及(二)
佘枝鳳博士、潘偉儀老師 / 林國彬牧師、潘偉儀老師
教牧關顧與輔導概論(一)及(二)
劉振鵬博士、朱牧華老師
教牧領袖學與事工
劉振鵬博士、林國彬牧師
神學與神學研究方法(2018-19春季)
鄧紹光博士、曹偉彤院長
講道學(2017-18春季)
曹偉彤院長、林國彬牧師
基督教倫理學(2016-17秋季)
鄧紹光博士、禤智偉博士
基督教倫理學(2016-17秋季)
曹偉彤院長、禤智偉博士
教會敬拜學(2014-15秋季)
曹鄧紹光博士、黃福光博士、
吳國傑博士、盧允晞博士、
陳宇恩老師

選修科目
韋利蒙:崇拜、倫理、宣講 (2017-18春季)
鄧紹光博士、禤智偉博士、林國彬牧師
教會神學觀(2017-18春季)
鄧紹光博士、盧允晞博士、黃福光博士、
禤智偉博士、劉振鵬博士、林國彬牧師

相關文章

深入互動對話

梁耀明 (2016年畢業) 九龍城浸信會傳道   筆者曾修讀「教牧領袖學與事工」。這科目採用「協同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