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訊2019年7月號 團結合一 向前發展 受訪者:權百歲先生 權百歲弟兄是九龍城浸信會會友,熱心事奉,尤其是傳福音和參與社區關懷的事工。他在教會差會事奉二十年,拓展海外及國內事工;在傳道部服侍十五年,負責本土差傳、關懷神學生、關懷本土社區,發展印傭事工。他又擔任聯誼部部長,且作成長班的導師。權弟兄經營生意,並且開設工廠。他和太太育有一子一女。 2012年,權弟兄獲邀加入「浸神」的「院長參議團」時,就一口答應。因為他在教會傳道部事奉,也一直關注神學生的需要和成長。若能更進一步,加入參議團,為神學教育多出一分貢獻,也是美事。而且,他既認同神學院的方向,也欣賞曹院長的做人處事。所以,他多年來願意投身這事奉。 團結合一 「浸神」給他其中一個深刻印象,就是團結合一。院長、老師、同學,大家不分階級,上下一心。院長沒有架子,和藹可親,對人信任、關懷、有愛心,並且虛心聆聽別人的意見。他知道雖然「浸神」過去曾有過一段艱難的日子,但曹院長仍竭力不懈,建立學院;期間,院長曾一度心臟病發,但康復後仍孜孜不倦,全情投入神學院的工作,使神學院走上正軌,叫人欽佩;這也激勵他要努力貢獻神學教育。 此外,權弟兄認為「浸神」的教授也很親切,談話投契。他的教會也經常邀請他們來帶領聚會,分享信息。並且,同學也有生命的見證,叫人感動。權弟兄在今年5月舉行的聖樂培靈會聽見其中一位同學的見證,深受感動,甚至想邀請她到教會的佈道會作見證嘉賓。「浸神」能夠有這樣的成長,若非有團結和合一的基礎,是不可能達到的。 關懷社區 權弟兄在自己的教會積極組織及推動福音事工、社區關懷。他期望神學生不但讀好書本,也要關懷社區。現時,不少神學生來到教會事奉,都較為保護自己,未能開放自己。假如他們學會了關懷社區,在基層社區生活,就能夠胸懷寬大,殷切待人,而且日後還能夠帶動教會,一起關懷社區,把福音傳給他們,使教會興旺。權弟兄建議,神學院可以安排學生探訪籠屋、劏房,去基層社區傳福音;這些經驗可以為同學帶來改變和啟迪。權弟兄希望自己在這方面的所長,能夠為學院作出貢獻。 權弟兄認為,神學院現時的發展和擴展計劃很好,而院長的發展願望和教導,反映出他的衝勁和魄力。他希望自己的意見和貢獻,能幫助「浸神」有更美好的將來。 wordpress_publish 6 月 04, 2024 評論已禁用
院訊2019年7月號 「浸神」的輔助引擎——「院長參議團」 「院長參議團」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一個重要的諮詢組織,扶助院長,為學院的發展出謀獻策,作出寶貴的貢獻。因此,今期《院訊》邀請了曹偉彤院長談論這個組織,並且訪問了部分成員,分享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院訊2019年7月號 「浸神」與「院長參議團」 曹偉彤 院長 Joshua Cho President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的「院長參議團」(「參議團」)成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來,參議團的發展放緩,成員彼此見面交流的機會亦逐漸減少。直至2009年,我重新招聚參議團各成員,每年舉行定期聚會,情況才開始改善。經過十年時間,喜見成員彼此的關係日趨緊密,並且日益能夠發揮參議的角色。由於大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每年聚會的討論氣氛都相當熾熱興奮,成員熱情投入,將所知心得傾囊相授,毫不吝惜。...
院訊2019年7月號 面向社會和教會的神學院 受訪者:關永盛執事Interviewee: Deacon Vincent Kwan 關永盛執事是第二代的基督徒,自幼便上教會,一直在土瓜灣浸信會裏成長、事奉,曾任教會理事會主席,現任執事會主席。關執事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金融行業,現工作於與股票指數有關的公司。他與妻子育有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