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一個怎樣的世代?疫症陰霾下的沉思

鄧紹光

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這是一個怎樣的世代?持續超過半年的政治運動,還沒有完全停息,就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香港社會活在一個怎樣的世代之中?無論天災或人禍,都不是我們想看見的景況。有甚麼人喜歡落在惶恐失措之中?有甚麼人願意在慌亂驚懼之中生活?但是,今日我們陷入的局面,人類自己完全沒有責任嗎?抑或,我們不得不承認,天災也好,人禍也好,都不過因為人自己沒有善待人類社會、自然世界,才招致今日的結果,最終自己承受。這是聖經裏面講到的「任其敗壞」的審判。上帝不須刻意主動責罰我們,只要稍為掩面不顧,限制祂的護佑,不阻止我們行惡,就可以叫我們自食惡果,落在終日惶恐慌亂之中。

  人類的確狂妄自大,驕橫跋扈,以為單憑自己就可以妥善治理自己的社會,繁榮昌盛,不斷進步;也以為人類的理性足以認識自然世界的奧祕,因而肆意以技術來操控一切,結果招致難以想像的混亂。無論人類社會的混亂也好,自然世界的混亂也好,都在吞滅我們的生命,叫我們難以安身。

沒有遠離我們的上帝

  這是一個主耶穌所說的「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太十七17)。可是,上帝沒有因此遠離我們;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就是個明證。昔日,基督在肉身中與我們同在;現在,祂在聖靈裏跟我們同在;將來,要在榮耀裏與我們同在。昔日基督的同在,是受苦的同在;祂經歷我們那種死亡――經受「上帝缺席」這種審判。今日基督的同在,是盼望的同在,因祂的復活為我們帶來應許,就是死亡的終結和生命的轉化。將來基督的同在,更是榮耀的同在,萬有都要圓滿起來,沒有虧缺。

  只是,處身今日這種局面,每日接二連三從不同媒體得悉感染確診個案增多,眾人排隊搶購口罩、消毒藥水,甚至廁紙、白米;這樣的事沒有止息,我們的心如何可以平靜下來?我們多麼希望那威脅生命的疫症很快就消散,生活回復正常。但是,有誰說得準呢?對基督徒來說,復活的基督給予我們的應許――死亡的終結和生命的轉化――是否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平靜地面對疫情?這是生命操練的時機,卻是十分不容易。遠離死亡,就近生命,這是自然的反應。但是,死亡的臨近,卻是定然而不可逆料。那麼,復活的基督對我們所作的終末應許,可以稍為減輕我們此時此刻的驚恐和憂慮嗎?這絕對不是容易的功課。

失控與依靠上帝

  也許,人類有好一段日子習慣了掌控自己的生活,掌控自然的世界;把偶然性排除在外,一切操之在我。因此,我們並不熟悉失控,不習慣依靠在我之外的上帝;也因此並不懂得怎樣在失控和依靠上帝之中去生活。混亂的世界叫我們意識到失控,但是,只有察覺到自己無可避免地須要依靠上帝,我們才會學習謙卑地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這種依靠,是順服上帝的心意,而不是祈求祂成全我的慾求。我們須要學習的是,體會上帝的心意而不是體會人的意思(參太十六23)。否則,越意識失控,就可能只是越激發我們的掌控慾望,要像上帝那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結果帶來更大的災難。

  我們不單須要敬畏上帝,也須要對自己的社會和自然世界不再採取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宰制態度和手段。也許,承認自己的無知,我們才會尊重他人和他物,才會更好地認識他人和他物,更恰當地對待他人和他物。這種承認,不過是真正接受自己只是受造物,是有限的,也是墮落的。懇求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在基督裏看見自己的本相,並感動我們悔改,回轉過來,學習怎樣在失控和依靠上帝之中去生活。

相關文章

疫症發生了,我們關注些甚麼?

鄺振華 實用神學(世界宗教)副教授 自保與愛鄰舍   疫症發生,人本能反應是保護自己免受感染,這是無可厚非的,甚至可以視為一種公民責任,因為少一個人染病,就為香港醫療系統減輕一分壓力,有助控制疫情。但疫症蔓延之際,人只顧自保,就有可能演變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聖經不是要我們過一種自保式生活,而是要關愛四周的鄰舍。...

從聖經看苦難與牧養關懷

盧允晞 新約助理教授   去年,由於政見不同而造成社會動盪,香港的基督徒和社會其他人士都經歷種種艱難,生活大受影響。如今,新冠肺炎爆發,似乎要進一步延長這種不明朗又充滿憂懼的日子。或許,現在是適當的時候思考一下,聖經如何談論苦難;這樣,當我們真的要服侍受苦的人,所說的話就不僅能鼓舞人心,還能包含神學內涵――如此,我們所服侍的人,就不但得到安慰,還可以更認識神是誰,知道祂是怎樣的,因而信靠祂。...

疫症陰霾下的牧養關懷與反思

  在疫症陰霾下,我們邀請了多位老師各從神學、聖經、教會歷史、實踐等方面,反思這場疫症帶給我們的功課,希望藉此帶來安慰、鼓勵、提醒,幫助弟兄姊妹共渡面前的挑戰。